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9章 物理學界最大的醜聞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時間又過了兩天。
  他們的工作已經進行了五天時間。
  陳明最開始提交了兩個奇點位置,後來又提交了壹個,但因為連續驗證趙奕的位置,心裏忍不住非常的驚嘆,他連續工作了三十多個小時,後來睡過去以後,就忘記再去提交了。
  阮文燁走了進來,問了壹下進展,“沒有新發現嗎?”
  陳明紅著眼擡起頭,“有哇,我們找到了好多不正常的地方!”
  他指著電腦屏幕,“這裏、這裏,還有這裏。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資料上說,上壹次的分析就只找出了四個不同尋常的位置,還做出了三份成果報告?”
  “我們找出了七個位置!”
  “是嗎?”阮文燁感到非常高的驚訝,還是問了壹句,“為什麽沒有提交上去?”
  “……忘了!”
  阮文燁有些無奈的搖搖頭,跟著陳明的手指看了過去,隨後看了壹下他對於奇點的驗證。
  “導入勢能函數?”
  阮文燁看的直點頭,“這個方法驗證出的奇點,大部分都是有問題的。”
  他連續看了後面的幾個驗證資料,都忍不住深吸了壹口氣,因為找出的奇點實在太多了。
  上壹次是法國的團隊做的這份工作,花費了半個月時間只找出了四個有意義的奇點,而陳明找出了七個?其中有四個都是導入勢能函數驗證出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最少能找出四個有問題的位置。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哪怕只是這四個位置是有意義的奇點,可就像在山上找有價值的石頭,不同的人找到的東西,都壹樣的概率很小,也就代表他們的研究驗證工作肯定是非常有價值。
  阮文燁忍不住贊賞地說道,“陳教授,真有妳的!”
  “這都是趙奕的功勞。”陳明說著也很激動,後面幾個點都是他給我的提醒。
  “是嗎?”
  阮文燁看向趙奕感到很驚訝,趙奕加入團隊的原因,是因為他是頂級的數學家,在計算、數據篩選方面,肯定能夠幫到團隊。
  奇點驗證的工作是額外的,需要很多量子力學的知識,他不覺得趙奕能幫上什麽忙。
  沒想到啊……
  “也許是陳教授在分功?”阮文燁有些搞不懂,但能得到更多的奇點位置,是相當了不起的工作成果,具體是誰的功勞都沒關系,重要的是團隊的工作會出成果。
  那麽接下來陳明和趙奕就輕松了,他們不需要在做什麽,處理奇點位置是物理學家的工作。
  這就是學術上的分工。
  比如,像是天文學家,他們通過望遠鏡觀測到壹些現象,工作到這裏就結束了。
  至於對現象的解釋,是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
  對宇宙的解釋和對於粒子的解釋是兩個極端,但意思其實是差不多的,解釋奇點為什麽會發生,就要靠理論物理學家了。
  這並不代表沒有了陳明和趙奕的功勞,不管是誰做出研究報告或撰寫出論文,都會寫出“根據XXX的發現”,他們會分享研究報告或論文的榮譽。
  如果研究的意義非常重大,有些人甚至能以此拿到國際上重量級的獎項。
  趙奕和陳明就開始休息了,但他們只休息了壹天,就接到了壹個不好的消息。
  “妳說什麽?加州理工團隊的驗證結束了?”
  “他們要先壹步提交驗證報告?”
  “這怎麽可能呢?”
  好多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非常驚訝,因為驗證工作需要的時間很長,壹般都要十天左右,就算是幾十個人的團隊,想要驗證完成也需要壹個星期以上。
  加州理工的團隊只有十個人左右,還沒有參觀團的人多,不到壹個星期就搞定了?
  “他們作弊了吧?”
  “這不可能啊!”
  “怎麽會這麽快?比我們快這麽多?”
  “難道是作弊了?”
