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壹個月就能把路修好?
官門 by 叨狼
2022-5-1 21:55
山區的冬天,居然不算太冷,這有點兒出乎葉開的預料。
這壹次過來修路,葉開所做的準備還是比較齊全的,整整壹架直升機上面所裝載的,都是準備長期紮根山區的各種物資。
從壹下飛機開始被人圍觀,到現在終於住到了寬敞的軍用帳篷裏面,足足花了五六個小時的時間,而這其中,也包括了葉開等人跟西門豹在家裏吃飯的時間。
應該說,在西門豹家裏吃的飯還是不錯的,風幹了的野味兒、臘肉,還有自己種的菜,腌制好的蘿蔔幹,喝的是雜糧粥,還有西門豹自己動手釀制的紅薯酒。
吃飯的時候,村子裏面也過來了幾位中年人,都是村子裏面管事兒的人,大家在西門豹老人的介紹下,認識了葉開,也知道了這位是來頭很大的人物,這壹次過來常住,就是幫助聖王村修路來了。
葉開觀察,這幾位對於修路的熱情似乎不高,但是對於葉開能夠代表政府入駐聖王村,還是比較歡迎的,畢竟這算是級別最高的駐村代表了。
二號首長葉相乾同誌派過來的人,又是他的親孫子,這得是多大的面子啊。
雖然聖王村基本上算是與世隔絕,但是收音機什麽的還是可以用的,村裏面的人也不至於對外面的事情壹無所知。
直升機沒有停留太久,畢竟軍方的事情比較麻煩,鐘離妤也跟著直升機壹塊兒轉道去了明珠市那邊兒,然後回華東神韻基地去。
她看了聖王村的環境之後,覺得比想象當中要好壹些,至少這邊兒雖然封閉,卻基本上算是壹個自給自足的封閉小環境,村子裏面主要是封閉,並不算那種清苦到了極點的窮山惡水。
吃飯的同時,葉開也對聖王村的情況作了壹些了解。
雖然這只是壹個村子,但是人口卻不算少,足足有四千多人,這個數字讓葉開很是吃了壹驚,他還真沒有見識過這麽多人口的小山村。
壹般從他聽說過的山村來看,很多都是幾十戶人口,甚至幾戶人口,像這四千多人口的大山村,而且還是封閉程度很高的大山村,真是讓他感到有些驚愕了。
村子裏面的建築物,主要是以石頭壘砌起來的為主,在石頭基礎之上以竹木等搭建頂棚,上面覆蓋了細密的竹枝和其他壹些東西,然後還有壹些其他看不大明白的東西,看上去倒是也比較結實耐用。
淡然也有壹些家裏面,是搭建的小竹樓什麽的,或者小木屋,反正都是就地取材,怎麽方便怎麽弄,總體而言,石頭建築最多只能占到總數的四分之壹不到的樣子。
葉開在村子裏面走了壹圈兒,覺得大家都是挺熱情的,雖然家裏面沒有什麽好東西,也願意把僅有的壹點兒野味兒拿出來待客,這壹點要讓葉開比較感動。
所以這壹圈兒走下來,葉開和其他人基本上就把帶過來的糖果巧克力什麽的小玩意兒,都給孩子們分發光了。
西門豹老人,基本上可以算是村子裏面最有權威的人物,在他的引導之下,葉開基本上對村子有了足夠的了解。
總而言之,這就是壹個處於半封閉狀態的世外桃源,只是桃源中人的生活並沒有桃花源記當中所描寫的那麽美好而已。
在軍用帳篷裏面,黎二和馮天易正在折騰那些稀奇古怪的設備。
帳篷挺大的,完全就是按照野戰標準來搭建起來的,其中分了五個房間,三個房間是葉開他們三個人的臥室,壹間是客廳,另外壹間最大的足有三十個平米的房間算是會議室,今後葉村長如果要召集村子裏面的重要任務開小會的時候,會用得上。
“二少,妳真的要紮根山區了?”馮天易壹邊兒折騰蓄電池,將帳篷裏面的小燈的線路給安排好,壹邊兒向葉開詢問道。
這壹次葉開過來,二老爺子可是給了不少好東西,帳篷的頂上是可拆卸式的太陽能電池板,如果天氣不錯的話,白天曬上五六個小時,就足以支撐整個晚上的照明之用,這在完全沒有通電的小山村來說,尤為難得。
小山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通電,關於這個情況,葉開也仔細地了解了壹下,直接從外面扯線進來的話,工程比較浩大,短期內也改變不了,所以他有想過其他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
此時聽到馮天易的問題,葉開就說道,“妳看我是閑得住的人嗎?”
