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的巅峰

方少

都市生活

作者曾经是一名职业老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老千是一条歧路。 无论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49章 离别之愁

老千的巅峰 by 方少

2018-9-28 21:31

  我起床后第一件事情是往楼下看过去,这环境不太熟悉。
  “今儿个有几个人走啊?”我扶着窗台头向后仰地问坐在床边的熏子。
  “老树、范爷、六儿和梁子。”
  “那你呢?”我问。
  “过些天吧,反正也没什么要紧事。”
  “你打算去哪里?这个城市待不下去了吧?”熏子问我。
  “走是肯定的,具体去哪还不知道。我师傅嘱咐过我,走江湖的时候,记得留意他弟弟的消息。他就那么一个弟弟,很是看重,我也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现在我对赌也提不起兴趣,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不会上桌,而且现在的钱够花,顺便踏遍中原大地,游历千山万水。”
  “呵呵,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跟你来这段日子看到了你的成长,已经不需要我担心了。为你高兴,咱们要不要再来个三年之约,再相见时让时间来见证你我的成长?”
  “三年吗?弹指一挥间三年匆匆流逝,人有多少个三年好活?好吧,向我保证好好活着,好吗?”
  “放心吧,死不了,收拾东西吧,得出发了。”
  “你先收拾一下,我定定神。”我凝视着窗外飘飞的细雨,匆忙的路人,疾驰的车辆,他们都有一个心中向往的终点,而我的终点在哪里?
  一会儿工夫,熏子就以一副出门的姿态立于落地镜前,弄头发,整理衣物,他就这么个毛病,出门之前那一番整理让人受不了。
  我俩打车到了机场,机场离得很远,坐车要挺长时间,一路上俩人没怎么说话。到了机场,梁子和六儿撑着把伞立在那里,互道了珍重之后,我们目送他们进大厅,隔窗看见他们正在安检,这一别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相见。
  然后我俩出了机场,那离别愁意,伴随着绵绵细雨,纷纷扰扰,挥之不去。我蹲了下来,没顾及来来往往匆匆忙忙的行人,心里真不舒服。
  看我没什么动静,熏子转身去售票窗口买票,俩人又马不停蹄地上了机场大巴。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是车站,大巴能直接把我们拉到那里。
  老树提着行李站在候车大厅里,望着门,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俩走了过去。
  送别了老树又赶往范爷那里。看范爷的架势是醉得不行,他跟小哲、小伟住一块,他俩都醒了,唯独范爷依然不愿背离那个美好的梦乡。
  一直拖到十一点多,范爷才极不情愿地醒了过来。范爷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却不轻易表露。如果你不求回报地为他付出,他会不惜一切用行动回报。
  他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行李这种东西就应该我们帮他提,我们几个又一起去送范爷。出了火车站,一时不知道往哪走才好。
  下午送别了小伟之后,我感觉心情低落到了极点,熏子看出了我的心思,提议出去走走。
  我俩照着地图一阵瞎比划,我说先去西湖,说不定能碰到个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姑娘,搞不好还能碰到白娘子,可他不依不饶非要去什么西塘,说什么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那地方果然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真是美不胜收,头天晚上就在那里过夜了。
  后面几天把计划中的几个景点一一走遍,走到后来没感觉了,逛得视觉疲劳了。
  熏子待了两天后也表示要回去了,我知道不应该说挽留他的话,这点分寸还是有的。他走了之后,我就真的落了单,我就在考虑,该把自己往哪儿发配好?后来又绕回到找陆小貌的任务上,我把收集到的信息仔细一整理,看上去有点头绪,盘桓了几日后,经人介绍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到那里之后,迎面而来的除了热情的接待者,还有一个缠人的任务。


