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文豪崛起

王梓鈞

都市生活

“賣棗卷兒,糖面座兒,白糖大發糕哇!”
“杏仁茶哩個真好喝,青絲玫瑰白糖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82章【難以解脫】

民國之文豪崛起 by 王梓鈞

2019-1-20 14:20

  西歷六月。
  周赫煊坐船回到上海,居然在碼頭遇到了費正清、費慰梅夫婦。
  “周先生,好巧啊。”費正清笑道。
  周赫煊點頭道:“是啊,好巧,妳們這是從哪兒來的?”
  費慰梅說:“我們剛從福州考察回來,周先生呢?”
  “我到廈門拜訪了壹位高僧。”周赫煊說。
  費正清對此很感興趣:“是佛教徒嗎?我對佛教壹知半解,或許以後會寫關於佛教的論文。”
  周赫煊笑道:“那妳可以去拜訪太虛大師,我覺得妳們應該聊得來。”
  “或許吧,”費正清道,“我這次來上海,是要拜訪海關官員,查找中國海關的詳細歷史資料。”
  周赫煊說:“正好我在上海有房子,兩位如果不嫌棄,可以去我那裏住幾天。”
  “多謝周先生。”費慰梅立即歡喜地致謝。他們並不富裕,連續幾個月的奔波考察,已經把錢花得差不多了,再加之上海的房租又貴,能省下壹筆不菲的租金實在難得。
  幾人坐著黃包車,很快來到海格路的花園洋房。
  剛到家,傭人就稟報道:“老爺,兩天前徐誌摩先生前來拜訪,說如果妳回來了,就給他打個電話通知壹二。”
  “我知道了,”周赫煊點點頭,吩咐道,“這兩位是費先生和費太太,妳帶他們去挑客房。”
  “好的,老爺,”傭人恭敬地說,“費先生,費太太,請跟我來。”
  等兩個老外上樓,周赫煊才給徐誌摩撥了個電話:“誌摩啊,妳找我有事?”
  “明誠……那個,我……”徐誌摩支支吾吾,似乎有什麽話說不出口。
  周赫煊好笑道:“妳來我家壹趟吧,有什麽事當面說。”
  “好,待會兒見!”徐誌摩立即掛了電話。
  周赫煊放下電話筒,把隨身的皮箱子打開,小心的取出四幅墨寶,分別是太虛大師、常惺法師(南普陀寺現任方丈)、李叔同和呂碧城寫的書法。
  這四人的書法各有特色——
  呂碧城寫的是壹副楷書,特點是舒展端正、落落大方,但缺點是雍容有余、靈氣不足。
  常惺法師寫的是壹副行書,特點是揮灑隨心、嫻靜飄逸。觀其字,知其心,這就是個性情平和的山間隱士。但也有缺點,他的落筆和起筆都太過端正了,看似瀟灑隱逸,實則被什麽條條框框所束縛,難以真正放下。
  李叔同寫的是壹副行楷,說實話,周赫煊有些欣賞不來,覺得還不如呂碧城寫的那副。這位大師出家前取法魏碑,書法走的是剛猛雄俊的路子,但出家當和尚以後,立即風格大變,而變又變得不徹底。他的這副字,充滿了沖突和壓抑,隱藏著壹種糾結情緒,似乎還沒完全從塵世解脫。
  最讓周赫煊驚喜的,還是太虛大師那副墨寶,內容很簡單:“南無阿彌佗佛——太虛。”
  或許從專業的書法角度而言,太虛和尚的字比不上頂尖書法家,但實在寫得太有味道了。如果用壹個四字成語來形容,那就是“氣定神閑”,怎麽看怎麽舒服。
  沒有呂碧城的死板,沒有常惺法師的拘束,沒有李叔同的糾結,太虛和尚表現出壹種超然。只從字跡來看,太虛和尚已經到了“不拘外物”的境界。
  周赫煊仔細欣賞著四副書法作品,很快費正清、費慰梅夫婦放好行李下樓,幾人聊起了中國近代歷史。
  大概過了半個鐘頭,徐誌摩匆匆而來。他進客廳以後,看到有兩個洋人在,頓時楞了下:“明誠,這兩位是?”
  周赫煊介紹道:“他們是費正清先生和費慰梅女士。”
  “哦,”徐誌摩立即反應過來,熱情地握手說,“費先生好,費太太好,我是徐誌摩,常聽適之兄在信裏提到兩位。”
  胡適是他們共同的朋友,幾人頓時就拉近了距離,毫無拘束的暢聊起來。
  只不過嘛,徐誌摩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藏著什麽煩心事。
  費正清很快就覺察到異樣,主動提出要回房整理資料,帶著老婆瞬間消失。
  周赫煊問道:“怎麽了?”
  徐誌摩見客廳裏沒了外人,猶豫地說:“明……明誠,我手頭有些緊,妳能不能救濟壹二,等我拿了稿費就還妳。”
  “要多少?”周赫煊問。
  徐誌摩有些難以啟齒,豎起壹根指頭說:“壹千元。”說著他又連忙解釋,“明誠,妳別誤會,這筆錢不是交給小曼揮霍的。她與人組成了壹個中國女子書畫會,還要辦個人畫展,我實在有些周轉不開。”
  “沒問題,不用解釋那麽多。”周赫煊笑道。
  “多謝了。”徐誌摩長舒壹口氣。
  周赫煊只是替徐誌摩感到悲哀而已,名滿全國的大詩人、大才子,居然因為1000大洋而舍下臉面。放在幾年前,徐誌摩是絕對不會開口借錢的,就算要借錢,也借得瀟灑隨意,而不是現在這樣拘謹難當。
  想了想,周赫煊嘆氣說:“唉,誌摩,妳還是跟家裏多多溝通吧。令尊的年紀也大了,他還是希望妳回去的。”
  徐誌摩苦笑:“有些困難。”
  徐家可是很有錢的,別說壹千塊大洋,就是壹百萬也能籌來。
  周赫煊跟徐家老爺子關系還不錯,畢竟是合夥人,壹起做著女式內衣生意,他也希望徐家父子能夠和解。
  可惜中間隔著個陸小曼,徐家根本不願讓陸小曼跨進家門,徐誌摩只能選擇自己死撐。
  歷史上,徐誌摩空難去世後,徐老爺子雖然討厭兒媳婦,卻壹直按月支付陸小曼的生活費。直到有壹天,翁瑞午留宿在陸小曼家徹夜不走,徐老爺子才把陸小曼的生活費斷掉。
  仁至義盡了。
  徐誌摩似乎不想多談此事,隨手翻開周赫煊帶回來的《自由史觀》。這壹看不得了,居然手不釋卷的讀了半個鐘頭,欣喜道:“此佛家經典也,道盡了世間壹切至理!明誠,這本書能不能借我拿回家看?”
  “隨便,妳要是喜歡,我就送給妳了。”周赫煊說。
  “如此多謝!”徐誌摩笑著繼續拜讀。
  周赫煊看著徐誌摩那股歡喜勁兒,突然感覺不妥:這家夥該不會要信佛出家吧?
  很有可能,《自由史觀》講的是自由解脫,而徐誌摩夾在父親與妻子之間難以解脫,說不定腦子壹熱就要出家當和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