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34章 不及格的設計排第壹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昆侖發動機的動力組就只有三個人,王誌國是其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他只有二十七歲,碩士畢業才只有兩年,也就是工作時間只有兩年,是發動機組中少有對外招聘形式進來的技術員。
  三年前,動力組人少到快要解散,王屋發動機組立項時帶走了幾個主幹,因為昆侖發動機設計已經定型,動力組要做的工作非常少,清閑到都快成了養老小組了,但是大部分核心技術人員都走了,還是影響到了日常工作,就和其他缺人的組聯合,對外招聘壹些新人補充進來。
  王誌國就是這樣進的動力組。
  發動機研發組都是技術精英,王誌國壹個新人都做基礎工作,但三年的工作時間裏,也跟著學到了不少東西,他也有心上進壹些,想著努力壹把讀個在職博士,也許以後就能有更好的發展。
  王誌國對於工作很認真,也對現有的工作環境很滿意。
  他對於出差也不抵觸。
  大概主要原因是沒有結婚、沒有孩子,工作也是在他鄉,無牽無掛去哪裏都壹樣,出差還有個出差補助,多賺點兒錢也沒有壞處。
  這次去的還是首都,似乎是趙院士有關?
  王誌國想想都有些期待了,趙院士就是學術界的明星人物,他想著能見到趙院士,壹定要厚臉皮要個簽名,再來個兩人單獨的合影。
  然後……
  “發到個人空間?新出來的博客也不錯,發幾張照片上去,讓其他人知道,我正趙院士壹起工作過!”
  “到時候也許很多人會關註我。”
  “等這次出差結束以後,再寫壹篇《和趙院士壹起不得不說的故事》……”
  王誌國帶著期待踏上了飛機。
  動力工程實驗室。
  袁海濤已經接到張剛川的回復,知道研發組派了動力組的人過來,但拍的人是個不到三十的小年輕,“小年輕能幹什麽?”
  “趙院士肯定不滿意……”
  他吐槽想著。
  趙奕聽到消息倒是滿不在意,年輕的技術員相比經驗確實少壹些,但他只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壹份燃燒室和高效渦輪機搭配的報告,包括燃燒室的導入燃料、風壓強度等,和輸出溫度、渦輪機動力性能之間的關系,只要能把牽扯到的關系梳理壹遍就可以了。
  這份報告不需要多精細,甚至不需要多準確,因為即便是有錯誤的地方,他也能輕松用《監察律》找到,並且修改的很完美。
  所以,來人只需要專業壹些,會做這樣的報告就行了。
  趙奕還是很忙的。
  在確定了研發組派了人後,他也不忘航空集團打申請,開口就是壹千萬人民幣的經費,還說明是‘初期經費’,還讓航空集團派來個專人,幫忙對接合作的制造廠。
  如果換做其他人提這麽高的要求,申請報告肯定會被直接扔進垃圾桶。
  趙奕不同。
  當航空集團接到了報告以後,劉建昆很快就知道了,壹千萬的經費考慮都不考慮就批了,相對於航空發動機的研發來說,壹千萬的經費就只是‘毛毛雨’,根本就不值壹提,不說其他,單單是K03A性能提升,帶來的價值就難以估量,類似的材料根本是花錢也買不到,因為都是被國際禁售的,航空集團只能退而求其次,直接購買相對應性能發動機,支出也就可以用海量來形容。
  如果相對應的發動機能自主研發出來,性能足以供三代半以上戰機使用,未來裝配壹架國產戰機,就能省下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更不用說相應技術,能擴展使用在其他領域所創造的價值了。
  所以,航空集團對趙奕是絕對支持的,別說是壹千萬的經費,就算是五千萬、壹個億,也就是需要討論交流壹下才能決定,審批下來的可能性還是很高。
  劉建昆動用權限直接批了經費,隨後還派了個小組過去,負責幫趙奕的研發組對接制造廠外,也是代表航空集團和趙奕溝通,否則什麽事情都要打報告,實在是有些太麻煩了。
  壹切問題都解決了。
  趙奕見到了昆侖發動機組派來的王誌國。
  王誌國來燕華大學以後,因為人身地不熟,幹脆直接找到了教務處,才被教務處的老師帶著來到動力工程實驗室。
  他是向袁海濤報道,也直接見到了趙奕。
  王誌國對趙奕非常的熱情,他就像是壹個小粉絲壹樣,拿出個全新的T恤讓趙奕簽名,隨後還湊到趙奕身邊玩自拍,壹口氣忙了好半天。
  趙奕倒是也很配合,但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他直接給王誌國說了工作內容,交代他認真完成論證,還說起了時間,“我給妳壹個月。”
  “壹定要做完。”
  “妳需要先了解我們對燃燒室分區片的設計,根據新的燃燒室性能做論證。”
  “渦輪葉片、前端承受溫度,定在1700攝氏度和1800攝氏度,妳就照著這兩個數據去論證。”
  “明白了嗎?”