后记
  纵观近十年的蓝道之旅,我按每三年一个阶段划分,前三年基本光顾着磨炼,似乎没干什么正事,算是这段漫长旅途中的一个启蒙阶段,中间三年的历练成长更为明显,算是成长期,后三年才基本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老千。
  前三年在摸索和探求中度过,疯狂作案数百起。练习练习,还是练习,为了接近职业巅峰拼命努力,那三年是作孽最多的时期,踏遍了几十处赌场赌档之类的专业聚赌场所,挑战了很多职业老千。那时心中不曾有半点悔意,只是知道赌徒的钱输给别人也是输,还不如给我。
  那段时间也结识了很多以老千作为职业的人,罪孽深重却无半点自责,有时还沉浸在自以为光荣的杰作中,虽然像我们这种特殊人群都会有一些特殊借口,不过总的来说不对的就是不对的。
  出道头几年大多老千都不能熟练驾驭所拥有的技法,这点我自认为不错,能将各种千术结合得相得益彰。
  同处在某一个领域,成就有高有低。当然这是抛开一些其他比较项来进行的比较,就好比做生意吧,不能看他店面小,就感觉他不怎么样,万一人家是肯德基呢?也不能看他规模大,就感觉他厉害了,万一人家生产的是伪劣产品呢?
  某些人踏入一个圈子,就会显得异于常人,不管进步的速度,还是对专业领域的见解,大家称这种人为天才。
  被称做天才的人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模式,一定跟别人有差异,对事物剖析的角度不同。
  不谈开创性,打一个比方,大家都在山腰上,看到的风景相差无几,得出的感想不一,这时候就很容易看到一个人对人对事的见解,很多人大约就是人云亦云。如果有人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天才。
  千术也是一样,要看你怎么去用,怎么去结合,会玩几手简单的手法不难,关键是不能跟着潮流走。蓝道上拼的就是一个方法,一种方法要赶在大白于天下之前让自己有所收获。
  很多手法有的人就是不敢尝试,因为没有成功的例子或是别人还没有去试用过,这样一来,要是在一种千术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又没有结果,那就不会练下去了。这种事情我也曾碰到过,而且在第一次做选择的时候退却了。后来我碰到陆小貌之后,他有一招“刻舟求剑”的手法,按他的说法是一招鲜吃遍天,跟什么前无古人没关系。
  那时还是相当稚嫩的,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来看,手法上算是略有小成,不过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中间三年,对千术的狂热依然只增不减,但出局的次数少了,印象中那三年没有失手得厉害的记录。差错还是有的,时间大多花费在练习与布局上,不知是已经接近所谓的巅峰还是对职业有了怨念,心态上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执著,淡然了许多。
  中间几年认识了许多老千,各个领域的都有,精通牌九的,玩转扑克的,精研麻将的,深谙布局的,在一条道上走久了,什么样的人碰不到呢?
  后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这么走下去的话,这条路会越走越窄,最后无路可走,就得洗手不干,故此也结交了许多其他行业一些兴趣相近的人,他们都很好玩。好玩是我择友的标准,只懂得公式化作息的人很无趣,而且这种人利益心一般非常强。
  那时算是成熟了,不再去追求一些根本无关紧要的东西。
  后三年,已经形如一只疲倦的猎鹰,也自认为那一时期在职业生涯中最为完美,没有出现过大的差错,可是一个老千又怎么允许出现差错?随着熏子的离世,我对蓝道万念俱灰,彻底走出了这条让我曾经以为小心谨慎就能平安走完全程的歧途。
  我想对那些想把脑袋削尖了往蓝道上挤的人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这条路不再适合猎人游猎,大约2005年开始,之后的老千大多以道具出千为主。我很少用道具,用的也基本上是自己改装的,其实我对电子产品基本外行,全部都出自朋友之手。
  真正厉害的千术技法,都是在老千集合了众家之长后自创的,我没有诱导人进阶为蓝道高手的想法,高手也有翻车的时候,千术真的过时了。
  我认识的蓝道高手能凑齐一个加强连,但能善终的又有几个?每个人都怀着不一样的目的走上了这条路。也算没有走丢,有的人为了钱,什么下场都有,有的人因为好奇,玩不了几天就走人,也有的人为了名,他们也确实在蓝道中声名显赫,但也无数次遭遇危机。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希望大家都能目视自己所在领域的巅峰,哪怕遥不可及,只要朝前走就是前进的方向,为了明天的精彩,我们一路并肩前行。
  很高兴书的第一部分能够提前跟书友见面,按正常的牌路应该是三月份上市。第二部分我正在加紧码字,我不敢保证时间,但可以保证质量。
  感谢大家,我们后会有期!
  方少
  写于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




老千的巅峰2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