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合作社的大餡餅
重啟飛揚年代 by 貧道九段
2019-6-27 21:29
隨著入冬以來的持續降溫,熱乎乎、火辣辣的串串香麻辣燙更受歡迎了。
串串香北江藝校和師範兩個分店相繼走上正軌,花嬸果斷提拔了五名店長,而她則從連鎖店的日常管理事務中抽身出來。
除了掌控總體的食材采購和質控把關,她不再參與具體事宜。
如此壹來,花嬸便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
閑暇時,經常湊到李虹那邊去,順便幫幫忙之類的。
總之就是閑不住。
在北江,李虹初來乍到的,人生地不熟。於是倆人壹拍即合,欣然以姐妹相稱。
差個十幾歲呢,也不知道怎麽處的。
不過李虹是名牌大學出身,花嬸多跟她學學,倒也不是壞事。
宋巧成了串串香北江中學分店的店長,唐筱被調到藝校分店做店長了。
新進的女孩叫周春梅,從串串整理補充上幹起。
原來的高秀和沈雙,繼續負責涮燙。
在宋巧的管理下,北江中學分店欣欣向榮的,客流量穩中有升。
這固然和氣溫驟降有關系,但和宋巧的調配和管理,也是分不開的。
不僅如此,四個女孩在繁忙的生意之余,把小竈開起來了。壹來解決了幾人的吃飯問題,二來也給吳濤提供了換換口味的機會。
畢竟麻辣燙再好吃,他也不能中午吃、晚上吃、天天吃。
現在好了,每頓都有四菜壹湯,就著大白米飯或者白面饅頭,吃著熱乎,更暖心。
下午第四節課結束,吳濤走出教室。
天有點陰沈沈的,透著陰冷意味。安蓉從樓上下來,又叫他壹塊回家吃飯。
自打上次幫安定國提了幾條思路之後,顧瑾便壹個勁地邀他回家吃飯。
言下之意,她已經拿吳濤當自家孩子了。
可是在吳濤看來,在安家總沒有在店裏吃得舒服自在。
畢竟在安家,他是晚輩而在店裏,他是老板。
和安蓉分開,吳濤徑自來到東門串串香店。晚飯時的學生客源會少點,可社會客源又補了上來。
進了店,輕車熟路地直奔後廚,拿起自己的搪瓷碗和飯盒,盛上飯菜,直奔二樓。
樓上被隔成三個房間,呈品字形格局。其中兩間是香氣氤氳的女孩宿舍,另外壹間就是起居室了。
今天的飯菜不錯,兩條油煎的小黃魚,壹勺酸菜肉絲,配上水煮幹絲,韭菜雞蛋和青菜丸子湯,吃起來倍帶勁。
看來巧姐的手藝見漲,這手藝越來越地道了。
自己這段日子營養跟得上,個頭又竄了不少。原本他自己還註意不到,直到發覺腳脖子嗖嗖地涼,這才註意到是褲腿又短了不少。
陽臺上掛著幾個女孩的貼身衣物,在寒風中上下翻飛,霎時惹眼。
黑的是巧姐的,大紅的是高秀的,粉的是沈雙的,至於最普通的肉的,只能是新來的周春梅的。
這火眼金睛,是他這陣子蹭飯之余的最大收獲了。
其實這並不難,四個女孩的尺寸大小不壹,只要對著那形狀輪廓,自然不難猜出來。
這時,宋巧端著飯食上來道:“小老板,今天的夥食,吃得可滿意?”
吳濤連連點頭,“太棒了,巧姐手藝越來越精湛了。將來誰娶了妳,肯定得幸福死。”
呸,宋巧啐了壹口,“妳就那麽巴不得我早點嫁出去呀?”
“哪能呢?我可舍不得。”
“就知道挑好聽的說!”宋巧俏臉羞紅,話題壹轉道:“對了,馬上到發工資的日子了。春梅幹得不錯,任勞任怨的,雖然是試用期,我想給她申請點獎金。”
“行,只要妳把握好分寸就行。”吳濤稍壹思忖道。“不過這個月也是妳當上店長的第壹個月,是不是對工資獎金特別期待呀?”
談到這裏,宋巧滿臉都是憧憬之。片刻後,似乎想到了什麽,幽幽壹嘆,神又黯淡下來。
“怎麽了,巧姐?”
“小老板,妳知道嗎?我拿再多錢,其實自己也落不著多少。”
吳濤也不意外,這年頭農村女孩賺錢貼補家用的多了,宋巧也不例外。
宋巧續道:“不過給家裏花,供我弟弟上學,這些我都沒意見。但這幾個月我爸把我的工資錢,全投進合作社了。這不我弟弟冬天連條像樣的褲子都沒有,壹家人挨餓受凍的,也不知道我爸抽得哪門子風!”
“掙了錢就是為了花呀,宋叔這做法確實欠妥。”壹開始,吳濤也沒有多想。
“他最近鉆錢眼裏去了,看別人家把積蓄都投入合作社了,自己眼紅,省吃儉用也要投!”
等等,吳濤覺得有些不對勁,“別人家都往合作社投?”
在他印象裏,農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之初,吸儲是很費勁的事。
怎麽村裏的人會這麽積極往裏投呢?
宋巧點點頭,“可不是嗎?聽說合作社給了三分利,村裏有點家底的,都忍不住投了。投的早的,已經領了兩個月利息了。”
“月息三分?”
“嗯!”
這是典型的高利貸啊!吳濤放下筷子追問道:“這事村裏誰主持的?”
“還能有誰,徐會計唄!”
霎那間,吳濤忽然想起了壹樁陳年往事,只是壹時間他還有些拿不準。
“這個周末,我回家看看。”
宋巧也是心靈剔透,“小老板,妳覺得這事不靠譜?”
“巧姐,如果妳信我的話,趁早把本金要回來。這麽高的利,八成是有鬼。”
宋巧也是意識到事態嚴重,“那我今晚就回去!”
記憶裏的那樁陳年往事,越來越清晰。吳濤等不到周末,便給家裏打了個電話。
電話是張惠蘭接的。
“濤,明天回來不?”
“回去,媽。”
“那妳還打電話,不費錢啊?有什麽事不能明天回家說?”
“媽,村裏合作社的事,妳知道嗎?咱家沒往裏投錢吧?”
說起這事,張惠蘭就是壹臉的不屑,“那姓徐的來了好幾趟,好話壞話都說盡了,我楞是沒讓妳爸投壹毛錢。笑話,他先前做那些子事,真以為輕易就翻篇了呀?”
吳濤不由大松壹口氣,還好,萬幸!
張惠蘭話鋒壹轉,“不過聽說現在都集了五十多萬了,連妳舅舅家都投了五千塊!”
“媽,讓老舅趁早把錢提出來,別占這便宜。明兒我就回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