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费尤
诗曰:
自古权奸止爱钱,
构成机彀害忠贤。
不无黄白开生路,也要青蚨入锦缠。
成己不知遗国恨,遗灾那问有家延。
孰知反复原无定,悔却吴钩错倒捻。
且言西伯侯囚于羑里城,即今河北相州汤阴县是也,每日闭门待罪将伏羲八卦变为八八六十四卦,重为三百八十四爻内按阴阳消息之机,周天划度之妙,后为“周易”。
姬伯闲暇无事,闷抚瑶琴一曲,猛然琴中大弦忽有杀声,西伯惊曰:
“此杀声主何怪事?”忙止琴声
慌取金钱占一课便知分晓。
姬伯不觉流泪曰:
“我儿不听父言,遭此碎身之祸!今日如不食子肉,难逃杀身之祸;如食子肉其心何忍!使我心如刀绞,不敢悲啼。
如泄此机,我身亦自难保。”
姬伯只得含悲忍泪,不敢出声,
作诗叹曰:
孤身抱忠义,
万里探亲灾。
未入羑里城,先登殷纣台。
抚琴除妖妇,顷刻怒心推。
可惜青年客,魂游劫运灰!
姬昌作毕,
左右不知姬伯心事俱默默不语。
话未了时,使命官到,有旨意下。
姬伯缟素接旨,
口称:
“犯臣死罪。”
姬昌接旨,开读毕,使命官将龙凤膳盒摆在右面。
使命曰:
“主上见贤侯在羑里久羁,圣心不忍。
昨日圣驾幸猎打得鹿獐之物,做成肉饼,特赐贤侯,故有是命。”
姬昌跪在案前,揭开膳盒,
言曰:
“圣上受鞍马之劳,
反赐犯臣鹿饼之享愿陛下万岁!”谢恩毕,连食三饼,将盒盖了。
使命见姬昌食了子肉,
暗暗叹曰:
“人言姬伯能知先天神数,
善晓吉凶今日见子肉而不知,速食而甘美,所谓阴阳吉凶,皆是虚语!”
且说姬昌明知子肉含忍苦痛,
不敢悲伤勉强精神,
对使命言曰:
“钦差大人,
犯臣不能躬谢天恩敢烦大人与昌转达,昌就此谢恩便了。”
姬伯倒身下拜,“蒙圣上之恩光,又普照于羑里!”使命官回朝歌,不题。
且说姬伯思子之苦,不敢啼哭,
暗暗作诗叹曰:
一别西岐到此间,
曾言不必渡江关。
只知进贡朝昏主,莫解迎君有犯颜。
年少忠良空惨切,泪多时雨只潸潸。
游魂一点归何处,青史名标是等闲。
姬伯作毕诗,不觉忧忧闷闷,寝食俱废在羑里,不题。
且说使命官回朝复命。
纣王在显庆殿与费仲、尤浑弈棋。
左右侍驾官启奏:
“使命候旨。”
纣王传旨:
“宣至殿廷回旨。
”奏曰:
“臣奉旨将肉饼送至羑里,
姬昌谢恩言曰:
‘姬昌犯罪当死,
蒙圣恩赦以再生已出望外;今皇上受鞍马之劳,犯臣安逸而受鹿饼之赐圣恩浩荡,感刻无地!’跪在地上,揭开膳盒连食三饼,叩头谢恩。
又对臣曰:
‘犯臣姬昌不得面觌天颜。
’又拜八拜,乞使命转达天廷。
今臣回旨。”
纣王听使臣之言,
对费仲曰:
“姬昌素有重名,
善演先天之数吉凶有准,祸福无差。
今观自己子肉食而不知,人言可尽信哉?朕念姬昌七载羁囚,欲赦还国二卿意下以为如何?”费仲奏曰:
“昌数无差,
定知子肉。
恐欲不食,又遭屠戮,只得勉强忍食,以为脱身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也。
陛下不可不察,误中奸计耳。”
王曰:
“昌知子肉,决不肯食。”
又言:
“昌乃大贤,
岂有大贤忍啖子肉哉?”费仲奏曰:
“姬昌外有忠诚,
