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章

鬥魚 by 饒雪漫

2018-8-31 21:12

  孩子是媽媽的子人格
  我們都承認、或者至少希望被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然而,作為婚姻的派生物,生長在由父母壹手寫就的人生故事中的我們,又幾乎無壹幸免、或深或淺、帶著他們故事的各種烙營—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是否清楚地了知此事。
  所以在心理學裏,會專門研究“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有原生家庭的“共同人格”,爸爸媽媽的某些特質,不僅在生理上會遺傳給我們,心理上,也會存在壹種類似“遺傳”的影子,即使他們離婚,但他們與對方、與異性和與他們自己相處的方式,依然會不知不覺地投射在我們這面家庭的“鏡子”裏。
  所以,陌雪媽媽在陌雪身上看到的問題,其實是她自己問題的壹部分。渴望而沒有得到的愛,無法示人的“小三”身份,剪不斷理還亂的財務關系……她不想面對,卻偏偏被陌雪毫不留情地揭示出來,媽媽在女兒面前尊嚴頓失,於是她采取了壹系列傷害女兒尊嚴的行為,雖然這些行為在她看來,都是出於對女兒的愛。
  媽媽和女兒,變成了母人格和子人格的關系——母人格渴望完美、成功、被愛且受人尊敬,而子人格,則偏偏把最真實和最脆弱的壹面呈現出來,讓母人格猝不及防、大失分寸。看起來的不敬,實際上是“子人格”女兒對母親最大的保護和提醒,只是,這樣的保護和提醒帶來太大的沖擊,於是成為問題。
  媽媽想要幫助陌雪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她自己的問題不能解決,無法面對和接納自己,陌雪就永遠都會是壹個“問題小孩”,以問題的方式存在在她的生命裏。
  所以,雪漫說得對:“放輕松。”
  而陌雪,壹個成長中的孩子,如果想要真的停止和母親之間的“相互折磨”,就要先學會卸下自己“子人格”的重任,開始發展獨立的人格,發展自己和母親間親密而又保持健康心理界限的關系。健康的心理界限,意味著從心底尊重母親自己選擇的情感生活,意味著相信母親有能力處理她自己的問題,意味著不把母親和自己看成壹體,從心理上完成“呱呱墜地”。
  和陌雪壹樣的孩子,可以嘗試著這麽做——
  1.直接告訴媽媽“我很擔心妳”、“我希望妳幸福”,而不是用指責和批評的方式;
  2.保有自己情感的秘密,同時不要期待母親太快理解自己;
  3.用更多的時間思考“我想成為怎樣的人”,而不是“我想讓媽媽成為怎樣的人”;
  4.接納青春的瑕疵,同時也接納媽媽的瑕疵,允許自己和媽媽壹起慢慢成長。堅持這麽做,相信陌雪會發現自己真的如同雪漫所說:“妳很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