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封神演义 by 许仲琳
2018-5-28 18:50
第二十六回 妲己设计害比干
诗曰:
朔风一夜碎琼瑶,
丞相乘机进锦貂。
只望回心除恶孽,孰知触忌作君妖。
刳心已定千秋案,宠妒难羞万载谣。
可惜成汤贤圣业,化为流水逐春潮!
且说比干将狐狸皮硝熟,
造成一件袍袄只候严冬进袍。
此是九月。
瞬息光阴,一如捻指,不觉时近仲冬。
纣王同妲己宴乐于鹿台之上。
那日只见彤云密布,凛冽朔风,乱舞梨花,乾坤银砌,纷纷瑞雪遍满朝歌。
怎见得好雪:
空中银珠乱洒,半天柳絮交加。
行人拂袖舞梨花,满树千枝银压。
公子围炉酌酒,仙翁扫雪烹茶。
夜来朔风透窗纱,也不知是雪是梅花?飕飕冷气侵人,片片六花盖地瓦楞鸳鸯轻拂粉,炉焚兰麝可添绵。
云迷四野催妆晚,暖客红炉玉影偏。
此雪似梨花,似杨花,似梅花,
似琼花:
似梨花白,
似杨花细似梅花无香,似琼花珍贵。
此雪有声,有色,有气,
有味:
有声者如蚕食叶,
有气者冷浸心骨有色者比美玉无瑕,有味者能识来年禾稼。
团团如滚珠,碎剪如玉屑,一片似凤耳,两片似鹅毛,三片攒三四片攒四,五片似梅花,六片如六萼。
此雪下到稠密处,只见江河一道青。
此雪有富,有贵,有贫,
有贱:
富贵者红炉添寿炭,
暖阁饮羊羔;贫贱者厨中无米灶下无柴。
非是老天传敕旨,分明降下杀人刀。
凛凛寒威雾气棼,国家祥瑞落纷纭。
须臾四野难分变,顷刻千山尽是云。
银世界,玉乾坤,空中隐跃自为群。
此雪落到三更后,尽道丰年已十分。
纣王与妲己正饮宴赏雪,
当驾官启奏:
“比干候旨。”
王曰:
“宣比干上台。”
比干行礼毕。
王曰:
“六花杂出,舞雪纷纭。
皇叔不在府第酌酒御寒,有何奏章,
冒雪至此?”比干奏曰:
“鹿台高接霄汉,
风雪严冬臣忧陛下龙体生寒,特献袍袄与陛下御冷驱寒,少尽臣微悃。”
王曰:
“皇叔年高,当留自用;今进与孤,
足征忠爱!”命:
“取来”。
比干下台,将朱盘高捧,面是大红,里是毛色。
比干亲手抖开,与纣王穿上。
帝大悦:
“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实缺此袍御寒。
今皇叔之功,
世莫大焉!”纣王传旨:
“赐酒共乐鹿台。”
话说妲己在绣帘内观见,都是他子孙的皮,
不觉一时间刀剜肺腑火燎肝肠,
此苦可对谁言!暗骂:
“比干老贼!吾子孙就享了当今酒席,
与老贼何干?你明明欺我把皮毛惑吾之心。
我不把你这老贼剜出你的心来,也不算中宫之后!”
泪如雨下。
不表妲己深恨比干。
且说纣王与比干把盏。
比干辞酒,谢恩下台。
纣王着袍进内,妲己接住。
王曰:
“鹿台寒冷,比干进袍,甚称朕怀。”
妲己奏曰:
“妾有愚言,不识陛下可容纳否?陛下乃龙体,怎披此狐狸皮毛?不当稳便甚为亵尊。”
王曰:
“御妻之言是也。”
遂脱将下来贮库。
此乃是妲己见物伤情,其心不忍,故为此语。
因自沉思曰:
“昔日欲造鹿台,为报琵琶妹子之仇,
岂知惹出这场是非连子孙俱剿灭殆尽。”
心中甚是痛恨,一心要害比干,无计可施。
话说时光易度。
一日妲己在鹿台陪宴,陡生一计,将面上妖容彻去,比平常娇媚不过十分中一二。
大抵往日如牡丹初绽,芍药迎风,梨花带雨,
海棠醉日艳冶非常。
纣王正饮酒间,谛视良久,见妲己容貌大不相同,不住盼睐。
妲己曰:
“陛下频顾贱妾残妆何也?”纣王笑而不言,
妲己强之
纣王曰:
“朕看爱卿容貌,真如娇花美玉,
令人把玩不忍释手。
”妲己曰:
“妾有何容色,不过蒙圣恩宠爱,
故如此耳!妾有一结识义妹姓胡,名曰喜媚,
如今在紫霄宫出家。
妾之颜色百不及一。”
纣王原是爱酒色的,听得如此容貌,其心不觉欣悦,乃笑而问曰:
“爱卿既有令妹
可能令朕一见否?”妲己曰:
“喜媚乃是闺女,
自幼出家拜师学道上洞府名山紫霄宫内修行,
一刻焉能得至?”王曰:
“托爱卿福庇如何委曲,
使朕一见亦不负卿所举。
”妲己曰:
“当时同妾在冀州时,同房针线。
喜媚出家,与妾作别,
妾洒泪泣曰:
‘今别妹妹,
永不能相见矣!’喜媚曰:
‘但拜师之后
若得五行之术我送信香与你。
