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许仲琳

历史军事

序<br /> 清康熙四雪草堂刊本<br /> 孟子曰:<br /> “太公辟纣,<br /> 居东海之滨伯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二十八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诗曰:
  崇虎贪残气更枭,
  剥民膏髓自肥饶。
  逢君欲作千年调,买窟惟知百计要。
  奉命督工人力尽,乘机起衅帝图消。
  子牙有道征无道,国败人亡事事凋。
  话说纣王同文武欣然回至大殿,众官侍立。
  天子传旨:
  “释放费仲、尤浑。”
  彼时有微子出班奏曰:
  “费、尤二人,
  乃太师所参系狱听勘者。
  今太师出兵未远,即时释赦,似亦不可。”
  纣王曰:
  “费、尤二人原无罪,系太师条陈屈陷,
  朕岂不明?皇伯不必以成议而陷忠良也。”
  微子不言下殿。
  不一时,赦出二人,官还原职,随朝保驾。
  纣王心甚欢悦,又见闻太师远征,放心恣乐,
  一无忌惮。
  时当三春天气,景物韶华,御园牡丹盛开。
  传旨:
  “同百官往御花园赏牡丹,以继君臣同乐,
  效虞廷赓歌喜起之盛事。”
  百官领旨,随驾进园。
  正是:
  天上四时春作首,人间最富帝王家。
  怎见得御花园的好处:
  但见:
  仿佛蓬莱仙境,
  依希天上仙圃。
  诸般花木结成攒,叠石琳琅妆就景。
  桃红李白芬芳,绿柳青萝摇拽。
  金门外几株君子竹,玉户下两行大夫松。
  紫巍巍锦堂画栋,碧沉沉彩阁雕檐。
  蹴球场斜通桂院,秋千架远离花篷。
  牡丹亭嫔妃来往,芍药院彩女闲游。
  金桥流绿水,海棠醉轻风。
  磨砖砌就萧墙,白石铺成路径。
  紫街两道,现出二龙戏珠;阑干左右,雕成朝阳丹凤。
  翡翠亭万道金光,御书阁十层瑞彩。
  祥云映日,显帝王之荣华;瑞气迎眸,见皇家之极贵。
  凤尾竹百鸟来朝,龙爪花五云相罩。
  千红万紫映楼台,走兽飞禽鸣内院。
  八哥说话,纣王喜笑欲狂;鹦鹉高歌,天子欢容鼓掌。
  碧池内金鱼跃水,粉墙内鹤鹿同春。
  芭蕉影动逞风威,逼射香为百花主。
  珊瑚树高高下下,神仙洞曲曲湾湾,玩月台层层叠叠,惜花径绕绕迢迢。
  水阁下鸥鸣和畅,凉亭上琴韵清幽。
  夜合花开,深院奇香不散;木兰花放,满园清味难消。
  名花万色,丹青难画难描;楼阁重重,妙手能工焉仿。
  御园中果然异景,皇宫内真是繁华。
  花间翻蝶翅,禁院隐蜂衙。
  亭檐飞紫燕,池阁听鸣蛙。
  春鸟啼百舌,反哺是慈乌。
  正是:
  御园如锦绣,何用说仙家。
  蓝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霞。
  诗曰:
  瑞气腾腾锁太华,祥光霭霭照云霞。
  龙楼凤阁侵霄汉,玉户金门映翠纱。
  四时不绝稀奇景,八节常开罕见花。
  几番雨过春风至,香满城中百万家。
  话说百官随驾进御园牡丹亭,摆开九龙设席筵宴,文武依次序坐下论尊卑行礼。
  纣王在御书阁陪苏妲己、胡喜媚共饮。
  且说武成王对微子、箕子曰:
  “‘筵无好筵,
  会无好会’。
  方今士马纵横,刀兵四起,有甚心情宴赏牡丹!但不知天子能改过从善,或边亭烽息殄逆除凶,尚可望共乐唐虞,享太平之福;若是迷而不返,恐此日无多忧日转长也。”
  微子、箕子闻言,点首嗟叹。
  众官饮至日当正午,百官往御书阁来谢酒。
  当驾官启奏:
  “百官谢恩。”
  纣王曰:
  “春光景媚,花柳芳妍,正宜乐饮,
  何故谢恩?传旨待朕陪宴。”
  百官听见天子下楼亲陪,不敢告退,只得恭候。
  但见纣王亲至,牡丹亭上首添一席,同众臣共饮欢笑,乐声齐奏君臣换盏轮杯,不觉天晚,帝命掌上画烛。
  笙歌嘹亮,真是欢乐倍常。
  将近二鼓时分,不说君臣会酒,且言御书阁妲己、胡喜媚带酒酣睡龙榻之上。
