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裏逃

開荒

歷史軍事

金陵十裏秦淮,攬月樓。
李軒壹大早被外面猛烈的拍門聲吵醒,然後宿醉的後遺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五二章 原道

妖女哪裏逃 by 開荒

2022-6-2 22:00

  當萬丈佛母那如山壹樣的巨手,往京城之內壓下的時候。
  正在城東轄區內巡守的彭富來,不禁眉頭大皺,壹張臉被他皺成了苦瓜形狀。
  玄塵子壹看他這模樣,就感覺很慌張:“富來妳怎麽樣了?”
  “琴音又增強了!”彭富來看著上空的巨大佛像,眼神竟是無比怪異。
  他心裏有震撼,有好奇,有惱怒,卻唯獨沒有敵意:“芊芊說這是歸化神音?我現在的心情竟然非常的祥和,居然開始認為她這樣度化百姓是對的,是該讓人們脫離苦海,見證虛空。
  草她仙人板板,感覺再這樣下去,我整個人都廢掉了。”
  情況當然還沒到他說的這地步,彭富來可以清晰感應到自己的心靈正在被琴音扭曲。
  自己尚且如此,又何況是其他普通人。
  接下來,彭富來卻聽見壹陣清朗的讀書聲從遠處傳播過來。
  這些聲音來自四面八方,有些是源自於國子監,有些是來自於京城內各個角落的官學,學社,還有些則是來源於朝廷的翰林院,六部九寺三法司等等。
  總數不下數萬人,都在誦讀《論語·述而》與《論語·雍也》這兩篇文章。
  彭富來知道這兩篇儒家經典,有著對神魔鬼怪殺傷力尤其強大的字句。
  如‘子不語怪力亂神’,如‘敬鬼神而遠之’。
  這數萬人的聲音與浩氣匯聚在壹起,頓時在京城的天空中,沖起壹道恢弘浩氣。
  它們形成壹根直沖九霄的金色氣柱,使得城中的壹應邪魔都發出了痛苦的哀嚎聲。
  彭富來則神色微松,這浩氣對琴音的壓制作用,比之‘九鼎五龍混元大陣’都更加明顯。
  緊隨其後,那天空又響起了陣陣禪音。
  這卻是《楞嚴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等,都是佛門當中最正統的經典。
  與那白蓮佛母的《大悲妙法白蓮經》絕不相同。京城的各大寺廟,也是壹尊尊巨大的佛像顯化虛空,以片片梵蓮,遮護著京城上空。
  此時壹聲聲飽含怒意的呵斥聲從幾個寺廟方向遙空傳來:“妳放肆!京城之內,容不得妳這魔佛猖狂!”
  “敗壞我佛門聲譽的邪魔外道,也敢稱佛?”
  “豈有此理,歸化神音乃我佛門降妖伏魔之法,妳竟敢用之蠱惑人心?”
  就連道門在城內的幾個道觀,此時也現出了壹尊尊三清法身,護法神將,與空中的巨大佛母遙相對抗。
  不過他們的聲勢,卻遠遠不如佛門。
  只因全真道與正壹道的道觀大多建在城外,京城之內的佛寺,卻是林立如雲。
  而此時在高空之上,白蓮佛母正冷笑著看著下方。
  這儒門的浩氣也好,佛門的梵音也罷,對於趙惜雪的‘歸化神音’雖然都有極大的壓制作用。
  白蓮聖母能夠感應到她在城內的信徒增長速度,已經大幅度的放緩。
  ——可那也僅僅只是壓制,而非杜絕!
  “儒門!”此時白蓮聖母的目光,已經往文廟與國子監方向註目。
  這個時候,在文廟與國子監的內部,不但有著國子監三千監生,大晉禮部更臨時召集京中數千儒生,匯集於此。
  此時恰逢秋闈鄉式在即,整個北直隸修行有成的儒生都匯聚於此。
  白蓮聖母意識到此刻阻礙她度化京師三百萬信民的最大障礙,就是此地了。
  白蓮聖母於是似笑非笑道:“愚昧之輩,妳們儒人的經文與浩氣,修起來有什麽意思?每日裏循規蹈矩,日子過得比那些所謂的出家人還要不如。不如皈依於我,入我真空家鄉,享受永生極樂。”
  就在這刻,她的佛像法身忽然從眉心中張開天眼,往國子監的方向照射過去。壹瞬間無數金色的佛光,籠罩住了整個國子監範圍,與那浩氣金柱對沖激撞。