内怀奸诈人皆为彼瞒过,不如且禁羑里,似虎投陷阱,鸟困雕笼虽不杀戮,也磨其锐气。
况今东南二路已叛,尚未慑服。
今纵姬昌于西岐,是又添一患矣。
乞陛下念之。”
王曰:
“卿言是也。”
此还是西伯侯灾难未满,故有谗佞之阻。
有诗为证:
羑里城中灾未满,费尤在侧献谗言。
若无西地宜生计,焉得文王返故园。
不说纣王不赦姬昌。
且说邑考从人已知纣王将公子醢为肉酱,星夜逃回,进西岐来见二公子姬发。
姬发一日升殿,
端门官来报:
“有跟随公子往朝歌家将候旨。”
姬发听报,传令旨,宣众人到殿前。
众人哭拜在地,姬发慌问其故。
来人启曰:
“公子往朝歌进贡,不曾到羑里见老爷,
先见纣王。
不知何事,将殿下醢为肉酱。”
姬发听言,大哭于殿廷,几乎气绝。
只见两边文武之中,
有大将军南宫适大叫曰:
“公子乃西岐之幼主,
今进贡与纣王反遭醢尸之惨。
我等主公遭囚羑里,虽是昏乱,吾等还有君臣之礼,不肯有负先王。
今公子无辜而受屠戮,痛心切骨,君臣之义已绝,纲常之分俱乖。
今东南两路苦战多年,吾等奉国法以守臣节,
今已如此何不统两班文武,将倾国之兵,先取五关,杀上朝歌剿戮昏君,再立明主。
正所谓定祸乱而反太平,亦不失为臣之节!”只见两边武将听南宫适之言,时有四贤、八俊:
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公、尹积
西伯侯有三十六教习子姓姬叔度等
齐大叫:
“南将军之言有理!”众文武切齿咬牙,
竖眉睁目七间殿上,一片喧嚷之声,连姬发亦无定主。
只见散宜生厉声言曰:
“公子休乱,
臣有事奉启!”发曰:
“上大夫今有何言?”宜生曰:
“公子命刀斧手先将南宫适拿出端门斩了,
然后再议大事。”
姬发与众将问曰:
“先生为何先斩南将军?
此理何说?使诸将不服。”
宜生对诸将言曰:
“此等乱臣贼子,陷主君于不义,
理当先斩再议国事。
诸公只知披坚执锐,一勇无谋。
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
定无怨言。
公等造次胡为,兵未到五关,先陷主公于不义而死,此诚何心?故先斩南宫适而后再议国是也。”
公子姬发与众将听罢,个个无言,默默不语,
南宫适亦无语低头。
宜生曰:
“当日公子不听宜生之言,今日果有杀身之祸。
昔日大王往朝歌之日,演先天之数,‘七年之殃,灾满难足自有荣归之日,不必着人来接。
’言犹在耳,殿下不听,致有此祸。
况又失于打点,今纣王宠信费、尤二贼,临行不带礼物贿赂二人,故殿下有丧身之祸。
为今之计,不若先差官一员,用重赂私通费、尤,使内外相应待臣修书,恳切哀求。
若奸臣受贿,必在纣王面前以好言解释,老大王自然还国。
那时修德行仁,俟纣恶贯盈,再会天下诸侯共伐无道。
兴吊民伐罪之师,天下自然响应,废去昏庸,
再立有道人心悦服。
不然,徒取败亡,遗臭后世,为天下笑耳。
”姬发曰:
“先生之教甚善,使发顿开茅塞,
真金玉之论也。
不知先用何等礼物?所用何官?先生当明以告我。”
宜生曰:
“不过用明珠、白璧、彩缎表里、黄金、玉带,共礼二分:
一分差太颠送费仲一分差闳夭送尤浑。
使二将星夜进五关,扮做商贾暗进朝歌。
费、尤二人若受此礼,大王不日归国,自然无事。”
