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3章 草帽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by 眉師娘
2022-7-17 14:04
包天斌指揮著向南,沒有走環島高速,而是走海榆西線,他說,高速沒有意思,都沒有什麽風景,反正是玩,我們慢慢走。
海榆西線的兩側,確實很漂亮,都是高大茂密的案樹、椰子樹和酸角樹,不時還會出現壹片片的紅樹林和湛藍的大海,過了大小洞天之後,這裏的海水比三亞更藍,車行駛在林蔭路上,就像行駛在壹幅畫裏。
大多數的汽車都去走環島高速,海榆西線上的汽車不多,很清靜,三個人可以壹邊聊天,壹邊往前走。
快到沖坡鎮的時候,包天斌讓向南朝右邊的壹條小路拐進去,開了四五分鐘,到了壹個小村子,村子深藏在樹林當中,村口有壹棵大樹,大樹下面,是並排的兩幢磚頭的老房子,房子前面是壹塊空地,包天斌讓向南把車停在空地上。
三個人下車,張向北看到,這裏的房子樣式有些奇特,壹幢三間的房子,中間部分洞開,凹進去壹塊空間,大門開在進深三分之壹處,這樣就在門口,空出了壹個類似門廊的空間,哪怕是下雨天,也可以在自己的大門口幹活和喝茶。
這幢房子是壹層的房子,緊挨著這幢房子,是壹個單間的二層,壹樓也是空進去的壹個空間,留出門廊,門廊的上面是壹個平臺,平臺後面是壹間房間,房間不大,有些突兀,就像是壹座碉堡。
海南農村裏的老房子,很少有兩層,因為臺風的緣故,房子的頂上,靠近房檐的地方,前後墻還會有壹排排的小洞,這是給臺風留出的通道,這樣才不至於整幢房子的整面墻,經受太大的風力,而被吹垮。
到了樂東這裏,大概是因為已經轉向了海島的西岸,轉向了北部灣,臺風沒有那麽肆虐,這才出現這村裏,普遍的二層小樓。
三個人下車,包天斌領著他們走向那洞開的門洞,房子的門廊裏有壹位六十來歲的老太太,上身穿著壹件黑色的斜襟衣服,頭上包著壹塊頭帕,下身是壹條紅黃條紋的土織布的筒裙。
老太太正坐在地上編草席,看到他們站了起來,沖著包天斌笑。
三個人走了進去,在門廊裏的小凳子上坐下,老太太沖著大門裏面喊了壹聲什麽,裏面走出來壹位婦人,壹只手提著壹只黑陶的茶壺,另壹只手拿著壹摞碗,走出來蹲下身,把碗和茶壺放在地上,接著壹碗碗茶倒著。
倒出了第壹碗,遞給包天斌,包天斌朝向南指指,那婦人轉而把茶遞給向南,向南趕緊起身,雙手接過,說了壹聲謝謝。
第二碗是張向北,第三碗才是包天斌。
向南捧著茶碗,碗在手裏有些滑膩,碗裏面積了壹層垢,壹般的女孩子要是捧著這壹碗茶,肯定喝不下去,向南每年都要出去巡演,還要送戲下鄉,人在江湖,哪裏有那麽多的講究,她對這些早就已經適應,她接過來,眉頭都沒皺壹下就喝起來。
不知道這茶是用什麽泡的,有點苦,還有點酸,不過在這大夏天的,很是解渴。
“這是什麽茶?真好喝!”向南說著,把壹碗茶都咕嘟咕嘟喝了,那個老太太看著向南笑了起來。
包天斌和向南說:“這是酸豆角泡的茶,是不是特別的解渴?”
向南連連點頭。
婦人提著茶壺,走到了向南面前,向南趕緊端起碗,婦人把碗又倒滿了。
包天斌用他們黎家話,和老太太說了幾句什麽,老太太走進了房子裏面,過了壹會出來,手裏拿著三頂草帽,草帽是枯綠色的,和老太太在編的草席是同壹種材料,張向北和向南都看不出是什麽,包天斌雙手把草帽接到了手裏,朝老太太笑著鞠躬致謝。
包天斌和張向北向南說,老太太是這裏有名的編織高手,這是她送給我們的,這麽大的太陽,沒有草帽,等會到鹽田會曬脫皮。
張向北趕緊說,多少錢,我們買吧。
包天斌搖了搖頭,他說,老太太編的東西不賣的,只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老太太看著他們,說了兩句,包天斌笑了起來,他說,老太太在誇馮團長,長得真好看。
向南趕緊朝老太太彎腰,說著謝謝!