  近三更时候,妲己原形现出来寻人吃,一阵怪风大作。
  怎见得:
  摧花倒树异寻常,灭烛无情尽绝光。
  穿户透帘侵病骨,妖氛怪气此中藏。
  风过了一阵,播土扬尘,把牡丹亭都晃动。
  众官正惊疑间,
  只听得侍酒官齐叫:
  “妖精来了!”黄飞虎酒已半酣,
  听说有妖精慌忙起身出席,果见一物在寒露之中而来。
  但见:
  眼似金灯体态殊,尾长爪利短身躯。
  扑来恍似登山虎,转面浑如捕物貙。
  妖孽惯侵人气魄,怪魔常噬血头颅。
  凝眸仔细观形象,却是中山一老狐。
  话说黄飞虎带酒出席,见此妖精扑来,手中无一物可挡,把手挽住牡丹亭栏杆攀折了一根,望那狐狸一下打去。
  那妖精闪过,又扑将来。
  黄飞虎叫左右:
  “快取北海进来的金眼神莺!”左右忙忙的将红笼开了放出。
  那神莺飞起,二目如灯,专降狐狸。
  此莺往下一罩,爪似钢钩,把狐狸抓了一下。
  那狐狸叫了一声,径往太湖石下攒去了。
  纣王眼见此事,即唤左右取锹望下挖。
  左右挖下二三尺,见无限的人骨,骷髅成堆,
  纣王着实骇然。
  纣王因想:
  “谏官本上,常言‘妖氛贯于宫中,
  灾星变于天下’此事果然是实。”
  心下甚是不悦。
  百官起身,谢恩出朝,各归府第。
  不题。
  且说妲己酒后原形出现,不意被神莺抓了面门,伤破皮肤惊醒回来,悔之无及。
  纣王至御书阁同妲己共寝,睡至天明,纣王忽见妲己面上带伤,急问曰:
  “御妻脸上为何有伤?”妲已在枕边回曰:
  “夜来陛下陪百官饮宴
  妾往园中稍游从海棠花下过,忽被海棠枝干吊将下来,把妾身抓了面上故此带伤。
  ”纣王曰:
  “今后不可往御园游乐,原来此地真有妖氛。
  朕与百官饮至三更,果见一狐狸前来扑人。
  时有武成王黄飞虎攀折栏杆去打他,尚然不退。
  后放出外国进来金眼神莺,那莺惯降狐狸,一爪抓去,那妖带伤走了莺爪尚有血毛。”
  纣王对妲己说,但不知同着狐狸共寝。
  且说妲己暗恨黄飞虎:
  “我不曾惹你,你今来害我,
  则怕你路逢窄道难回避!”有诗为证
  诗曰:
  纣王忻然赏牡丹,
  君臣欢饮鼓三攒。
  狐狸影现人多怕,怪兽威施气更欢。
  金眼神莺真可羡,绥尾邪魔已带残。
  私仇断送贞洁妇,才得忠良逐钓竿。
  话说妲己深恨黄飞虎放莺害他,只等他路逢狭道,武成王那里知道?
  话分两处。
  且言西岐姜子牙在朝,一日闻边报,言纣王荒淫酒色,宠任奸佞又反了东海平灵王,闻太师前去征剿。
  又见报,崇侯虎蛊惑圣聪,广兴土木,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潜通费、尤,内外交结,把持朝政,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
  子牙看到切情之处,
  怒发冲冠:
  “此贼若不先除,
  恐为后患!”子牙次日早朝。
  文王问曰:
  “丞相昨阅边报,
  朝歌可有甚么异事?”子牙出班启曰:
  “臣昨见边报,
  纣王剜比干之心作羹汤疗妲己之疾;崇侯虎紊乱朝政,横恣大臣簧惑天子,无所不为,害万民而不敢言,行杀戮而不敢怨恶孽多端,使朝歌生民日不聊生,贪酷无厌。
  臣愚不敢请,似这等大恶,假虎张威,毒痡四海,助桀为虐使居天子左右,将来不知如何结局。
  今百姓如在水火之中。
  大王以仁义广施,若依臣愚意,先伐此乱臣贼子,剪其乱政者则天子左右见无谗佞之人,庶几天子有悔过迁善之机,则主公亦不枉天子假以节钺之意。”
  文王曰:
  “卿言虽是,奈孤与崇侯虎一样爵位,
  岂有擅自征伐之理?”子牙曰:
  “天下利病
  许诸人直言无隐。
  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
  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
  大王今发仁慈之心,救民于水火。
  倘天子改恶从善,而效法尧、舜之主,大王此功,万年不朽矣!”
