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贊助商的要求
財色 by 叨狼
2021-6-27 16:14
“神舟壹號?!”範無病瞪大了眼睛看著面前的大家夥,忍不住脫口而出道。
他這麽壹喊不要緊,在場的所有人頓時都驚呆了,尤其是何司令更為緊張地抓住範無病的手質問道,“妳怎麽知道這是神舟壹號?!”
也難怪大家都這麽緊張了,眼前的大家夥果然就是我國的第壹代不載人實驗性飛船,這個名稱也是才剛剛圈定而已,根本就沒有向外界公布,範無病又是從何得知呢?要知道,如果說這是壹次泄密事故的話,追究起來是很讓人心驚肉跳的。
範無病喊出來之後也是有點兒後悔了,看到眾人都是壹副很驚奇的樣子,於是就瞎扯道,“這個不是那個大功率運載火箭嗎?我記得有人講這東西可以把十幾噸重的東西給運上地球同步軌道的,就是這個吧?”
“這哪裏是什麽運載火箭——”被他這麽壹打岔兒,眾人倒是都笑了起來,這也難怪了,非載人的實驗性飛船還是首次面世,外界根本就無從得知,範無病把這個當成了運載火箭也是情有可原的。
當時的大功率運載火箭,往往是幾個層級連接在壹起的,而神州壹號飛船看起來就像是其中的壹截似的,被人給看錯了也很正常。
“這是我們國家研制的第壹代非載人實驗性飛船,以後的話,可能是要載人的。”何司令向範無病解釋道。
七年前,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制,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長征”運載火箭系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船發射場系統、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航天員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組成,是我國在九十年代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範無病自然是清楚這個的,因此看著高高豎立起來的飛船倉,心裏面還是有點兒激動的,忍不住問道,“這東西能不能摸壹摸?”
“摸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需要經過對妳除塵除靜電,還要戴上專門的護具,今天這麽晚了,我看就別折騰了。”何司令笑著回答道。
範無病搖了搖頭,心道這是可惜,只好等到明天再說了,不過能夠在發射之前摸壹摸神舟壹號的話,確實是非常激動人心的。
他們是隔著落地玻璃在觀看裏面的飛船的,範無病壹邊兒感慨,壹邊兒想著自己當初偷衛星的事情,這壹次基地邀請他過來看飛船,實際上也算是壹種回報了,雖然說並沒有涉及到什麽物質性的報答,但是對於他而言,財富都是虛無的,根本就看不在眼睛裏面,倒是這種難得的機會,對於他而言很有意義。
範無病仔細地看了看不遠處的飛船,看著有工作人員在不斷地進行檢測,於是就問道,“如果正式發射的時候,會不會在裏面搭載壹些東西?比如說小動物什麽的?”
何司令旁邊兒的壹位專家就回答道,“那是不會的,畢竟是第壹次,我們打算壹步步來搞,首先弄壹個假人上去,身上帶上各種傳感器,得到了第壹手的環境數據之後,等以後完善了這部分內容,然後再弄個猴子或者行星什麽的上去,這也是國際通用做法了。”
所謂的國際通用做法,其實也就是美國和俄國的做法,畢竟除了他們,並沒有人再獨立地完成過載人航天工程。
“不過呢,我們會在上面搭載壹些小東西,壹是旗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會旗等,二是各種郵票及紀念封,三是各十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麥等農作物種子,此外還有甘草、板藍根等中藥材。”專家補充道。
範無病看完了這個以後非常高興,稱贊了壹陣子之後忽然問道,“對了,資金方面是不是耗費比較大?”