“不像。”馮天易立刻搖頭否定道。
跟葉開在壹起呆久了,無論是馮天易還是黎二等人,都能夠感覺到葉開的架子不大,並沒有很多衙內公子們的不良嗜好,而且說話也很隨意,因此大家平時聊天也沒有什麽顧忌。
當葉開向馮天易問起的時候,馮天易就說明了自己的推斷理由,“如果是要長期堅持的話,葉二少妳就沒有必要帶著帳篷來了,我相信村子裏面要找間房子,問題還是不大的。”
葉開笑著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馮天易的判斷。
“不過恕我直言,修路可不是壹件短時間內就能見效的事情……”黎二表示道。
“黎二這話也沒錯兒,至少大家都是這麽認為的。”葉開笑著說道。
馮天易跟黎二聽了之後,都覺得有些詫異,此時看葉開的表情,似乎這就是度假來了,而不是要紮根山區修路來了,難道說他真的只是在這邊兒過渡壹下而已?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該如何向葉老爺子交待,如何向知道這件事情的眾人交待?
老葉家的人,不大可能出言無信啊?!
“難道說葉二少此來,並不是要修路?”黎二有些懷疑地問道。
“也不是那麽說。”葉開笑了笑道,“與其說是要來修路,不如說我是幫他們移山來了。”
在問起細節的時候,葉開就笑而不語了,任憑黎二和馮天易如何套問,卻是不肯再說半句。
“過幾天妳們就知道了,我想我在這裏呆不到壹個月的樣子。”葉開說這話的時候,非常篤定,讓人不知道他的信心是從哪裏得來的。
如果只是壹個月的話,那麽住帳篷無意識比較好的選擇了。
說實話,黎二跟馮天易對於紮根山區的想法,也不是很感興趣,畢竟他們是高素質的特工人才,不是真的修路工人,放在這裏簡直是對專業才能的浪費。
葉開他們來到聖王村的第壹個晚上,是在壹片寂靜中渡過的。
天黑下來的時候,葉開也領著黎二和馮天易他們兩個人在村子裏面轉了壹圈兒。
到處都是黑燈瞎火的,偶爾有亮光的地方,也都是點著嘎石燈,就是俗稱電石的那種東西,加水之後會產生學名乙炔的氣體,通過細細長鐵管子引出來,直接點燃就可以用來照明。
這種東西除了有點兒難聞的氣味兒之外,倒是挺方便耐用的,事實上在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國內很多地方的夜市上,都有這種嘎石燈的存在,這個比用電方便,畢竟在野外作業的時候,用電需要扯線。
但是嘎石燈就方便多了,提著就可以走,沒有那麽多的麻煩,而且也幾乎不需要花錢,只要到生產電石的地方搞點兒就行了。
不過這東西也都是從山外搞回來的,用背簍背回來,然後存起來慢慢用。
“我們老家沒有通電以前,也就是這個樣子吧。”馮天易看著這裏的夜景,不由得說了壹句道。
葉開點點頭,其實在沒通電的情況下,各地都差不多,大家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煤油燈、汽油燈、松油燈等等,基本上就是因地制宜,看什麽方便就用什麽。
如果什麽都不方便的話,那就,早點兒睡覺好了,也是壹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這麽壹來,計劃生育工作就不好落實了,所以越是偏僻的地方,這個人口出生率也就越高,畢竟壹到晚上的時候,大家閑著沒事兒做,當然只有努力造人了。
“其實我覺得,這裏如果通上了電,大問題也就解決了。”黎二忽然建議道。
他說的也沒錯兒,與其投入巨大的資金來修路,還不如先解決用電的問題,更加實際壹些,有了電之後,很多事情都可以做起來了,比如說大家晚上不至於無所事事,而利用電能也可以開辦壹些小型的加工廠,利用村子裏面的資源,加工壹些農副產品,弄出去銷售,這樣是見效最快的扶貧方法了。
當然了,交通確實是壹個大問題,這個是無法避免的。
“其實,我的著眼點不僅僅是在壹個聖王村。”應著寒冷的夜風,葉開對兩個人說道,“我要考慮的,是整個憑陽縣甚至是整個淩川地區的出路問題,要給他們打通壹條生命線,就必須拿出壹點兒非常手段來了。”
“那也不可能在壹個月內把路給修好吧?”黎二再次表示了自己的懷疑。
對於葉開所說的壹個月時間,估計只要是正常人,都會表示懷疑。
“為什麽不可能?”葉開笑著說道,“我說壹個月,就不會超過壹個月,妳認識我這麽久了,什麽時候見我放過空炮?”
“……”黎二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心裏面就開始了琢磨,難道說葉二少真的有這個把握?
怎麽說也不可能啊,就是在市裏面修壹條幾百米的大路,也得個把月時間,更何況在這裏呢?環山公路可是既不好修,也很費錢的。
壹個月的時間,有點兒癡人說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