姐姐欲要相见,焚此信香,吾当即至。
’后来去了一年,果送信香一块。
未及二月,蒙圣恩取上朝歌,侍陛下左右。
一向忘却。
方才陛下不言,妾亦不敢奏闻。”
纣王大喜曰:
“爱卿何不速取信香焚之?”妲己曰:
“尚早。
喜媚乃是仙家,非同凡俗。
待明日,月下陈设茶果,妾身沐浴焚香相迎,
方可。
”王曰:
“卿言甚是,不可亵渎。”
纣王与妲己宴乐安寝。
却说妲己至三更时分现出原形,竟到轩辕坟中。
只见雉(又鸟)精接着,
泣诉曰:
“姐姐!因为你一席酒,
断送了你的子孙尽灭将皮都剥了去,
你可知道?”妲己亦悲泣道:
“妹妹!因我子孙受此沉冤,
无处申报寻思一计,须如此如此,可将老贼取心,方遂吾愿。
今仗妹妹扶持,彼此各相护卫。
我想你独自守此巢穴,也是寂寥,何不乘此机会,享皇宫血食朝暮如常,何不为美?”雉(又鸟)精深谢妲己曰:
“既蒙姐姐抬举,
敢不如命明日即来。”
妲己计较已定,依旧隐形回宫入窍,与纣王共寝。
天明起来,正是纣王欢忭,专候今晚喜媚降临,恨不得把金乌赶下西山去捧出东边玉兔来。
至晚,纣王见华月初升,一天如洗,
作诗曰:
金运蝉光出海东,
清幽宇宙彻长空。
玉盘悬在碧天上,展放光辉散彩红。
话说纣王与妲己在台上玩月,催逼妲己焚香。
妲己曰:
“妾虽焚香拜请,倘或喜媚来时,
陛下当回避一时。
恐凡俗不便,触彼回去,急切难来。
待妾以言告过,再请陛下相见。”
纣王曰:
“但凭爱卿分付,一一如命。”
妲己方净手焚香,做成圈套。
将近一鼓时分,听半空风响,阴云密布,黑雾迷空,把一轮明月遮掩。
一霎时,天昏地暗,寒气侵人。
纣王惊疑,
忙问妲己曰:
“好风!一会儿翻转了天地。”
妲己曰:
“想必喜媚踏风而来。”
言未毕,只听空中有环佩之声,隐隐有人声坠落。
妲己忙催纣王进里面,
曰:
“喜媚来矣!俟妾讲过,
好请相见。”
纣王只得进内殿,隔帘偷瞧。
只见风声停息,月光之中,见一道姑穿大红八卦衣,丝绦麻履。
况此月色复明,光彩皎洁,且是灯烛辉煌,常言“灯月之下看佳人,比白日更胜十倍”。
只见此女肌如瑞雪,脸似朝霞,海棠丰韵,樱桃小口,香脸桃腮光莹娇媚,色色动人。
妲己向前曰:
“妹妹来矣!”喜媚曰:
“姐姐,
贫道稽首了。”
二人同至殿内,行礼坐下。
茶罢,
妲己曰:
“昔日妹妹曾言,‘但欲相会,
只焚信香即至。
’今果不失前言。
得会尊容,
妾之幸甚!”道姑曰:
“贫道适闻信香一至,
恐违前约故此即速前来,幸恕唐突。”
彼此逊谢。
且说纣王再观喜媚之姿,复睹妲己之色,
天地悬隔。
纣王暗想:
“但得喜媚同侍衾枕,便不做天子,
又有何妨。”
心上甚是难过。
只见妲己问喜媚曰:
“妹妹是斋是荤?”喜媚答曰:
“是斋。”
妲己传旨:
“排上素斋来。”
二人传杯叙话,灯光之下,故作妖娆。
纣王看喜媚,真如蕊宫仙子,月窟嫦娥,把纣王只弄的魂游荡漾三千里,魄绕山河十万重恨不能共语相陪,一口吞他下肚,抓耳挠腮坐立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纣王急得不耐烦,只是乱咳嗽。
妲己已会其意,眼角传情,
看着喜媚曰:
“妹妹,
妾有一言奉渎
不知妹妹可容纳否?”喜媚曰:
“姐姐有何事吩咐?贫道领教。”
妲己曰:
“前者妾在天子面前,赞扬妹妹大德,
天子喜不自胜久欲一睹仙颜。
今蒙不弃,慨赐降临,实出万幸。
乞贤妹念天子渴想之怀,俯同一会,得领福慧,感戴不胜!今不敢唐突晋谒托妾先容,不知妹妹意下如何?”喜媚曰:
“妾系女流,
况且出家生俗不便相会;二来男女不雅,且男女授受不亲,岂可同筵晤对而不分内外之礼?”妲己曰:
“不然。
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况天子系命于天即天之子,总控万民富有四海,率土皆臣,即神仙亦当让位。
况我与你幼虽结拜,义实同胞,即以姐妹之情,就见天子亦是亲道,这也无妨。
”喜媚曰:
“姐姐分付,请天子相见。”
纣王闻“请”字,也等不得,就走出来了。
纣王见道姑一躬,喜媚打一稽首相还。
喜媚曰:
“请天子坐。”
纣王便傍坐在侧,二妖反上下坐了。