三個人告別了老太太,回到車上,張向北看到包天斌始終雙手捧著草帽,好像捧著壹個托盤,而不是拎在手裏,那樣子有些滑稽。
包天斌和向南說,可以了,我酒氣已經散掉了,接下來我來開車,妳和張總坐後排。
張向北和向南坐進了後排,包天斌這才把草帽拿給他們,關上車門,朝站在門廊下面的老太太揮了揮手,走去駕駛座。
重回到大路上,包天斌和他們說,妳們不要小看這壹頂草帽,黎族人的草帽也好,鬥笠也好,都很講究的,有壹套特別的禮儀。
“妳快說說。”
向南手裏拿著草帽,催促道,她剛剛也感覺出來,老太太的送,和包天斌的接,裏面好像有什麽專門的說法,就像是他們在舞臺上,每壹個動作和臺步,都是有講究、有章法的。
包天斌說:“黎族人壹年四季出門,隨時隨地都戴著草帽,對他們來說,草帽不僅有防曬遮雨的功能,草帽是戴在頭上的,所以他們認為,草帽是很神聖的。
“探親訪友時,不可以不戴草帽或鬥笠,妳要是沒戴帽子,是不受待見的,說不定到了門口都不讓妳進去,只有戴著帽子去探親訪友,大家才會認為,妳這是在祝福大家平安。
“到了人家家裏,主人接帽子也很有講究,要是他迎出門來,把妳的草帽接過去,然後和妳壹起進屋,主人把妳的草帽放在屋裏,或者掛起來,說明他很歡迎妳的到來。
“要是他把妳的帽子放在門外,沒有帶進屋,說明他對妳不歡迎,妳隨時都可以走了。”
張向北想起前面包天斌捧著草帽小心翼翼的樣子,問:“是不是怎麽拿草帽也有講究?”
“對對,如果是雙手捧送,說明是對別人的尊重,要是隨手拎在手裏,就表示很隨意。”
“怪不得。”張向北說,“前面妳接過草帽,連碰也不讓我們碰,是不是擔心我們會隨意?”
包天斌大笑,他說:“對啊,不知道的人,誰拿著草帽,不是隨手就拎在手上,要是那樣,老太太就會覺得我們很無禮,而且壹點也不喜歡她送的草帽。”
張向北嘆了口氣,他說:“要是沒聽妳這麽說,還真的會。”
向南來了興趣,問:“快說說還有什麽,關於草帽的。”
“還有很多。”包天斌說,“比如男人不能隨便拿女孩子的草帽,墊在屁股下面坐,要是坐了,就是對人家的侮辱,妳就要賠人家壹頂新草帽,要是妳隨隨便便拿走女孩子的草帽,那事情就大了,女孩子會跟著妳,要求和妳成親。
“要是已經結婚的男人,拿走了女孩子的草帽,挨罵是少不了的,還是輕的,說不定還會遭到她親友的暴打。
“還有,年輕的男女相見,要是妳很喜歡對方,又不好意思說,可以走過去,把自己的草帽遞給她,她要是接了,說明她對妳也有好感,妳們就可以繼續交往了,要是她也把她自己的帽子送給妳,那事情就大了,基本就是定終身了。”
張向北和向南都笑了起來,張向北拿起壹頂草帽,看著,說:
“沒想到壹頂草帽還有這麽復雜的意思在裏面,我都不太敢戴了,這要是戴錯或者拿錯,是不是得罪人?”
“那是肯定的,黎族人還有壹個風俗,那就是見帽如同見人。”包天斌說。
“什麽意思?”向南問。
“黎族青年結婚後的第二或者第四天,就像是妳們現在這個時候,新娘要由男方的親人陪著回娘家送財禮,他們叫‘回路’,回路的時候,新娘在娘家只能住壹個晚上,第二天就要起身回婆家,過幾天還要再回娘家回路。
“以前黎族人都住在大山裏,那時候交通不方便,路途又遠,新娘子這樣來來去去的不方便,就可以由男方的親人,帶著新娘子的草帽和提籃去娘家送財禮‘回路’,新娘子就不用去了,帽子就是新娘子的替身。
“新娘子的娘家人,也像是接待新娘子本人壹樣,熱情地接過草帽和提籃,帶著新娘子帽子去的男方的親人,等對方接過草帽和提籃後,他就起身去挑壹擔水,代新娘完成任務,表示這是新娘子最後壹次為娘家勞動。”
包天斌邊開車邊說著,說得後排的張向北和向南,把草帽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這草帽摸上去很光滑,但並不軟,很有筋骨,戴在頭上不會塌下來,形狀很像是鬥笠,整頂草帽,是壹塊塊的小方格交織編成。
向南問:“編這草帽的是什麽材料?不是毛竹,好像也不是箬葉、蘆葦葉之類的。”
“露兜。”包天斌說,“露兜樹的葉子,露兜也叫野菠蘿,葉子大概有半個手掌這麽寬,很長,兩米多長,葉子的兩邊都是刺,中間還有壹道刺,割露兜葉就是個技術活,像我們去割的話,手上臉上肯定會被露兜葉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