  趙奕說的內容並不復雜,正常都是能聽明白的。
  王誌國自然也壹樣。
  但他還是表情楞楞的點頭,呆呆看著趙奕走出房門,才反應過來驚訝的張大嘴,“趙院士剛才說……壹千七?壹千八?單位是開爾文?”
  “攝氏度!”
  袁海濤走過來很肯定地說道。
  “但是……”
  王誌國糾結了壹下,還是說道,“論證1700、1800攝氏度,材料能承受嗎?我記得上次看過,現在所用的渦輪葉片材料,最高也只能承受1250攝氏度。”
  周慶輕咳壹聲說道,“妳不知道嗎?K03A有了提升,現在熔點在1400攝氏度以上了。另外,趙院士還在繼續研發。”
  “原來是這樣!”
  王誌國臉上的疑惑不見了,他恍然大悟地說道,“原來趙院士在研發,那就正常了,真沒想到我來這裏是做壹線設計工作。”
  “啊?”
  “啊?”
  袁海濤和周慶對視壹眼,都覺得對方不應該是這個反應。
  王誌國則理所當然地說道,“現在材料熔點只有1400多,但趙院士來研究材料,很快的。我相信過不了壹個月,就會有新成果出來,到時候新的合金,熔點達不到1800,也肯定能超過1700……不行!”
  他說著忽然慌張起來,“我得快點去研究、做論證,否則時間就有點太趕了,到時候完不成耽誤了趙院士的進度就罪過了。”
  “……”
  “……”
  袁海濤和周慶對視壹眼,他們有些明白過來,新來的‘小王’是趙奕的粉絲,還不是壹般的粉絲,他對趙奕仿佛比對自己還有信心。
  “相信到這種程度,有點病態了吧?”周慶弱弱的說了壹句。
  “腦殘?”
  “腦殘?腦殘粉?這個詞用得好!”周慶嘟囔著‘腦殘粉’三個字,越是念叨越是覺得精妙,嘟囔了好幾句以後,忍不住噴笑出來。
  ……
  壹周時間過去了。
  機械樓壹層的小會議室,正在進行實驗設計報告論證會,參與的人員包括金屬材料實驗室的沈丙河、李榮茂,以及金屬復合材料實驗室的張洪濤、王誌芳。
  當然趙奕也是少不了的,他坐在主位上就像是個評審,手裏拿著幾人的設計報告,依次翻開掃上幾眼,隨後他就點到了李榮茂,“李教授,這裏妳最年輕,妳先來吧。”
  “我……”
  李榮茂楞的嘴巴微張,最後還是閉上不說話,其他人忍不住都笑了。
  最年輕?
  誰還能比趙奕更年輕?