  文王闻子牙之言劝纣王为尧、舜,
  其心甚悦
  便曰:
  “丞相行师,
  谁为主将去伐崇侯虎?”子牙曰:
  “臣愿与大王代劳,
  以效犬马。”
  文王恐子牙杀伐太重,
  自思:
  “我去还有酌量。”
  文王曰:
  “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别端,
  可以共议。”
  子牙曰:
  “大王大驾亲征,天下响应。”
  文王发出白旄、黄钺,起人马十万,择吉日祭宝纛幡,以南宫适为先行辛甲为副将,随行有四贤、八俊。
  文王与子牙放炮起兵。
  一路上父老相迎,(又鸟)犬不惊。
  民闻伐崇,人人大悦,个个欢忻。
  好人马!怎见得:
  幡分五色,杀气迷空。
  明晃晃剑戟枪刀,光灿灿叉锤斧棒。
  三军跳跃,犹如猛虎下高山;战马长嘶,一似蛟龙离海岛。
  巡营小校似欢狼,了哨儿郎雄赳赳。
  先行引道,逢山开路踏桥梁;元帅中军,杀斩存留施号令。
  团团牌手护军粮,硬弩狂弓射阵脚。
  此一去,除奸削党安天下,才离磻溪第一功。
  话说子牙人马过府州县镇,人人乐业,(又鸟)犬不惊,一路上多少父老迎迓。
  一日,
  探马来报中军:
  “兵至崇城。”
  子牙传令安营,竖了旗门,结成大寨。
  子牙升帐,众将参谒。
  不题。
  且说探马报进崇城。
  此时崇侯不在崇城,正在朝歌随朝。
  城内是侯虎之子崇应彪,闻报大怒,忙升殿点聚将鼓。
  众将上银安殿,参谒已毕。
  应彪曰:
  “姬昌暴横,不守本分,前岁逃关,
  圣上几番欲点兵征伐。
  彼不思悔过,反兴此无名之师,深属可恨!况且我与你各守疆土,秋毫无犯今自来送死,我岂肯轻恕?”传令:
  “点人马出城。
  ”随令大将黄元济、陈继贞、梅德、金成:
  “这一番定擒反叛,
  解上朝歌以尽dafa!”
  却说子牙次日升帐,
  先令南宫适崇城见首阵。
  南宫适得令,领本部人马出营排成阵势,
  出马厉声叫曰:
  “逆贼崇侯虎早至军前送死!”言未毕,
  听城中炮响门开处,只见一枝人马杀将出来,
  为头一将乃飞虎大将黄元济是也。
  南宫适曰:
  “黄元济,你不必来,唤出崇侯虎来领罪。
  杀了逆贼,泄神人之忿,万事俱休。”
  元济大怒,骤马摇刀,飞来直取,南宫适举刀相迎,两马盘旋双刀并举,一场大战。
  怎见得:
  二将坐鞍鞒,征云透九霄。
  这一个急取壶中箭,那一个忙拔紫金标。
  这将刀欲诛军将,那将刀直取英豪。
  这一个平生胆壮安天下,那一个气概轩昂压俊髦。
  话说南宫适大战黄元济,未及三十回合,
  元济非南宫适敌手力不能支。
  南宫适是西岐名将,元济怎能胜得他?元济欲要败走,又被南宫适一口刀裹住了跳不出圈子去,早被南将军一刀挥于马下。
  军兵枭了首级,掌得胜鼓回营,进辕门来见子牙,将斩的黄元济首级报功。
  子牙大喜。
  且说崇城败残军马回报崇应彪,
  说:
  “黄元济已被南宫适斩于马下,
  将首级在辕门号令。”
  应彪听罢,
  拍案大呼曰:
  “好姬昌逆贼!今为反臣,
  又杀朝廷命官你罪如太山。
  若不斩此贼与黄元济报仇,
  誓不回军!”
