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游昆仑山
诗曰:
左道妖魔事更偏,
咒诅魇魅古今传。
伤人不用飞神剑,索魄何须取命笺。
多少英雄皆弃世,任他豪杰尽归泉。
谁知天意俱前定,一脉游魂去复连。
话说秦天君讲“天绝阵”,
对闻太师曰:
“此阵乃吾师曾演先天之数,
得先天清气内藏混沌之几,中有三首幡,按天、地、人三才,共合为一气。
若人入此阵内,有雷鸣之处,化作灰尘。
仙道若逢此处,肢体震为粉碎。
故曰 ‘天绝阵’也。
有诗为证:
天地三才颠倒推,玄中玄妙更难猜。
神仙若遇天绝阵,顷刻肢体化成灰。”
闻太师听罢大喜,
又问:
“‘地烈阵’如何?”赵天君曰:
“吾‘地烈阵’亦按地道之数,
中藏凝厚之体外现隐跃之妙,变化多端,内隐一首红幡,招动处上有雷鸣,下有火起。
凡人、仙进此阵,再无复生之理,纵有五行妙术,怎逃此厄!有诗为证:
地烈炼成分浊厚
上雷下火太无情。
就是五行乾健体,难逃骨化与形倾。”
闻太师又问:
“‘风吼阵’何如?”董天君曰:
“吾‘风吼阵’中藏玄妙,
按地、水、火、风之数内有风、火。
此风、火乃先天之气,三昧真火,百万兵刃从中而出。
若人、仙进此阵,风、火交作,万刃齐攒,四肢立成齑粉。
怕他有倒海移山之异术,难逃身体化成脓。
有诗为证:
风吼阵中兵刃窝,暗藏玄妙若天罗。
伤人不怕神仙体,消尽浑身血肉多。”
闻太师又问:
“‘寒冰阵’内有何妙用?”袁天君曰:
“此阵非一日功行乃能炼就,
名为 ‘寒冰’实为刀山。
内藏玄妙,中有风雷,上有冰山如狼牙,下有冰块如刀剑。
若人、仙入此阵,风雷动处,上下一磕,四肢立成齑粉,纵有异术难免此难。
有诗为证:
玄功炼就号寒冰,一座刀山上下凝。
若是人仙逢此阵,连皮带骨尽无凭。”
闻太师又问:
“‘金光阵’妙处何如?”金光圣母曰:
“贫道‘金光阵’,
内夺日月之精藏天地之气,中有二十一面宝镜,用二十一根高杆每一面悬在高杆顶上,一镜上有一套。
若人、仙入阵,将此套拽起,雷声震动镜子,
只一二转金光射出,照住其身,立刻化为脓血,纵会飞腾难越此阵。
有诗为证:
宝镜非铜又非金,不向炉中火内寻。
纵有天仙逢此阵,须臾形化更难禁。”
闻太师又问:
“‘化血阵’如何用度?”孙天君曰:
“吾此阵法,
用先天灵气中有风雷,内藏数片黑砂。
但人、仙入阵,雷响处,风卷黑砂,些须着处,立化血水纵是神仙,难逃利害。
有诗为证:
黄风卷起黑砂飞,天地无光动杀威。
任你神仙闻此气,涓涓血水溅征衣。”
闻太师又问:
“‘烈焰阵’又是如何?”白天君曰:
“吾‘烈焰阵’妙用无穷,
非同凡品:
内藏三火有三昧火、空中火、石中火。
三火并为一气。
中有三首红幡。
若人、仙进此阵内,三幡展动,三火齐飞,须臾成为灰烬,纵有避火真言难躲三昧真火。
有诗为证:
燧人方有空中火,炼养丹砂炉内藏。
坐守离宫为首领,红幡招动化空亡。”
太师问:
“‘落魂阵’奇妙如何?”姚天君曰:
“吾此阵非同小可,
乃闭生门开死户,中藏天地厉气,结聚而成。
内有白纸幡一首,上存符印。
若人、仙入阵内,白幡展动,魄消魂散,顷刻而灭,不论神仙随入随灭。
有诗为证:
白纸幡摇黑气生,炼成妙术透虚盈。
从来不信神仙体,入阵魂消魄自倾。”
太师又问:
“如何为‘红水阵’?其中妙用如何?”王天君曰:
“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
藏天乙之妙变幻莫测。
中有一八卦台,台上有三个葫芦,任随人、仙入阵,将葫芦往下一掷倾出红水汪洋无际,若其水溅出一点粘在身上,顷刻化为血水纵是神仙,无术可逃。
有诗为证:
炉内阴阳真奥妙,炼成壬癸里边藏。
饶君就是金钢体,遇水粘身顷刻亡。”
闻太师又问:
“‘红砂阵’毕竟愈出愈奇,
更烦请教以快愚意。”
张天君曰:
“吾‘红砂阵’果然奇妙,
作法更精。
内按天、地、人三才,中分三气,
内藏红砂三斗:
看似红砂,
着身利刃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
若人、仙冲入此阵,风雷运处,飞砂伤人,立刻骸骨俱齑粉,纵有神仙佛祖遭此再不能逃。
有诗为证:
红砂一撮道无穷,八卦炉中玄妙功。
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闻太师听罢,
不觉大喜:
“今得众道友到此,
西岐指日可破。
纵有百万甲兵,千员猛将,无能为矣。
实乃社稷之福也!”内有姚天君曰:
“列位道兄,
据贫道论起来西岐城不过弹丸之地,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怎经得十绝阵起?只小弟略施小术把姜子牙处死,军中无主西岐自然瓦解。
常言:
‘蛇无头而不行,军无主而则乱。
’又何必区区与之较胜负哉?”闻太师曰:
“道兄若有奇功妙术,
使姜尚自死又不张弓持矢,不致军士涂炭,
此幸之幸也!敢问如何治法?”姚天君曰:
“不动声色,
二十一日自然命绝。
子牙纵是脱骨神仙,超凡佛祖,也难逃躲。”
闻太师大喜,更问详细。
姚斌附太师耳曰:
“须如此如此,自然命绝,
又何劳众道兄费心。”
闻太师喜不自胜,
对众道友曰:
“今日姚兄施大法力,
为我闻仲治死姜尚;尚死诸将自然瓦解,功成至易。
真所谓樽俎折冲,谈笑而下西岐。
大抵今皇上洪福齐天,致感动列位道兄扶助。”
众人曰:
“此功让姚贤弟行之,总为闻兄,
何言劳逸!”姚天君让过众人随入“落魂阵”内,筑一土台设一香案,台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写“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三盏灯足下点七盏灯:
上三盏名为催魂灯,
下七盏名为促魄灯。
姚天君在其中披发仗剑,步罡念咒于台前,发符用印于空中,一日拜三次。
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不说姚天君行法。
且说子牙坐在相府与诸将商议破阵之策,默默不言,半筹无画。
杨戬在侧,见姜丞相或惊或怪,无策无谋,容貌比前大不相同,心下便自疑惑:
“难道丞相曾在玉虚门下出身
今膺重寄况上天垂象,应运而兴,岂是小可?难道就无计破此十阵,便自颠倒如此?
其实不解。”
杨戬甚是忧虑。
又过七八日,姚天君在阵中把子牙拜吊了一魂二魄。
子牙在相府,心烦意躁,进退不宁,十分不爽利,整日不理军情慵懒常眠。
众将、门徒俱不解是何缘故,也有疑无策破阵者,也有疑深思静摄者。
不说相府众人猜疑不一。
又过十四五日,姚天君将子牙精魂气魄又拜去了二魂四魄。
子牙在府,不时憨睡,鼻息如雷。
且说哪吒、杨戬与众大弟子商议曰:
“方今兵临城下,
阵摆多时师叔全不以军情为重,只是憨睡,此中必有缘故。
”杨戬曰:
“据愚下观丞相所为,恁般颠倒,
连日如在醉梦之间。
似此动作,不像前番,似有人暗算之意。
不然,丞相学道昆仑,能知五行之术,善察阴阳祸福之机,安有昏迷如是置大事若不理者?其中定有说话。
”众人齐曰:
“必有缘故。
我等同入卧室请上殿来,商议破敌之事,看是如何。”
众人至内室前,
问内侍人等:
“丞相何在?”左右侍儿应曰:
“丞相浓睡未醒。”
众人命侍儿请丞相至殿上议事。
侍儿忙入室请子牙,出得内室,
门外武吉上前告曰:
“老师每日安寝,
不顾军国重务关系甚大,将士忧心,恳求老师速理军情,以安周土。”
子牙只得勉强出来升了殿。
众将上前,议论军前等事,子牙只是不言不语,如痴如醉。
忽然一阵风响,哪吒没奈何,来试试子牙阴阳如何。
哪吒曰:
“师叔在上:
此风甚是凶恶,
不知主何凶吉?”子牙掐指一算
答曰:
“今日正该刮风,
原无别事。”
众人不敢抵触。
看官:
此时子牙被姚天君拜去了魂魄,心中模糊,