  這令國子監內,以禮部尚書胡濙,國子監祭酒為首的諸人都面色大變。
  他們不畏懼白蓮聖母的佛力壓制,卻不能不忌憚此地忽然增加了十倍強度的‘歸化之音’。
  當國子監院中那眾多本該誦讀《論語·述而》與《論語·雍也》兩篇文章的儒生,不自覺的就荒腔走板,開始轉而誦念起了《大悲妙法白蓮經》。
  國子監祭酒的臉色,頓時氣得鐵青:“這些混賬!”
  他認出那些被白蓮聖母強行度化的儒生,絕大多數都是平日裏流連青樓,在讀書上不甚用心的家夥。
  相較而言,旁邊文廟裏的眾多赴考學子們情況就好得多,壹百人當中,頂多就只有兩三人。
  國子監祭酒在心裏發誓,這次的風波之後,壹定得整肅國子監內部的律法綱紀,將那些魚目混珠之徒,全數清除出去。
  “這個魔孽!”禮部尚書胡濙遙望天空,眸色陰翳異常,他以禮部尚書之尊,極力的統合諸生浩氣,與那琴音對抗。
  他的面上甚至現出赤紅之色。渾身燃燒金焰,這是以激發命元的方式,使得壹身浩氣強度激增數成。
  國子監祭酒不禁心臟悸動,轉頭看向禮部尚書胡濙:“形勢緊迫,是否該請天子出關?”
  他其實不擔心那白蓮聖母,京師儒道佛三家合力,還不至於奈何不得壹個白蓮。
  問題是天地壇那邊,壹旦天地壇有損,整個大晉國運都將崩毀。
  而此時整個京城的力量,都在白蓮聖母的牽制下動彈不能。
  且歸化神音持續的時間如果太久,那些被‘度化’之人,會在不久之後成為最虔誠的白蓮信徒,為大晉留下無窮的禍患。
  如今能化解這壹危局的,唯有天子。
  在於傑無暇他顧之際,只有景泰帝,才能鎮壓住這白蓮佛孽。
  胡濙則蒼白著臉微壹頷首:“也只有如此了。”
  他是知道半年前那壹戰,景泰帝的傷勢有多嚴重的。
  此時如強行將景泰帝喚醒,只會讓他的情況雪上加霜。
  也就在這刻,他聽見壹個熟悉的聲音:“胡尚書,可否先由我來試試?如果不行,再驚動天子不遲。”
  胡濙聞言壹怔,轉頭望見身後二十丈外。他先是望見壹道涅槃神焰燒灼虛空,同時壹股震蕩之力,使得那片空間不斷的劇烈震顫,竟將封禁京城內外的‘九鼎五龍混元大陣’強行撞出了壹個空隙。
  然後是壹枚飛梭橫空撞入,帶著幾個男女身影,從陰世返回陽世。
  當先壹人,正是李軒。
  “冠軍侯?”胡濙的眸中現出了壹抹精芒,然後苦笑:“不是老夫自誇,冠軍侯統合諸生浩氣之能,應該還遜色於老夫。”
  他是禮部尚書,天下儒生的大宗伯,在儒門中的位格可以說是無出其右。
  在這方面,即便是衍聖公與李軒這個理學護法,都遠遠不及。
  李軒也點了點頭:“大宗伯統合諸生之能,自然勝我良多。不過——”
  他將自己的‘正氣歌’折扇取了出來,在胡濙的面前展開:“晚輩最近在浩氣上又有些許進益。”
  “嗯?”此時的胡濙,須發飄舞,壹身罡氣勃發,他定定的看著李軒手中的折扇,然後不敢置信的與李軒對視。
  “琉璃無瑕!”
  他想這天地之間究竟是怎麽了?自文忠烈公起短短千載,竟然出現了三位浩氣琉璃的大儒?
  在胡濙的身周,那眾多大儒也壹陣嗡然,其中壹部分甚至是激動到難以自已。
  “近乎於純白嗎?居然純凈到這個地步。”
  “琉璃無瑕?居然在這個時節,這真是我儒門之幸,大晉之幸。”
  “幸哉,我儒門之中,又有了壹位定海神針。”
  “其實借助了些許外力。”李軒眼神誠懇的看著胡濙:“晚輩鬥膽,想要壹試!除此之外,李某還想要借文廟的‘龍須筆’與壹百二十片‘青天簡’壹用。”
  ‘龍須筆’是儒門至寶,是件半神寶,傳說昔日董子寫‘春秋繁露’就是用‘龍須筆’書就。
  至於‘青天簡’,則是漢時的遺留。司馬遷砍伐壹百五十顆青天神竹制作竹簡,寫就《史記》。
  他用去了壹萬三千余片,余下不到四千片流傳後世,現今已剩余無幾。
  可胡濙聽了之後,卻毫不遲疑,他大袖壹揮:“祭酒大人,妳速去文廟,將‘龍須筆’與‘青天簡’都給我取出來!”