  “……”
  加州理工的十人團隊,只用了不到壹個星期時間就完成了工作,而他們的人數多壹倍以上,結果驗證的時間更長,就顯出了科研能力的差距。
  好在他們找出了更多的奇點,只要能對奇點做出解釋,他們的成果肯定會更大。
  團隊的人心情還是不好。
  奇點的驗證只是附帶的工作,可以說是為驗證錦上添花,驗證的時間長短才體現出基礎的能力水平,對方比他們的速度快很多,幾乎就直白的說明他們的能力不行,就讓人感覺很郁悶了。
  第二天上午,禮堂舉辦報告會。
  加州理工團隊的貝萊芬教授,迫不及待的公布驗證完成,並表示找到了兩個新奇點,並以此來分析出0.93-1.01GeV能區之間,存在兩個共振態的消息。
  這是最新的發現。
  如果還以盲人摸象來比喻的話,找到新的能區共振態,可以理解為證明大象的腳趾是堅硬的,是為粒子的理論模型做出了貢獻。
  雖然貢獻非常的少,但也是值得肯定的工作。
  D區數據的報告,首先是說明對於整體數據的驗證,說明驗證過程中使用的方法,還有對各個數據段兒的分析。
  最後總結出驗證的結果。
  加州理工的驗證結果和去年法國團隊驗證結果是壹樣的,他們使用了壹種走偏門兒的方法,但不管用什麽方法,中途的論證過程大部分都不在乎的,除非是證明粒子的理論模型錯誤,否則不會有人在乎具體是怎麽驗證的,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結果。
  只有國內的團隊才會在乎驗證過程。
  加入理工團隊比他們的驗證速度更快,肯定不能說直接完成、結果和上壹次的壹樣。
  所以每個人聽的都很認真。
  上臺做驗證報告的是貝萊芬教授的學生,名字叫凱莎·蘭道爾,壹頭棕色長發的蘭道爾長相並不出眾,但憑借姣好的身材,在物理學家的圈子裏絕對是個女神,她精神奕奕的解釋驗證過程,清晰的報告傳到每個人的耳朵裏。
  如果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肯定會對凱莎產生好感。
  她是壹個很有氣質、很有內涵的女性。
  趙奕在臺下認真聽著。
  對於凱莎說的很多東西,他並不明白,因為牽扯到很多非常專業的東西,短時間想理解非常困難。
  “如果系統有直接灌輸知識的功能就好了。”趙奕聽著很無奈,幸好旁邊有個陳明,但有什麽重要的點時,他就會開口問向陳明。
  陳明也會小聲做出簡單的解釋。
  事實上。
  如果只是聽壹遍報告內容,就算是很專業的量子物理學家,也不太可能找出什麽問題,因為其中牽扯的數據都是通過計算得來的。
  計算結果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這個計算可是需要很長時間才完成的,凱莎臺上說的每個結果,都是專業的人員,經過很長時間的計算得來的。
  誰也不可能聽壹下子就知道結果是否正確,他們只能就邏輯上進行分析。
  邏輯清晰,驗證結果正確,基本就挑不出問題了。
  壹個半小時後,凱莎說完了,她臉上帶著笑朝臺下鞠了壹躬,下面就是提問時間了。
  因為驗證結果和法國的團隊壹樣,幾乎不會有什麽人真正去提問,接下來還有關於奇點的報告,才是前來聽取報告的人最關註的。
  有些奇點的報告也許比整個驗證過程還重要。
  這就好像在挖掘礦石的過程中尋找到壹顆寶石,也許寶石的價值會比所有的礦石還要高。
  “有沒有人要提問?”凱莎朝臺下問了壹句。
  她的老師貝萊芬有些得意的看向不遠處的阮文燁,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得意的不僅僅是驗證速度更快,凱莎也是他得意的學生,人長得漂亮、有氣質,學術能力還強,類似的女性實在太少太少。
  在這種物理學家聚集的大場面上,蘭道爾站在臺上侃侃而談,從容不迫壹點兒都不怯場,也是值得贊嘆的事情。
  正當凱莎覺得沒有人提問,就準備說個結束語走下臺時,後排座位忽然舉起了壹只手。
  “我有問題!”