公子大喜,即忙收拾礼物。
宜生修书,差二将往朝歌来。
有诗曰:
明珠白璧共黄金,暗进朝歌贿佞壬。
慢道财神通鬼使,果然世利动人心。
成汤社稷成残烛,西伯江山若茂林。
不是宜生施妙策,天教殷纣自成擒。
且说太颠、闳夭扮做经商,暗带礼物,星夜往汜水关来。
关上查明,二将进关。
一路上无词。
过了界牌关八十里,进了穿云关,又进潼关,
一百二十里又至临潼关过渑池县,渡黄河,到孟津,至朝歌。
二将不敢在馆驿安住,投客店歇下,暗暗收拾礼物。
太颠往费仲府下书,闳夭往尤浑府下书。
且说费仲抵暮出朝,归至府第无事。
守门官启老爷:
“西岐有散宜生差官下书。”
费仲笑曰:
“迟了!着他进来。”
太颠来到厅前,只得行礼参见。
费仲问曰:
“汝是甚人,
夤夜见我?”太颠起身答曰:
“未将乃西岐神武将军太颠是也。
今奉上大夫散宜生命,具有表礼,蒙大夫保全我主公性命,再造洪恩高深莫极,每思毫无尺寸相补,以效涓涯,今特差末将有书投见。”
费仲命太颠平身,将书拆开观看。
书曰:
西岐卑职散宜生顿首百拜致书于上大夫费公恩主台下:
久仰大德,
未叩台端自愧驽骀,无缘执鞭,梦想殊渴。
兹启:
敝地恩主姬伯,冒言忤君,罪在不赦。
深感大夫垂救之恩,得获生全。
虽囚羑里,实大夫再赐之余生耳。
不胜庆幸,其外又何敢望焉。
职等因僻处一隅,未伸衔结,日夜只有望帝京遥祝万寿无疆而已。
今特遣大夫太颠,具不觍之仪,白璧二双,黄金百镒,表里四端少曝西土众士民之微忱,幸无以不恭见罪。
但我主公以衰末残年,久羁羑里,情实可矜,
况有倚间老母幼子孤臣,无不日夜悬思,希图再睹,此亦仁人君子所共怜念者也。
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赦归国,则恩台德海仁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于世世矣。
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费仲看了书共礼单,
自思:
“此礼价值万金,
如今怎能行事?”沉思半晌
乃分付太颠曰:
“你且回去,
多拜上散大夫我也不便修回书。
等我早晚取便,自然令你主公归国,决不有负你大夫相托之情。”
太颠拜谢告辞,自回下处。
不一时闳夭也往尤浑处送礼回至,二人相谈,
俱是一样之言。
二将大喜,忙忙收拾回西岐去讫,不表。
自费仲受了散宜生礼物,也不问尤浑,尤浑也不问费仲,二人各推不知。
一日,纣王在摘星楼与二臣下棋。
纣王连胜了二盘,纣王大喜,传旨排宴。
费、尤侍于左右,换盏传杯。
正欢饮之间,忽纣王言起伯邑考鼓琴之雅,猿猴讴歌之妙,又论:
“姬昌自食子肉所论先天之数,皆系妄谈,
何尝先有定数!”费仲乘机奏曰:
“臣闻姬昌素有叛逆不臣之心
一向防备。
臣于前数日着心腹往羑里探听虚实,羑里军民俱言姬昌实有忠义,每月逢朔望之辰焚香祈求陛下国祚安康,四夷拱服,国泰民安雨顺风调,四民乐业,社稷永昌,宫闱安静。
陛下囚昌七载,并无一怨言。
据臣意看,姬昌真乃忠臣。”
纣王言曰:
“卿前日言姬昌‘外有忠诚,
内怀奸诈’包藏祸心,非是好人,
何今日言之反也?”