“那是免不了的,我們是能省就省了,畢竟這種載人航天工程壹旦開始了,就絕對不能夠停下來——”何司令回答道。
範無病點了點頭,深諳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因為載人航天工程花費巨大,又看不到什麽太直接的經濟利益的話,估計國家早就著手這方面的研究了,與其說現在是科研實力提高了,倒不如說是國家的手裏面稍微有壹些錢了,能夠投入得起了。
酒泉發射基地位於西北大戈壁,這裏史稱死亡地帶。早在新石器時期,東西方文化就在這裏交匯。從西漢至明朝,歷朝歷代均在此建立過城池。可惜明朝之後,此處五百余年與世隔絕,無人問津。壹九五八年,新中國在這裏創建了第壹個導彈發射場,組建了共和國第壹支導彈發射部隊。
自從壹九九二年,中央批準載人航天工程後,對於發射場的選址,同樣有過意見分歧。當時可供選擇的發射場主要有兩個,壹個是位於四川的西昌發射場,壹個是位於西北戈壁的酒泉發射場。
壹種意見認為,發射場應該建在西昌基地,理由是西昌基地壹開始就是為發射飛船而建的,而且那裏已經發射過長二捆大型火箭,有現成的發射塔,用不著再建壹個新的發射場,可以節約幾個億的經費。
而另壹種意見認為,發射場應該建在西北酒泉基地,理由是酒泉基地在大戈壁灘上,發射場區占地面積五萬平方公裏,視野開闊,能見度好,航區二百公裏內基本不見人煙,六百公裏內沒有密集的城鎮和交通幹線,萬壹航天員掉下來,好找。而且戈壁灘氣候幹燥,雷電日少,沒有雨季,發射氣象條件較好。
如果在這裏發射飛船,航天員返回時的落點就可以選在地勢平坦、壹望無際的內蒙古草原,便於搜尋。而西昌氣候惡劣,壹年四季雷雨頻發,不易滿足發射的氣象條件。而且,發射場四周全是大山,山上全是樹,航天員壹旦掉進深山老林,不好搜救。此外,西昌發射的方向是西北,若是冬天發射,航天員萬壹掉在海裏,水溫很低,安全沒有保障。
後來,經過壹年多的勘察、論證,發射飛船的地點最終定在了西北的酒泉基地。
但對於建壹個什麽樣的發射場,又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壹種意見主張搞壹個最先進、最現代的發射場,即“三垂”模式的發射場,火箭可以在發射場垂直裝配、垂直測試、垂直轉運。這種發射場的設計最早起源於美國肯尼迪航天發射中心,後來被法國和日本采用,是當時國際上很流行的壹種發射場。其好處是發射時間快,火箭飛船運到發射場後,壹般只需三天便能發射出去,而過去傳統的老模式的發射場最快也要半個月。
另壹種意見主張繼續沿用過去老模式的發射場,即平行測試的發射場。理由是老模式的發射場中國已經搞了幾十年,技術已經很成熟,而且建設費用很低,沒必要花大錢再搞壹個新的發射場,何況壹切還得重新設計,技術上有風險。
“當時爭吵得比較厲害,因為美國那種‘三垂’發射場,大概需要花費幾十億美金的。”何司令對範無病說道,“為此,兩種不同意見的專家吵得非常厲害。尤其是個別老專家,堅決反對搞‘三垂’模式的發射場,其中原因之壹就是長期節約慣了,也窮慣了,窮怕了!每個項目作論證時,總舍不得花錢,更舍不得多花錢。壹花錢,就心疼,能省壹點,總想省壹點。那個時候,剛好是妳贊助了壹大筆錢,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範無病聽了何司令有點兒感動的話,心裏面倒是有些慚愧了,撓了撓頭道,“我贊助了壹筆錢嗎?呵呵,倒是不怎麽記得了。”
經過了壹番爭吵、論證,高層還是決定,新建壹個“三垂”模式的發射場,前提是鑒於載人航天工程總的經費有限,投資控制在十億人民幣之內。
如此少的經費,要建起壹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發射場,當時不少國外專家都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中國航天人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壹座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三垂”模式的發射場最終聳立在了酒泉基地弱水河東側的戈壁灘上。
哦,怪不得這壹次要請我過來參觀了,原來我是這個大贊助商啊,範無病搖頭笑道。
“呃,能不能打個商量?”範無病問道。
“什麽?”何司令不解道。
“我願意再贊助壹億美金給載人航天工程,條件就是把兩只鉆戒搭載在飛船上面。”範無病摸了摸頭,仔細考慮了壹下之後,就向何司令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來。
聽到了範無病的這個要求,眾人的心情頓時都有點兒震動,這應該是壹筆很合算的生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