  传令:
  “明日将大队人马出城,
  与姬昌决一雌雄!”一宿已过次早旭日东升,
  大炮三声开城门,大势人马杀奔周营,坐名只要姬昌、姜尚至辕门答话。
  探马报入中军曰:
  “崇应彪口出不逊之言,
  请丞相军令定夺。”
  子牙请文王亲自临阵,会兵于崇城。
  文王乘骑,四贤保驾,八俊随军。
  周营内炮响,麾动旗幡。
  崇应彪见对阵旗门开处,忽见一人,道扮乘马而来,两边排列众将一对对雁翅分开。
  崇应彪定睛观看,
  但见……有 《西江月》为证:
  鱼尾金冠鹤氅,
  丝绦双结乾坤雌雄宝剑手中擎,八卦仙衣可衬。
  元始玉虚门下,包含地理天文,银须白发气精神,却似神仙临阵。
  子牙马至阵前,
  言曰:
  “崇城守将可来见我。”
  只听得那阵上一骑飞来。
  怎见得崇应彪妆束:
  盘头冠,飞凤结;大红袍,
  猩猩血。
  黄金铠甲套连环,护心宝镜悬明月。
  腰束羊脂白玉厢,九吞八扎真奇绝。
  金妆锏挂马鞍傍,虎尾钢鞭悬竹节。
  袋内弓湾三尺五,囊中箭插宾州铁。
  坐下走阵冲营马,丈八蛇矛神鬼怯。
  父在当朝一宠臣,子镇崇城真英杰。
  崇应彪一马当前,
  见子牙问曰:
  “汝乃何等人物,
  敢犯吾疆界?”
  子牙曰:
  “吾乃文王驾下首相姜子牙是也。
  汝父子造恶如渊海,积毒似山岳,贪民财物如饿虎,伤人酷惨似豺狼。
  惑天子,无忠耿之心;坏忠良,有摧残之意。
  普天之下,虽三尺之童,恨不能生啖你父子之肉!今日文王起仁义之师,除残暴于崇地绝恶党以畅人神,不负天子加以节钺得专征伐之意。”
  应彪闻得此言,
  大喝姜尚曰:
  “你不过磻溪一无用老朽,
  敢出大言!”顾左右曰:
  “谁为吾擒此逆贼?”言还未了
  只见一将出马对阵。
  文王马上大呼曰:
  “崇应彪少得行凶,孤来也!”应彪又见文王马至,气冲满怀手指文王大骂:
  “姬昌!你不思得罪朝廷,
  立仁行义
  反来侵吾疆界!”文王曰:
  “你父子罪恶贯盈,
  不必我言。
  只是你早早下马,解送西岐,立坛告天,
  除汝父子凶恶不必连累崇城良民。”
  应彪大喝:
  “谁为我擒此反贼?”一将应声而出,
  乃陈继贞。
  这壁厢辛甲纵马摇斧,
  大叫:
  “陈继贞慢来!休得冲吾阵脚!”两马相交,
  枪斧并举战在一处。
  二将拨马抡兵,杀有二十回合。
  应彪见陈继贞战辛甲不下,随命金成、梅德助阵。
  子牙见对阵有助,子牙令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吕公望、辛免、南宫适六将齐出,冲杀一阵。
  应彪见大势人马催动,自拨马杀进重围,只杀的惨惨征云,纷纷愁雾喊声不绝,鼓角齐鸣。
  混战多时,早有吕公望一枪刺梅德于马下,辛免斧劈金成。
  崇兵大败进城。
  子牙传令鸣金,众将掌得胜鼓回营。
  不表。
  话说应彪兵败将亡,进城将四门紧闭,在殿上与众将商议退兵之策。
  众将见西岐士马英雄,势不可当,并无一筹可展、半策可施。
  且说子牙得胜回营,欲传令攻城,
  文王曰:
  “崇家父子作恶,
  与众百姓无干。
  今丞相欲要攻城,恐城破玉石俱焚,可怜无辜遭枉。
  况孤此来,不过救民,岂有反加之以不仁哉?切为不可!”子牙见文王以仁义为重,不敢抗违自思:
  “主公德同尧、舜,一时如何取得崇城?只得暗修一书,使南宫适往曹州见崇黑虎庶几崇城可得。”
  令南宫适接书,径往曹州来。
  子牙按兵不动,只等回书。
  不知崇侯虎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