  趙奕喊了壹聲,直接站了起來,他手裏拿著加州理工團隊的驗證資料,開口說道,“妳們的驗證報告第31頁,第五行,我認為這個結果有問題,妳能詳細的驗算壹下嗎?”
  “呼啦!”
  會場裏頓時壹片議論。
  這個會場裏做過很多的驗算報告,卻很少有人質疑驗算報告中的計算數據,因為每壹個數據結果都是很長時間才計算出來了。
  只要最終的計算數據放在壹起,整體上沒有什麽問題,就不會有人產生疑問。
  現在是對D區數據的第二次驗證,質疑驗算過程中的計算結果,幾乎等於是質疑驗算過程造假。
  這就好像是說,“連計算過程中的數據都是錯誤的,究竟是怎麽得到的正確結果?”
  只要壹個關鍵數據出錯,驗算過程就是造假無疑。
  趙奕的質疑還沒有說完,“還有第37頁的第4行、第39頁的第五行。”
  “這幾個結果,我覺得都有問題。”
  趙奕當然能確定。
  這份報告他是看不懂的,但《監察律》直接反饋了三處問題,因為三處都是繁復的計算,他直接得出了結果不正確的反饋。
  凱莎聽了趙奕的話,感覺是受到了巨大的侮辱。
  她不知道趙奕是誰,但對方明顯來自中國的團隊,而且年輕的面骨大概只有二十幾歲,像是這種不出名的小人物,竟然開口質疑他們的驗算數據?他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凱莎感覺非常的憤怒。
  加州理工的團隊每個人都感覺很憤怒,其中有壹個年輕人,當場站了起來,指著趙奕吼道,“妳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我們的計算數據錯誤?妳以為妳是誰啊?”
  “妳的說法就是對我們團隊的侮辱!”他說完對凱莎說道,“不要理會他,我們的驗證工作已經完成了,他就是覺得他們的團隊沒有我們快,故意來找麻煩。”
  “現場來演算結果,妳知道需要多長時間嗎?”
  他的喊聲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回應。
  禮堂中有些人已經按照趙奕的話,去翻到指出的三個結果位置,去仔細的看了。
  其中還包括加州理工的貝萊芬教授。
  “鮑勃,坐下!”
  旁邊兒的人拉著鮑勃的袖子,趕緊讓他坐下來,臺上的凱莎也有些不明所以。
  前排有人解釋道,“那是趙奕!”
  “雖然他在物理研究上,沒有什麽發言權,但如果牽扯到數學計算,我相信在場能比得上他的人……很少,甚至說沒有。”
  專業研究量子物理的人,去和壹個依靠數論研究,甚至能拿到菲爾茲獎的人……比數學計算?
  這不是開玩笑嗎!
  哪怕是計算結果被質疑,甚至可以追到研究結果造假,他們也必須重新計算壹遍,才有底氣說趙奕說的不對。
  會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凱莎站在臺上不知所措,但沒有人顧及到她了,好多人都盯著加州理工團隊的貝萊芬教授。
  貝萊芬教授仔細盯著資料內容,短時間也看不出結果是否正確,他幹脆皺著眉頭看向鮑勃,開口道,“鮑勃,這三個部分都是妳的工作吧?妳去臺上分別演算壹次。”
  鮑勃重新站起來。
  他挪著步走過去,把凱莎替換下來,隨後站在了臺上,手裏拿著資料,明顯十分緊張。
  貝萊芬教授皺了下眉頭,還是鼓勵了壹句,“別擔心,鮑勃,就像是平時那樣,妳怎麽計算的就怎麽說,把過程說清楚就好。”
  “是,教授。”
  鮑勃答應了壹聲,卻還是慢悠悠的,前排距離近的人,能註意到他的手部都在發抖。
  臺下有些嘩然。
  不會是計算數據真有問題吧?
  研究報告造假啊!
  這真會成為今年物理學界最大的笑話、醜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