灯光下,见喜媚两次三番启朱唇,一点樱桃,
吐的是美孜孜一团和气;转秋波双湾活水,送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
把个纣王弄得心猿难按,意马驰缰,只急得一身香汗。
妲己情知纣王欲火正炽,左右难捱,故意起身更衣。
妲己上前曰:
“陛下在此相陪,妾更衣就来。”
纣王复转下坐,朝上觌面传杯。
纣王灯下以眼角传情,那道姑面红微笑。
纣王斟酒,双手奉于道姑,道姑接酒,
吐袅娜声音答曰:
“敢劳陛下!”纣王乘机将喜媚手腕一捻,
道姑不语把纣王魂灵儿都飞在九霄。
纣王见是如此,
便问曰:
“朕同仙姑台前玩月,
何如?”
喜媚曰:
“领教。”
纣王复携喜媚手出台玩月。
喜媚不辞,纣王心动,便搭住香肩,月下偎倚,情意甚密。
纣王中心甚美,
乃以言挑之曰:
“仙姑何不弃此修行,
而与令姐同住宫院抛此清凉,且享富贵,朝夕欢娱,四时欢庆岂不快乐?人生几何,乃自苦如此!仙姑意下如何?”喜媚只是不语。
纣王见喜媚不甚推托,乃以手抹着喜媚胸膛,
软绵绵温润润,嫩嫩的腹皮,喜媚半推半就。
纣王见他如此,双手抱搂偏殿交欢,云雨几度,方才歇手。
正起身整衣,忽见妲己出来,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妲己曰:
“妹妹为何这等模样?”纣王曰:
“实不相瞒,
方才与喜媚姻缘相凑。
天降赤绳,你妹妹同侍朕左右,朝暮欢娱,共享无穷之福。
此亦是爱卿荐拔喜媚之功,朕心嘉悦,不敢有忘。”
即传旨重新排宴,三人共饮,至五更方共寝鹿台之上。
有诗为证,
诗曰:
国破妖氛现,家亡纣主昏。
不听君子谏,专纳佞臣言。
先爱狐狸女,又宠雉(又鸟)精。
比干逢此怪,目下死无存。
话说纣王暗纳喜媚,外官不知。
天子不理国事,荒淫内阙,外廷隔绝,真是君门万里。
武成王虽执掌大帅之权,提调朝歌四十八万人马,镇守都城虽然丹心为国,其如不能面君谏言,彼此隔绝无可奈何,只行长叹而已。
一日见报,说东伯侯姜文焕分兵攻打野马岭,
要取陈塘关黄总兵令鲁雄领兵十万守把去讫。
不表。
且说纣王自得喜媚,朝朝云雨,夜夜酣歌,
那里把社稷为重。
那日,二妖正在台上用早膳,忽见妲己大叫一声,跌倒在地把纣王惊骇汗出,吓的面如土色。
见妲己口中喷出血水来,闭目不言,面皮俱紫,纣王曰:
“御妻自随朕数年未有此疾,
今日如何得这等凶症?”喜媚故意点头叹曰:
“姐姐旧疾发了!”帝问:
“媚美人为何知御妻有此旧疾?”喜媚奏曰:
“昔在冀州时
彼此俱是闺女。
姐姐常有心痛之疾,一发即死。
冀州有一医士,姓张名元,他用药最妙,
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
纣王曰:
“传旨宣冀州医士张元。”
喜媚奏曰:
“陛下之言差矣!朝歌到冀州有多少路。
一去一来至少月余。
耽误日期焉能救得?除非朝歌之地,若有玲珑心,取他一片登时可救;如无,须臾即死。
”纣王曰:
“玲珑心谁人知道?”喜媚曰:
“妾身曾拜师,
善能推算。”
纣王大喜,命喜媚速算。
这妖精故意掐指,算来算去,
奏曰:
“朝中止有一大臣,
官居显爵位极人臣。
只怕此人舍不得,不肯救拔娘娘。”
纣王曰:
“是谁?快说!”喜媚曰:
“惟亚相比干乃是玲珑七窍之心。”
纣王曰:
“比干乃是皇叔,一宗嫡派,
难道不肯借一片玲珑心为御妻起沉疴之疾?速发御札宣比干!”差官飞往相府。
比干闲居无事,正为国家颠倒,朝政失宜,
心中筹画。
忽堂候官敲云板,传御札,立宣见驾。
比干接札,礼毕,
曰:
“天使先回,午门会齐。
”比干自思:
“朝中无事,御礼为何甚速?”话未了,
又报:
“御札又至!”比干又接过。
不一时,连到五次御札。
比干疑惑:
“有甚紧急,连发五札?”正沉思间,
又报:
“御札又至!”持札者乃奉御官陈青。
比干接毕,
问青曰:
“何事要紧,
用札六次?”青曰:
“丞相在上:
方今国势渐衰,
鹿台又新纳道姑名曰胡喜媚。
今日早膳,娘娘偶然心疼疾发,看看气绝。
胡喜媚陈说,要得玲珑心一片煎羹汤,吃下即愈。
皇上言:
‘玲珑心如何晓得?’胡喜媚会算,