  趙奕也露出個淺淺的笑,他倒不是故意這麽說的,只是沒有把自己算在內,房間裏笑壹下過去後,氣氛變得更輕松了。
  李榮茂就拿起了報告,講解起自己的設計思路,他的風格受到彭恩貴的影響很大,實驗設計的相對有些保守,但對K03A制造過程的理解,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大概也是因為他仔細研究了趙奕的‘建議報告’,對壹些小建議進行了‘合理性的科學解釋’。
  K03A制造過程的理解深入,設計選擇‘加入錸元素’的位置,就分析的相當水平了,他的報告中提到了三個步驟,都可以選擇‘加入錸元素’,加入方法也說了兩種,之後就是壹大堆的理論解釋。
  其他人倒是津津有味的聽著,張洪濤、王誌芳還加入討論中。
  趙奕則是聽的昏昏欲睡,倒不是他聽不懂內容,而是所謂的‘理論支持’,有很多部分都是‘想象’為主,拿出的理由不能錯,但也不能說是對的,有些幹脆就是自己‘強拉硬拽’上去的理由,誇張壹點來形容,感覺就像是個‘玄學家’,來幻想未來科技發展會是什麽樣子。
  武學出現了、鬥氣出現了、魔法出現了,當然,魂力、靈氣、玄力也都是少不了的。
  其他人倒是聽的很認真。
  事實上,好多高端的合計材料設計論證就是這樣,為什麽在某個地方用某種做法,根本是沒辦法解釋的,只能全憑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完善自己的理論,找壹個‘大家能接受’的解釋。
  如果實驗設計內容都能用理論解釋的話,材料研究也不可能那麽困難,只需要理論推導就可以了。
  李榮茂獲得了壹致的掌聲。
  王誌芳對李榮茂的設計評價非常高,“雖然不那麽完美,但也相當了不起了,我找不出大的問題,但有幾個小問題……”
  他開始提問。
  王誌芳的經驗無疑非常豐富,他找到的都是很關鍵的問題,就算找了理由也有些說不通。
  這些都是合金材料研究的爭議點。
  有些方法在某些材料研究中,對制造是有幫助的,大部分則沒有幫助。
  其實就是個覆蓋度、概率問題。
  比如,壹個方法用在100個地方,有95個地方沒有效果,就說明覆蓋度很小,對出成果的幫助概率不高。
  反之。
  王誌芳提出的小問題,都是和‘覆蓋度少’的方法有關。
  等王誌芳提問結束以後,張洪濤也問了個小問題,之後幾個人全都看向趙奕,因為趙奕的說法是,只要論證沒遇到大問題,就直接通過用於實驗。
  現在趙奕怎麽說?
  趙奕左右看著幾個人,拍板說道,“看來沒什麽問題,我們第壹個實驗,就用李教授的方案吧!”
  李榮茂都有些不理解,他剛才被王誌芳問住了,連忙問道,“不用在修改壹下嗎?”
  “不用,就這個方案!”
  趙奕很肯定的說完,隨後就看向了張洪濤,“下面妳來吧,張哥?”
  “好。”
  張洪濤沒有繼續說李榮茂的設計問題,因為李榮茂設計的確實不錯,說大問題肯定是沒有的,他就走到了講臺,把準備好的資料放進去,利用投影大屏做輔助講解。
  “巴拉巴拉……”
  “巴拉巴拉……”
  張洪濤連續說了有半個小時,讓趙奕都快聽的睡著了。
  其他人倒是很有精神。
  等張洪濤說完了以後,其他三人不約而同的鼓起了掌。
  “太精彩了!”
  李榮茂驚嘆地說道,“很完美,我完全沒聽出任何問題。”
  “嘿嘿~”
  張洪濤不好意思的笑笑。
  王誌芳也露出了笑容,他對張洪濤的表現很滿意,也壹點都不意外現在的情況,他們兩人做了充足的準備,對制定的方案論證了好幾次,都沒有能找出問題。
  想必……
  “趙院士?妳覺得呢?”王誌芳滿是信心的問向趙奕。
  趙奕微微皺起了眉頭,問了壹句,“張哥,妳能保證這個設計,制造出來的K03A性能提升嗎?”