阴阳差错了故曰“该刮风”,如何知道祸福。
当日众人也无可奈何,只得各散。
言休烦絮,不觉又过了二十日,姚天君把子牙二魂六魄俱已拜去了,止有得一魂一魄其日竟拜出泥丸宫,子牙已死在相府。
众弟子与门下诸将官,连武王驾至相府,俱环立而泣。
武王亦泣而言曰:
“相父为国勤劳,不曾受享安康,
一旦致此于心何忍,言之痛心!”众将听武王之言,不觉大痛。
杨戬含泪,将子牙身上摸一摸,只见心口还热,忙来启武王曰:
“不要忙丞相胸前还热,
料不能就死且停在卧榻。”
不言众将在府中慌乱。
单言子牙一魂一魄,飘飘荡荡,杳杳冥冥,竟往封神台来,时有清福神迎迓。
见子牙是魂魄,清福神柏鉴知道天意,忙将子牙魂魄轻轻的推出封神台来。
但子牙原是有根行的人,一心不忘昆仑,那魂魄出了封神台,随风飘飘荡荡如絮飞腾,径至昆仑山来。
适有南极仙翁闲游山下,采芝炼药,猛见子牙魂魄渺渺而来,南极仙翁仔细观看方知是子牙的魂魄。
仙翁大惊曰:
“子牙绝矣!”慌忙赶上前,
一把绰住了魂魄装在葫芦里面塞住了葫芦口,
径进玉虚宫启掌教老师。
才进得宫门,
后面有人叫曰:
“南极仙翁不要走!”仙翁及至回头看时,
原来是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仙翁曰:
“道友那里来?”赤精子曰:
“闲居无事,
特来会你游海岛适山岳,访仙境之高明野士,
看其着棋闲耍
如何?”仙翁曰:
“今日不得闲。
”赤精子曰:
“如今止了讲,你我正得闲。
他日若还开讲,你我俱不得闲矣!今日反说是不得闲,兄乃欺我。”
仙翁曰:
“我有要紧事,不得陪兄,
岂为不得闲之说?”
赤精子曰:
“吾知你的事:
姜子牙魂魄不能入窍之说,
再无他意。”
仙翁曰:
“你何以知之?”赤精子曰:
“适来言语,
原是戏你我正为子牙魂魄赶来。
我因先到西岐山封神台上见清福神柏鉴,
说:
‘子牙魂魄方才至此,
被我推出今游昆仑山去了。
’故此特地赶来。
方才见你进宫,故意问你。
今子牙魂魄果在何处?”仙翁曰:
“适间闲游崖前,
只见子牙魂魄飘荡而至及仔细观看方知,今已被吾装在葫芦内,要启老师知之不意兄至。”
赤精子曰:
“多大事情,惊动教主!你将葫芦拿来与我,
待吾去救子牙走一番。”
仙翁把葫芦付与赤精子。
赤精子心慌意急,借土遁离了昆仑,霎时来至西岐,到了相府前有杨戬接住,拜倒在地,口称:
“师伯今日驾临,
想是为师叔而来。”
赤精子答曰:
“然也。
快为通报!”杨戬入内报与武王。
武王亲自出迎,赤精子至银安殿对武王打个稽首。
武王竟以师礼待之,尊于上坐。
赤精子曰:
“贫道此来,特为子牙下山。
如今子牙死在那里?”武王同众将士引赤精子进了内榻。
赤精子见子牙合目不言,仰面而卧。
赤精子曰:
“贤王不必悲啼,毋得惊慌,
只令他魂魄还体自然无事。”
赤精子同武王复至殿上。
武王请问曰:
“道长,相父不绝,
还是用何药饵?”赤精子曰:
“不必用药,
自有妙用。
”杨戬在旁问曰:
“几时救得?”赤精子曰:
“只消至三更时,
子牙自然回生。”
众人俱各欢喜。
不觉至晚,已到三更。
杨戬来请,赤精子整顿衣袍起身出城,只见十阵内黑气迷天,阴云布合悲风飒飒,冷雾飘飘,有无限鬼哭神嚎,竟无底止。
赤精子见此阵十分险恶,用手一指,足下先现两朵白莲花,为护身根本后将麻鞋踏定莲花,轻轻起在空中。
正是仙家妙用,怎见得,
有诗为证:
道人足下白莲花,
顶上祥光五色呈。
只为神仙犯杀戒,落魂阵内去留名。
话说赤精子站在空中,见十阵好生凶恶,
杀气贯于天界黑雾罩于岐山。
赤精子正看,只见“落魂阵”内,姚斌在那里披发仗剑,步罡踏斗于雷门又见草人顶上一盏灯昏昏惨惨,足下一盏灯半灭半明。
姚斌把令牌一击,那灯往下一灭,一魂一魄在葫芦中一迸。
幸葫芦口儿塞住,焉能迸得出来?姚天君连拜数拜,其灯不灭。
大抵灯不灭,魂不绝。
姚斌不觉心中焦躁,把令牌一拍,
大呼曰:
“二魂六魄已至,
一魂一魄为何不归!”
