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章 制定行業規則
重生之2006 by 雨去欲續
2019-2-4 10:03
李華冰的動作慢嗎?
實際上並不慢。
當崇慶這邊與出租車協會的約談結束之後,李華冰就帶領公司加快了步伐。
頻頻出擊各地市場,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協商,對談,盡壹切可能解決來自官方的壓力。
十二月初的時候,崇慶市政府主抓經濟工作的市長,帶領著壹眾官員親自參觀小水滴公司,召開了座談會。
這算是壹劑強心針,代表了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有了本地政府的官方背書,李華冰底氣更是多了幾分,不斷在市場上呼風喚雨。
在這種局面下,情況有了壹定的好轉。
時間來到新的壹年,也就是2012年,局面算是慢慢掌控住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競爭對手接連出現。
快的打車、簡單出行、神速打車……壹眾網絡打車軟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滴滴打車面前。
沒有人是傻子,當滴滴打車穩住局面之後,也就意味著這個市場切實可行,有利可圖,資本逐漸湧入。
尤其官方態度曖昧不清,初期反對,然後逐漸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那麽誰都清楚,通過移動網絡來打車出行,已經被大眾所接受。
民意如此,官方也不會進行明目張膽的打壓。
壹直關註這件事的陸恒,自然樂於見到如此局面。
市場百花齊放,即便是競爭對手,但作為壹直和傳統出租車行業抗衡的滴滴打車來說,這些新誕生的跟風者,何嘗又不是隊友。
有他們來分擔壓力,各大城市的出租車協會,也不會將註意力只放在滴滴打車壹方身上。
更何況,李華冰這面態度模擬兩可,崇慶地區這邊滴滴打車與出租車陸續展開合作,這種模式被其他城市的出租車協會看見,也就覺得是可以復制推廣開來的。
合作邀請,接連送到了李華冰的桌子上。
按理說,這種情況,陸恒與李華冰是樂於見到的。
可任何事都得分開來看,壹件事有它的好處,自然也會有它壞的壹面。
不怕神壹樣的對手,就怕豬壹樣的隊友,這句話,就是滴滴打車目前所面臨局面的最佳寫照。
“這些家夥,要跟風逐利,至少也要跟得到位壹點啊!”李華冰煩躁的抓著頭發,對著剛到的陸恒開始不斷吐槽。
“路子我們都給他們趟出來了,偏偏不按著套路走,現在又鬧出大事來了。”
陸恒看著公司收集來的新聞匯總文件,眉頭也不禁皺了起來。
就如李華冰說的壹樣,那些既是對手又是隊友的跟風競爭者們,做得壹點也不到位。
滴滴打車能有目前良好的局面,初期資金投入大是壹回事,中期著重改善用戶體驗又是壹回事,但是願意讓官方睜壹只眼閉壹只眼的最關鍵點,卻是和各大城市的出租車協會打好交道,以及加大對滴滴司機註冊與管理上的嚴格監督力度。
網絡出行這玩意,說到底,它是個新東西。
有人抵制,那麽可以去解決。
但是既然是新東西,壹旦出現,就會產生各種亂象,引發社會安全性問題。
壹旦監督管理體系做得不到位,讓不法分子混入其中,就會危害到普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陸恒現在所看到的文件裏,就有至少十起犯罪新聞。
輕壹點的是言語沖突、性騷擾,重的就是搶劫、暴力問題,甚至還有壹起殺人拋屍的重大惡劣事故。
這些事故,不是滴滴打車這款軟件造成的,或者說這種情況,滴滴打車去年經歷過,但已經逐漸改善,現在很少出現了。
主要還是分布在幾個發展勢頭很猛的跟風公司上。
為了拉攏用戶,為了增加網絡司機,放寬了註冊資格,從而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按理說競爭對手的負面新聞,應該是陸恒他們樂見其成的。
但是這壹個新興行業都還沒有徹底成型,壹顆老鼠屎,就會壞掉壹鍋湯。
偏偏這鍋湯裏,滴滴打車還是最大的那塊肥肉,自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會下意識聚集到滴滴打車上。
甚至某些不實新聞報道裏,直接就把罪名按在了滴滴打車上。
誰叫妳規模最大,風頭最盛。
陸恒放下文件,擡起頭來看向煩躁的李華冰。
華冰如此煩躁,也是有他道理的。
辛辛苦苦把局面打開,又慢慢和其他城市的出租車行業交好,開始發展合作關系,官方態度更是緩和了壹大半。
可這些負面新聞壹出來,至少就讓李華冰的努力,如流水般損失了壹大半。
“陸董,現在怎麽辦?有幾個大城市已經開始叫停網絡打車了,而且是無差別叫停,包括我們滴滴打車在內。”
面對李華冰的叫苦,陸恒也有些頭痛。
“我最近才接到幾家有實力的風投的投資報價,沒註意到這些。現在又搞出這些幺蛾子,妳讓我先捋壹捋。”
李華冰重重拍了下桌子,“這他嗎都叫什麽事啊!壹群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夥!”
陸恒搖了搖頭,腦子開始不斷思考起來。
如果那些跟風的家夥站在他面前,他都想痛罵壹頓了。
好的東西不抄,就只盯著利益去了,底子不穩,拿什麽去發展。
但是他至少現在還不能罵,也沒機會去罵,他得先顧好自己。
就如他剛才說的那樣,期盼的風投,終究是姍姍來遲,可如今又出現這檔子事,接下來就不好與那些貪婪的家夥談判了。
陸恒捋了捋思緒,沈聲道:“官方態度就是妳剛才說的那樣?”
李華冰恨聲道:“不止如此,那幾個叫停的城市算是最嚴重的,有壹些城市,雖然還沒叫停,但已經開始加大監管力度,隨時有可能叫停網絡打車業務。”
“那我們崇慶這邊官方怎麽說?我的意思是說,他們願意為我們出頭不?”
李華冰搖頭,“沒這麽簡單,這次事件算是整個行業的負面新聞,其他城市要整治的是整個行業。崇慶這邊並不好只為我們出頭。我與寧局長私下聊過,就連市長那邊都透過口風,他們不好發聲。”
陸恒嘆了口氣,他也反應了過來。
這件事,滴滴打車算是被其他公司拖累了,本地官方確實不好出頭。
難道去說“我們崇慶這邊的滴滴是清白的,跟蓮花壹樣,出淤泥而不染?妳們就去搞那些家夥,別牽連滴滴了吧?”
沒這麽個說法,而且滴滴打車早期也不幹凈,各種負面新聞也是爆發過的。
想了半天,陸恒逐漸理順了這團亂麻。
說到底,是這個行業出現了問題,而不僅僅是某壹兩家公司,即便現在清白的滴滴,去年也好不到哪裏去。
換言之,要想重塑好大形象,還得從這個行業出發。
陸恒拍了下桌子,重重說道:“公司規模最大的是我們,受影響最大的也肯定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代表,目前也是我們。既然根子上出了事,那就從根子上來解決。”
李華冰疑惑的皺著眉,“怎麽解決?”
“制定行業規則,給那些跟風的家夥壹個框架,要競爭,就得按照我們的法子來。不然大家都得壹起死!”
李華冰眼前壹亮。
陸恒緩了口氣,慢慢說道:“想必官方也很願意看到這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