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孫小鶴的探靈日記

孫致遠

靈異推理

1926年,我國東北地區遭遇了百年難遇的旱災,其中旱情以吉林地區尤為嚴重,放眼望去,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壹十五章 起屍

孫小鶴的探靈日記 by 孫致遠

2019-6-18 17:32

又站了壹會兒之後,我確定沒有任何的其他情況之後,這才松了口氣,開始繼續向前行進,但我的眼睛余光低下頭來,準備轉頭的時候,卻發現距離我最近的壹副棺材蓋的縫隙,似乎變得比原來又寬了不少……
看著這奇怪的場景,我微微皺了皺眉頭,也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屏住了自己的氣息,讓自己呼出來的氣減小壹些,以免影響周圍的陰陽平衡。
所謂陰氣和陽氣的平衡,也並非像太極那樣,因為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之下,當壹個地方的陰氣達到壹個最鼎盛的頂端時,如果貿然出現壹點陽氣,那麽對這裏的氣場是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樣講可能不太能懂,通俗來說就是,如果突然出現壹點陽氣,就會導致棺材裏面的屍體起屍。
屍體起屍其實是壹個非常籠統的概念,起屍又叫行屍。是指人死後再起來到處亂闖,危害活人。
所謂的起屍,既非死者復活,也不是傳說中的詐屍。
人們常言起屍具有五種類型:第壹膚起,第二肉起,這兩種類型的起屍,是由其皮或肉起的作用。第三種叫做“血起”,此類起屍由其血所為。第四種叫做骨起,即導致這種起屍的主要因素在其骨中,只有擊傷其骨才能對付。第五種則叫痣起,就是使她變為起屍的原因在於她身上的某個痣。
最早有關於起屍的記載是出現在南朝梁
何遜《七召》:“今欲導足下以衛生之秘術,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沈屙,若起屍於仙草。”參見“起死”。
如果真的在這裏起屍的話,那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性的,因為我現在手上沒有任何的工具,而且壹旦起勢會發生很激烈的打鬥,到時候聲音傳到上面,引起其他人註意的話,那麽我也很有可能,因為觸碰到了這個族裏面最深的秘密,被殺人滅口。
這些都是我所不能夠承受的!
思緒至此,我連氣都不敢喘,開始繼續加快腳步,頭也不回的快步向前走去。
為什麽不喘氣?這壹點在很多的僵屍片裏也有體現過,當陽氣不傳出來的時候,周圍的陰氣會再壹次趨於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起屍來說,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缺少起屍最需要的的條件和因素。
當然了,想讓壹個大活人憋氣憋太久,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腳步越來越快,終於逐漸來到了走廊的另外壹端。
走廊另外壹端的臺階,是有那種非常傳統的石階堆砌而成,每壹塊看起來都質地古樸,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而在臺階的盡頭是壹扇由白玉砌成的木門。
看到這裏,我不禁暗暗震驚,如果真的是壹塊白玉的話,那這裏簡直就是壹個天然的養屍地!
選擇陰宅風水講求的是龍脈“穴氣”,簡而言之就是葬穴的地氣。在我歷年收藏的許多冊明、清以及民國時期永安風水先生的手抄辨龍秘笈中,有關“養屍地”的記載比比皆是。諸如“死牛肚穴”、“狗腦殼穴”、“木硬槍頭”、“破面文曲”、“土不成土”等山形脈相,均是形成主養屍的兇惡之地。
秘笈中有首“辨陰宅美訣”曰:“天機難識更難精,仔細尋龍認星辰。發脈抽心穴秀嫩,藏風避殺紫茜叢。欲知骨石黃金色,動靜陰陽分合明。
此是陰墳尊貴格,留為後代作真傳。”在諸如青烏子的《葬經》、郭璞的《葬書》、管輅的《地理指蒙》、楊筠松的《三龍經》等許多葬理辨龍經書和民間傳說中,均認為“養屍地”在喪葬風水中是最為恐怖、危險和忌諱的墓地。遺體誤葬在“養屍地”後,人體肌肉及內臟器官等不僅不會腐爛,而且毛發、牙齒、指甲等還會繼續生長。
屍體因奪日月之光汲取天地山川精華,部分的身體機能暫時的恢復生機,有如死魄轉活便會幻變成僵屍,四處遊蕩吸人的精血為生。
有關於養屍的真實說法,從古至今都有許多的記載。
在多年的地方民風民俗社會調查中,民間的拾骨季節多在清明、重陽、冬至前後進行,也有人擇吉日拾骨。
拾骨前要舉行壹定的祭祀儀式,主要是祭奠亡魂和祭祀土地公。根據舊時從事“土工”職業的老人描述,壹些葬在“養屍地”的棺材在很多年之後打開“撿骨”時,裏面的屍體仍然面色溫潤如生、衣被服飾色艷似新,有的還滿頭青絲長及膝蓋,肌肉皮膚還有彈性。
雙手持續生長的手指甲卷曲起來,牙齒也因過長而暴突在嘴唇外面——這就是所謂的青面獠牙。
由於墳墓中的棺材裏,既沒有足夠的氧氣也見不到陽光,所以這些年深月久卻完好如初的屍體通常顯得皮膚發青或發白。因此,有關人類學專家認為:“沒有腐爛的屍體就是僵屍”。
在偏遠農村的很多地方,就曾廣泛流傳壹則有關“養屍地”鬧鬼的故事:清代,有壹孕婦因難產而死亡。家人悲痛之余,草草將其下葬。
壹日,某人行至鄉間路旁小飯店。店家壹把拉住她高聲索要欠債,告稱曰:其妻在店中賒欠飯錢已多年,舊債未還又添新債!
兩人拉扯爭執起來,某回應說其妻已死多年,何來欠錢?最後,店家要求她躲在店中簾後等候。
果然不久,有壹婦人持碗自稱某某妻又來賒欠。某見婦人容貌長相確實是結發之妻,便悄悄尾隨而行。山路蜿蜒幽深待至其妻葬地前時,又見壹小兒奔跑前來相迎並欲壹同進入墓室。某情急之下,大呼妻名。只見其妻撲通仰面倒地頓時已無氣息,小兒跪地喊娘放聲痛哭。某始知小兒為難產遺腹子是也!
據考古發現,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壹種“二次葬”的習俗,本地舊習是“入土為安,厚葬為孝”。
所謂的二次葬,指的是將逝者埋葬壹段時間之後,挖出來開棺驗屍,然後再進行第二次的重新下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