费仲又奏曰:
“据人言,
昌或忠或佞入耳难分,一时不辨,因此臣暗使心腹,探听真实方知昌是忠耿之人。
正所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纣王曰:
“尤大夫以为何如?”尤浑启曰:
“依费仲所奏,
其实不差。
据臣所言,姬昌数年困苦,终日羁囚,训羑里万民,万民感德化行俗美,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所以民称姬昌为圣人日从善类。
陛下问臣,臣不敢不以实对。
方才费仲不奏,臣亦上言矣。”
纣王曰:
“二卿所奏既同,毕竟姬昌是个好人。
朕欲赦姬昌,
二卿意下何如?”费仲曰:
“姬昌之可赦不可赦,
臣不敢主张;但姬昌忠孝之心致羁羑里,毫无怨言,若陛下怜悯赦归本国,是姬昌以死而之生,无国而有国,其感戴陛下再生之恩岂有已时!此去必效犬马之劳,以不负生平报德酬恩。
臣量姬昌以不死之年忠心于陛下也。”
尤浑在侧,见费仲力保,想必也是得了西岐礼物,所以如此“我岂可单让他做情,我一发使姬昌感激。”
尤浑出班奏曰:
“陛下天恩,既赦姬昌,
再加一恩典彼自然倾心为国。
况今东伯侯姜文焕造反,攻打游魂关,大将窦荣大战七年,未分胜负。
南伯侯鄂顺谋逆,攻打三山关,大将邓九公亦战七载,杀戮相半。
刀兵竟无宁息,烽烟四起。
依臣愚见,将姬昌反加一王封,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代劳天子,威镇西岐。
况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使东南两路知之,不战自退。
正所谓举一人而不肖者远矣!”纣王闻奏大喜,曰:
“尤浑才智双全尤属可爱;费仲善挽贤良,
实在可钦。”
二臣谢恩。
纣王即降赦条,单赦姬昌速离羑里。
有诗为证:
天运循环大不同,七年方满出雕笼。
费尤受贿将言谏,社稷成汤画饼中。
加任文王归故土,五关父子又重逢。
灵台应兆飞熊至,渭水溪边遇太公。
且说使臣持赦出朝歌,众官闻知大喜。
使臣竟往羑里而来,不题。
且说西伯侯在羑里之中,闲思长子之苦,
被纣王醢尸
叹曰:
“我儿生在西岐,绝于朝歌,
不听父言遭此横祸。
圣人不食子肉,我为父不得已而咬者,乃从权之计。”
正思想邑考,忽一阵怪风,将檐瓦吹落两块在地,跌为粉碎。
西伯惊曰:
“此又是异征!”随焚香,将金钱搜求八卦,
早解其情。
姬伯点首叹曰:
“今日天子赦至。”
唤左右:
“天子赦到,收拾起行。”
众随侍人等,未肯尽信。
不一时,使臣传旨,赦书已到。
西伯接赦礼毕,
使臣曰:
“奉圣旨,单赦姬伯老大人。”
姬伯望北谢恩,随出羑里。
父老牵羊担酒,簇拥道旁,
跪接曰:
“千岁今日龙逢云彩,
凤落梧桐虎上高山,鹤栖松柏。
七载蒙千岁教训抚字,长幼皆知忠孝,妇女皆知贞洁,化行俗美。
大小居民,不拘男妇,无不感激千岁洪恩。
今一别尊颜,再不能得沾雨露。”
左右泣下。
西伯亦泣而言曰:
“吾羁囚七载,毫无尺寸美意与尔众民,
又劳酒礼吾心不安。
只愿尔等不负我常教之方,自然百事无亏,
得享朝廷太平之福矣。”
黎民越觉悲伤,远送十里,洒泪而别。
西伯侯一日到了朝歌,百官在午门候接。
只见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启、微子衍、麦云、麦智、黄飞虎八谏议大夫都来见西伯侯。
姬昌见众官慌忙行礼,
慰曰:
“犯官七年未见众位大人,
今一旦荷蒙天恩特赦此皆叨列位大人之福荫,
方能再见天日也。”
众官见姬昌年迈,精神加倍,彼此慰喜。
只见使命回旨,天子正在龙德殿,闻知候旨,
命宣众官随姬昌朝见。
只见姬昌缟素俯伏,
奏曰:
“犯臣姬昌,
罪不胜诛蒙恩赦宥,虽粉骨碎身,皆陛下所赐之年。