算丞相是玲珑心。
因此发札六道,要借老千岁的心一片急救娘娘,故此紧急。”
比干听说,惊得心胆俱落,
良思:
“事已如此,”乃曰:
“陈青你在午门等候,我即至也。”
比干进内,
见夫人孟氏曰:
“夫人,你好生看顾孩儿微子德!
我死之后,
你母子好生守我家训不可造次。
朝中并无一人矣!”言罢泪如雨下。
夫人大惊,
问曰:
“大王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比干曰:
“昏君听信妲己有疾,
欲取吾心作羹汤
岂有生还之理?”夫人垂泪曰:
“官居相位,
又无欺诳;上不犯法于天子下不贪酷于军民;大王忠诚节孝,素表着于人耳目有何罪恶,岂至犯取心惨刑?”有子在傍泣曰:
“父王勿忧。
方才孩儿想起,昔日姜子牙与父王看气色,曾说不利,留一简帖见在书房,说:
‘至危急两难之际,
进退无路方可看简,亦可解救。
’”比干方悟曰:
“呀!几乎一时忘了!”忙开书房门,
见砚台下压着一帖
取出观之:
上书明白。
比干曰:
“速取火来!”取水一碗,将子牙符烧在水里,比干饮于腹中忙穿朝服上马,往午门来。
不表。
且说六札宣比干,陈青泄了内事,惊得一城军民官宰,尽知取比干心作羹汤。
话说武成王黄元帅同诸大臣俱在午门,只见比干乘马,飞至午门下马。
百官忙问其故,
比干曰:
“据陈青说取心一节,
吾总不知。”
百官随比干至大殿。
比干径往鹿台下候旨。
纣王立候,听得比干至,
命:
“宣上台来。”
比干行礼毕,
王曰:
“御妻偶发沉疴心痛之疾,
惟玲珑心可愈。
皇叔有玲珑心,乞借一片作汤,治疾若愈,
此功莫大焉!”比干曰:
“心是何物?”纣王曰:
“乃皇叔腹内之心。
”比干怒奏曰:
“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
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
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
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
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惜,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
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
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
社稷存!”纣王曰:
“皇叔之言差矣!总只借心一片,
无伤于事
何必多言?”
比干厉声大叫曰:
“昏君!你是酒色昏迷,
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非殃?”纣王怒曰:
“君叫臣死
不死不忠。
台上毁君,有亏臣节!如不从朕命,武士,拿下去,取了心来!”比干大骂:
“妲己贱人!我死冥下
见先帝无愧矣!”喝:
“左右取剑来与我!”奉御将剑递与比干。
比干接剑在手,望太庙大拜八拜,
泣曰:
“成汤先王,
岂知殷受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带现躯将剑往脐中刺入将腹剖开,其血不流。
比干将手入腹内摘心而出,望下一掷,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下台去了。
且说诸大臣在殿前打听比干之事,众臣纷纷,
议论朝廷失政只听的殿后有脚迹之声。
黄元帅望后一观,见比干出来,心中大喜。
飞虎曰:
“老殿下,事体如何?”比干不语,
百官迎上前来。
比干低首速行,面如金纸,径过九龙桥去,出午门。
常随见比干出朝,将马伺候,比干上马,往北门去了。
不知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