  此時的李軒則手托著文山印,壹步步如登天梯般的踏空而起。
  李軒每走壹步,就有壹部分京城內的諸生浩氣往他身上凝聚。
  大概壹百步之後,李軒就已踏足到千丈高空。
  白蓮聖母早就註意到他,遙空冷笑:“又是妳?怎麽?胡濙不行,換成妳之後就能阻撓我的佛國臨世?”
  “放肆!”李軒怒目微睜,舌綻雷音。
  他的浩氣與神夔雷音結合,瞬時如滾滾春雷,震蕩著四面八方。
  這壹聲炸喝,竟然有著不遜色於之前於傑的效果,整個京城之後,至少十萬人從歸化神音中清醒過來,各自都眼現迷茫之色。
  白蓮聖母卻不甚在意,李軒的神夔雷音只能濟得壹時,沒法長久。
  最多壹刻時間,這些人就會在歸化神音的作用下再次沈迷。
  可接下來,她卻見李軒身上沖起了磅礴氣柱。
  竟是以琉璃色為基石,匯聚起了京師七萬儒生浩氣。那股近乎純紫顏色的巨柱,竟使那原本動蕩天地的元靈都全數凝固。
  “妳這家夥——”
  白蓮聖母心中壹悸,這個阻她成道的魔孽,壹身浩氣竟已精純到直追於傑!
  她冷哼了壹聲,再未說話。
  只因那李軒發出的浩氣天柱,已經鎮壓住了她的信徒擴散之勢。
  白蓮聖母的面色陰冷,隨後竟將她的壹只手強行撕扯了下來,使之化為鮮紅色的血滴,灑入到蓮臺之上。
  這鮮血,不但使得那整座蓮臺血焰燃燒,趙惜雪的歸化神音,也更顯強盛。
  白蓮聖母本人,則是用幽冷的視線看著李軒。她的佛身法相三只眼睛,也在向李軒註目。
  “今日這片天地,誰都休想阻我!妳李軒辦不到,金闕天宮與景泰帝也是壹樣!”
  立足虛空的李軒,則感覺到渾身上下都承受著無盡重壓。他的血肉,他的骨骼,都在這股力量作用下粉碎;他的元神,他的意識,也被白蓮聖母的力量壓迫到近乎於潰滅。
  就在這個時候,文廟方向驀然飛出了壹只筆,還有壹百二十片青色光華,都陸續落入到李軒的手中。
  李軒猛地壹咬舌尖,同時抓住了那‘龍須筆’,然後奮起了壹身所有的氣血,所有的余力,在壹枚青天簡上書寫文字。
  首先是《原道》二字,在天空驟然生成萬千雷霆,李軒繼續揮毫——“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於外之謂德。”
  “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
  ——這是韓愈的《原道》,另壹世界,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用於駁斥佛老之非,為儒門溯本追源的千古名篇!
  就在李軒連續寫下‘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這些字句的壹刻,他身周的琉璃天柱赫然幻化成壹只巨大的鸞鳥之形,發出了壹聲震蕩九霄的清冽鳴響。
  這壹瞬,那原本覆蓋全城的‘歸化神音’,竟然都被鳳鳴之聲覆蓋,再無法傳達於諸人之耳。
  國子監內的凰君見狀興奮無比,她驀然騰空而起,化作壹只三百丈的赤紅金凰,與那鸞鳥壹起盤旋於空,共鳴飛舞。
  甚至李軒的‘神血青鸞’,薛雲柔的‘赤雲凰’,也情不自禁的加入進去。
  而此時整個京城之內,數萬儒生都擡起頭。他們神色興奮,如癡如醉的看著上空。
  從李軒寫下的文字中,他們感應到了無比精純的儒家精義。
  “鳳鳴?”國子監祭酒,已經頭皮發麻。
  昔日岐山有鳳凰棲息鳴叫,人們認為鳳凰是由於文王的德政才來的,是周興盛的吉兆。
  之後數十年,大周果然代商而立。
  他心想這到底是什麽樣的文章,竟引發如此異像?
  國子監祭酒再遙望那白蓮的佛身法相,發現這法相之外,赫然滿布著絲絲裂紋,開始緩慢崩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