愿陛下万岁!”王曰:
“卿在羑里,七载羁囚,
毫无一怨言而反祈朕国祚绵长,求天下太平,
黎民乐业可见卿有忠诚,朕实有负于卿矣。
今朕特诏,赦卿无罪。
七载无辜,仍加封贤良忠孝百公之长,特专征伐。
赐卿白旄、黄钺,坐镇西岐。
每月加禄米一千石。
文官二名,武将二员,送卿荣归。
仍赐龙德殿筵宴,游街三日,拜阙谢恩。”
西伯侯谢恩。
彼时姬伯换服,百官称庆,就在龙德殿饮宴。
怎见得:
擦抹条台桌椅,铺设奇异华筵。
左设妆花白玉瓶,右摆玛瑙珊瑚树。
进酒宫娥双洛浦,添香美女两嫦娥。
黄金炉内麝檀香,琥珀杯中珍珠滴。
两边围绕绣屏开,满座重铺销金簟。
金盘犀箸,掩映龙凤珍馐,整整齐齐,另是一般气象;绣屏锦帐,围绕花卉翎毛叠叠重重,自然彩色稀奇。
休夸交梨火枣,自有雀舌牙茶。
火炮白杏,酱牙红姜。
鸭梨、苹果、青脆梅;龙眼、枇杷、金赤橘。
石榴盏大,秋柿球圆。
又摆列兔丝、熊掌、猩唇、驼蹄;谁羡他凤髓、龙肝、狮睛、麟脯。
漫斟那瑶池玉液,紫府琼浆;且吹他鸾萧凤笛,象板笙簧。
正是:
西伯夸官先饮宴,蛟龙得水离泥沙。
要的般般有,珍馐百味全。
一声鼓乐动,正是帝王欢。
话说比干、微子、箕子,在朝大小官员,
无有不喜赦姬昌。
百官陪宴尽乐。
文王谢恩出朝,三日夸官。
怎见得文王夸官的好处?但见:
前遮后拥,
五色幡摇。
桶子枪朱缕荡荡,朝天凳艳色辉辉。
左边钺斧右金瓜,前摆黄旄后豹尾。
带刀力士增光彩,随驾官员喜气添。
银交椅衬玉芙蓉,逍遥马饰黄金辔。
走龙飞凤大红袍,暗隐团龙妆花绣。
彩玉束带,厢成八宝。
百姓争看西伯驾,万民称贺圣人来。
正是:
霭霭香烟声满道,重重瑞气罩台阶。
朝歌城中百姓,扶老携幼,拖男抱女,齐来看文王加官。
人人都道:
“忠良今日出雕笼,有德贤侯灾厄满。”
文王在城中夸官两日,到未牌时分,只见前面幡幢队伍,剑戟森罗一枝人马到来。
文王问曰:
“前面是那处人马?”两边启上:
“大王千岁,
是武成王黄爷看操回来。”
文王急忙下马,站立道旁,欠背打躬。
武成王见文王下马,即忙滚鞍下骑,
称文王曰:
“大人前来,
末将有失回避大驾
望乞恕罪!”乃曰:
“今贤王荣归,
真是万千之喜。
未将有一闲言奉启,
不识贤王可容纳否?”西伯曰:
“不才领教。”
武成王曰:
“此间离末将府第不远,薄具杯酒,
以表芹意何如?”文王乃诚实君子,不会推辞谦让,随答曰:
“贤王在上姬昌敢不领教!”黄飞虎随携文王至王府,命左右快排筵宴。
二王传杯欢饮,各谈些忠义之言。
不觉黄昏,掌上画烛。
武成王命左右且退,
黄飞虎曰:
“今日大人之乐,
实为无疆之福。
但当今宠信邪佞,不听忠言,陷坏大臣,荒于酒色,不整朝纲不容谏本,炮烙以退忠良之心,虿盆以阻谏臣之语。
万姓慌慌,刀兵四起。
东南两处已反四百诸侯,以贤王之德,尚有羑里困苦之羁;今已特赦,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金鳌脱钩,如何尚不省悟!况且朝中无三日正条,贤王夸甚么官显甚么王!何不早早飞出雕笼,见其故土父子重逢,夫妻复会,何不为美?又何必在此网罗之中,做此吉凶未定之事也?”武成王只此数语把个文王说的骨解筋酥,起而谢曰:
“大王真乃金石之言提拔姬昌。
此恩何以得报?奈昌欲去,五关有阻,
奈何?”黄飞虎曰:
“不难。
铜符俱在吾府中。”
须臾,取出铜符、令箭,交与文王,随令改换衣裳,打扮夜不收号色径出五关,并无阻隔。
文王谢曰:
“大王之恩,实在是重生父母,
何时能报?”此时二鼓时候。
武成王命副将龙环、吴谦,开朝歌西门,送文王出城去了。
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完】
总字节数:148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