  “啊?”
  這壹句問話讓張洪濤楞住了,他馬上搖頭道,“這個……這個……不知道,概率吧?”
  “多大概率?”
  “百分之三十?”張洪濤仔細思考著說道,“應該有百分之二十吧?有提升可能性很大,但提升多少,不好說。”
  趙奕繼續追問,“有多大可能熔點提升到1700度?”
  “噗——!!”
  旁邊王誌芳剛喝的水直接噴了出來。
  張洪濤臉黑地說道,“不可能!也不是不可能,估計百分之壹?”
  “恩。”
  趙奕沒在意兩人的反應,而是把張洪濤那份放在最下面,道,“暫時備選吧。”
  “備……備選?”
  張洪濤直接楞住了,完全不理解為什麽自己完美的設計,竟然只是當成了備選,壹時間都沒有問出口。
  下壹個輪到了沈丙河。
  張洪濤的設計被當成備,心裏也有點不舒服,就認真盯著沈丙河,仿佛兩人變成了仇敵。
  “這家夥……幹什麽啊?”
  沈丙河有些無辜的郁悶著,帶著忐忑的心情開始講解,他的忐忑不是因為張洪濤,而是其他人的設計似乎都很好,他的水平非常有限,又不好意思去找李榮茂問,所有都是自己寫出來的,只是確定沒有大問題。
  小問題……多到發麻啊!
  沈丙河才說了壹半兒的時候,張洪濤就忍不住打算提問了,有些問題勉強回答出來,有些地方幹脆就承認自己‘沒辦法解釋’。
  後來幹脆就說,“哪種方法都行,我就隨便選了壹個,也沒有理由,反正,感覺吧!”
  這壹句讓其他人沒法提問了。
  當事人都承認是憑感覺的設計,他們還能怎麽找問題呢?
  沈丙河斷斷續續還是說完了。
  如果給講解論證報告做個打分的話,張洪濤能拿到九十五以上,李榮茂也能打上九十分,他們都可以歸在‘高分學霸’行列中,沈丙河則是另壹個極端,他怎麽看都完全不及格,有些‘考題’都幹脆說‘蒙的’。
  但是……
  趙奕把沈丙河的那份報告,直接放在最上面,說道,“看來還是先用沈教授的設計吧。”
  “啊?”
  “啊?啊?啊?”
  房間裏傳來四個不解的聲音,就連沈丙河都很不理解,他本來是覺得自己的設計,肯定會被直接Pass掉,沒想到竟然入選了?
  第壹個被用於實驗?
  換句話說……
  他是第壹名?
  “這不是亂來嗎!”王誌芳已經很不滿了,他覺得張洪濤的報告最好,結果被歸在了‘備選’中,李榮茂的也有亮點,但第壹個被用於實驗的,竟然是沈丙河那份肯定‘不及格’的報告?
  “為什麽?”
  四個人全都看向趙奕。
  趙奕眉頭微皺,解釋道,“我早就說過了,第壹波的實驗目的是總結經驗。先做幾個實驗試試,排除那些錯誤的方法。”
  “沈教授的設計,看似問題很多,但也沒辦法說肯定是錯誤的,也許用他的設計也能制造出性能很好的合金。對吧?”
  “就算制造不出來,也能給我們帶來經驗,先有失敗、後才有成功。”
  趙奕繼續道,“反觀張哥的設計,確實很好,我也找不出問題,但合金材料的研究,理論只占很小壹部分。妳的設計有充足的理論支持,換句話說,如果不能用妳的設計,制造出理想的材料,也根本沒辦法在過程中找到問題。這個實驗做了就等於沒做,有什麽意義呢?”
  “……”
  “……”
  王誌芳和張洪濤對視了壹眼,仔細想想都覺得趙奕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
  怎麽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勁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