不言姚天君发怒连拜。
且说赤精子在空中,见姚斌方拜下去,把足下二莲花往下一坐,来抢草人。
不意姚斌拜起,抬头看见有人落将下来,乃是赤精子。
姚斌曰:
“赤精子,原来你敢入吾‘落魂阵’抢姜尚之魂!”
忙将一把黑砂望上一洒。
赤精子慌忙疾走,饶着走的快,把足下二朵莲花落在阵里。
赤精子几乎失陷落魂阵中,急忙驾遁进了西岐。
杨戬接住,见赤精子面色恍惚,喘息不走。
杨戬曰:
“老师可曾救回魂魄?”赤精子摇头连曰:
“好利害!好利害!‘落魂阵’几乎连我陷于里面!饶我走得快,犹把我足下二朵白莲花打落在阵中。”
武王闻说,
大哭曰:
“若如此言,
相父不能回生矣!”赤精子曰:
“贤王不必忧虑,
料是无妨。
此不过系子牙灾殃,如此迟滞,贫道如今往个所在去来。”
武王曰:
“老师往那里去?”赤精子曰:
“吾去就来。
你们不可走动,好生看待子牙。”
分付已毕,赤精子离了西岐,脚踏祥光,
借土遁来至昆仑山。
不一时,有南极仙翁出玉虚宫而来,见赤精子至,忙问:
“子牙魂魄可曾回?”
赤精子把前事说了一遍
“借重道兄启师尊,
问个端的:
怎生救得子牙?”仙翁听说,
入宫至宝座下行礼毕,把子牙事细细陈说一番。
元始曰:
“吾虽掌此大教,事体尚有疑难。
你叫赤精子可去八景宫见大老爷,便知始末。”
仙翁领命出宫来,
对赤精子曰:
“老师分付:
你可往八景宫去参谒大老爷,
便知端的。”
赤精子辞了南极仙翁,驾祥云往玄都而来,
不一时已到仙山。
此处乃大罗宫玄都洞,是老子所居之地。
内有八景宫,仙境异常,令人把玩不暇。
有诗为证: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
坡生瑞草,地长灵芝。
根连地秀,顶接天齐。
青松绿柳,紫菊红梅。
碧桃银杏,火枣交梨。
仙翁判画,隐者围棋。
群仙谈道,静讲玄机。
闻经怪兽,听法狐狸。
彪熊剪尾,豹舞猿啼。
龙吟虎啸,翠落莺飞。
犀牛望月,海马声嘶。
异禽多变化,仙鸟世间稀。
孔雀谈经句,仙童玉笛吹。
怪松盘古顶,宝树映沙堤。
山高红日近,洞阔水流低。
清幽仙境院,风景胜瑶池。
此间无限景,世上少人知。
话说赤精子至玄都洞,
见上面一联云:
道判混元,
曾见太极两仪生四象;
鸿蒙传法又将胡人西度出函关。
赤精子在玄都洞外,不敢擅入。
等候一会,只见玄都dafa师出宫外,看见赤精子,问曰:
“道友到此有甚么大事?”赤精子打稽首,
口称:
“道兄今无甚事也不敢擅入。
只因姜子牙魂魄游荡的事……”细说一番,“特奉师命来见老爷,敢烦通报。”
玄都dafa师听说,忙入宫至蒲团前行礼,
启曰:
“赤精子宫门外听候法旨。”
老子曰:
“招他进来。”
赤精子入宫,
倒身下拜:
“弟子愿老师万寿无疆!”老子曰:
“你等犯了此劫,
‘落魂阵’姜尚有愆吾之宝‘落魂阵’亦遭此厄,都是天数。
汝等谨受法戒。”
叫玄都dafa师取太极图来付与赤精子,“将吾此图如此行去,自然可救姜尚。
你速去罢。”
赤精子得了太极图,离了大罗宫,一时来至西岐。
武王闻说赤精子回来,与众将迎迓至殿前。
武王忙问曰:
“老师那里去来?”赤精子曰:
“今日方救得子牙。”
众将听说,不觉大喜。
杨戬曰:
“老师,
还到甚时候?”赤精子曰:
“也到三更时分。”
诸弟子专专等至三更来请,赤精子随即起身。
出城行至十阵门前,捏土成遁,驾在空中,只见姚天君还在那里拜伏。
赤精子将老君太极图打散抖开:
此图乃老君劈地开天,
分清理浊定地、水、火、风,包罗万象之宝。
化了一座金桥,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护持着赤精子往下一坠,一手正抓住草人望空就走。
姚天君忽见赤精子二进“落魂阵”来,
大叫曰:
“好赤精子!你又来抢我草人!甚是可恶!”忙将一斗黑砂望上一泼。
赤精子叫一声:
“不好!”把左手一放,
将太极图落在阵里被姚天君所得。
且说赤精子虽是把草人抓出阵来,反把太极图失了,吓得魂不附体面如金纸,喘息不定,在土遁内几乎失利,落下遁光将草人放下,把葫芦取出,收了子牙二魂六魄装在葫芦里面,往相府前而来。
只见众弟子正在此等候,远远望见赤精子忻然而来,杨戬上前请问曰:
“老师!
师叔魂魄可曾取得来么?”赤精子曰:
“子牙事虽完了
吾将掌教大老爷的奇宝失在 ‘落魂阵’吾未免有陷身之祸!”众将同进相府。
武王闻得取子牙魂魄已至,不觉大喜。
赤精子至子牙卧榻,将子牙头发分开,用葫芦口合住子牙泥丸宫,连把葫芦敲了三四下其魂魄依旧入窍。
少时,子牙睁开眼,
口称:
“好睡!”急至看时,
卧榻前武王、赤精子、众门人子牙跃身而起。
武王曰:
“若非此位老师费心,焉得相父今生再面!”这会子牙方才醒悟,便问:
“道兄何以知之而救不才也?”
赤精子把“十绝阵内有一‘落魂阵’,
姚斌将你魂魄拜入草人腹内止得一魂一魄,天不绝你,魂游昆仑我为你赶入玉虚宫讨你魂魄,复入大罗宫,蒙掌教大老爷赐太极图救你不意失在 ‘落魂阵’中。”
子牙听毕,自悔根行甚浅,不能俱知始末,
“太极图乃玄妙之珍今已误陷,
奈何?”赤精子曰:
“子牙且调养身体,
待平复后共议破阵之策。”
武王回驾。
子牙调养数日,方才全愈。
翌日升殿,赤精子与诸人共议破阵之法。
赤精子曰:
“此阵乃左道旁门,不知深奥。
既有真命,自然安妥。”
言未毕,
杨戬启子牙: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到此。”
子牙迎接至银安殿,行礼毕,分宾主坐下。
子牙曰:
“道兄今到此,
有何事见谕?”黄龙真人曰:
“特来西岐共破十绝阵。
方今吾等犯了杀戒,轻重有分,众道友咫尺即来。
此处凡俗不便,贫道先至,与子牙议论。
可在西门外搭一芦篷席殿,结彩悬花,以便三山五岳道友齐来,可以安歇。
不然,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
子牙传令:
“着南宫适、武吉起造芦篷,
安放席殿。”
又命杨戬:
“在相府门首,但有众老师至,
随即通报。
”赤精子对子牙曰:
“吾等不必在此商议,
候造篷工完篷上议事可也。”
话非一日,武吉来报工完。
子牙同二位道友、众门人,都出城来听用,
止留武成王掌府事。
话说子牙上了芦篷,铺毡佃地,悬花结彩,
专候诸道友来至。
大抵武王为应天顺人,仙圣自不绝而来。
先来的是:
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狭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后入释成佛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dafa师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后成文殊菩萨
九功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后成普贤菩萨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后成观世音大士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子牙径往迎接,
上篷坐下。
内有广成子曰:
“众位道友,今日前来,
兴废可知真假自辨。
子牙公几时破十绝阵?吾等听从指教。”
子牙听得此言,魂不附体,
欠身言曰:
“列位道兄,
料不才不过四十年毫末之功岂能破得此十绝阵?乞列位道兄怜姜尚才疏学浅,生民涂炭将士水火,敢烦那一位道兄,与吾代理,解君臣之忧烦黎庶之倒悬,真社稷生民之福矣!姜尚不胜幸甚!”广成子曰:
“吾等自身难保无虞,
虽有所学不能克敌此左道之术。”
彼此互相推让。
正说间,只见半空中有鹿鸣,异香满地,遍处氤氲。
不知是谁来至,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