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47章 這是公然坑經費的節奏?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實驗結束。
  反重力團隊依舊在忙碌著,他們要做裝置設備的檢查、實驗器具的檢測,檢測裝置的數據記錄、匯總。
  等等。
  這些檢測工作能幫助對於空間罩有個全方位的了解。
  從對於數據的重視程度,也能知道反重力團隊和趙奕想了解的方向是不壹樣的。
  反重力團隊更在乎的是空間罩的性能等。
  趙奕並不太在意空間罩的性能,而是註重與形成的過程,以及內部設備、高能光束的排列問題。
  這就是方向不壹樣了。
  反重力團隊更在意的是技術,而趙毅則需要以空間罩的形成過程,研究形成的原理,結合原本的理論,去反推光子自旋與空間關系。
  趙奕不需要知道空間罩具體有什麽性能,他在意的是空間罩形成的時間,具體的能量測算數據,等等。
  這些都是相關條件。
  等時間結束以後,高層領導集合所有人,開了個總結性的會議,隨後就各自解散了。
  實際上,離開的就只有高層領導以及趙奕壹行人,其他人還要留在主基地裏。
  趙奕帶著張祁燦壹起返回了燕華大學,他們還沒有能休息壹天,就乘坐軍車去郊區的公寓,因為高層為了保密性,決定讓理論組壹起做研究,必須要找個適合的地方。
  實際上,理論組需要註意保密的,就是黃鐘和張祁燦,其他兩人都是在高能所。
  趙奕仔細考慮壹下,還是決定去郊區的別墅,牽扯到保密性問題,肯定會增加安保力量,繼續留在大學裏就有些不適合了。
  高層明顯對趙奕的理論組非常重視。
  趙奕到了別墅的時候,就已經有兩隊持槍武警在,還包括軍方的壹名上校軍官,第二天還繼續強化,開來了壹輛坦克和兩輛裝甲車,並安排了壹輛直升機隨時待命。
  這個陣勢讓趙奕都感覺到擔心,越是嚴密的安保,也就代表是越是危險,好在反重力研究還沒有被外界知道,而國內的治安,尤其是首都,還是比較安全的。
  另外,趙奕發現系統能力有個好處是,《因果律》能幫忙預測安全問題,提問就可以得到準確答案,才讓他感覺安心許多。
  趙奕不是壹個人來的,他還帶著錢虹壹起來。
  很快林曉晴也來了。
  因為牽扯到非常重要、非常機密的研究,林曉晴是趙奕的妻子,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她不可能繼續正常讀書,好在有上級的幫助,她的成績也非常好,政法大學幹脆提前半年,給她頒發了研究生畢業證書。
  盡管提前拿到了畢業證書,林曉晴也感到稍稍有些郁悶,她學習並不是為了畢業證書,也是希望能有自己的壹番事業。
  比如,行政級別上,超過老爸林旭東,最好是能擔任林旭東的上級,直接給他下命令。
  這是兒時的夢想。
  晚上睡覺的時候,林曉晴就不斷抱怨著,趙奕趕忙安慰道,“沒關系,有機會的,妳是學法律的,擔任行政文職工作,慢慢來。”
  林曉晴嘟著嘴道,“我現在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
  “馬上就好了。”趙奕說道。
  他的生活上確實受到了影響,再想過普通的生活很難。
  林曉晴想要正常去工作,除非是和他完全分開兩地,到軍方或其他機密性質的地方工作,走正常途徑就很難了,主要還是因為,因為她同樣也是受保護的對象,壹個受軍方保護好的人,想要正常的工作就很難了。
  其實林曉晴也只是抱怨幾句,她還是為趙奕感到驕傲的,影響到自己也是沒辦法的。
  她沈默了好半天,幹脆翻過身壓住了趙奕,盯著他的臉頰說道,“這樣吧,反正也沒辦法正常工作,我還是要個孩子吧。”
  “——?”
  趙奕還沒反應過來,就像是孫悟空壹樣,被觀世音菩薩降服了。
  ……
  趙奕的別墅被當成了理論組的基地。
  張祁燦是壹起來了。
  他孤身壹人倒是沒什麽,安排個房間就好了,很快黃鐘也準備來了。
  黃鐘是帶著妻子壹起的,後來又有航母集團和高能所的專家,有的是孤身壹人,有的拖家帶口。
  好在他們不都住在趙奕這裏,有的則被安排在旁邊的房子裏,只有趙奕組裏的幾個人壹起住。
  黃鐘來了以後就苦笑道,“我只想留在大學裏,看來是不可能了,趙院士,妳的研究突破進展太快,都感覺跟不上了。”
  “我是到了以後才聽說,出現了個空間罩,真想親眼看看。”
  趙奕笑笑。
  黃鐘是理論組很重要的成員,完全不差於張祁燦,可以說是理論組的幹將,肯定是要過來壹起研究的。
  在實驗發現了空間罩以後,高層領導對於研究就更加的重視,程度上已經達到了最頂級。
  國內任何的研究、工程、制造,都要為反重力研究讓路。
  上級也準備調動大批的資金,先期就為實驗準備了五十個億。
  這還只是用於理論研究、反重力實驗的資金,不包括空中堡壘的設計、建造,以及動力系統的研究。
  現在參與有航空集團、核能研究所、高能所以及軍方參與,有關空中堡壘的設計建造,肯定會後續整體協調安排,還會調撥更大批量的資金。
  據說……
  國產第二艘航母的準備資金都被臨時征用了。
  有相關的海軍方面負責人,為此都來首都質問,得到的答復卻是,“第二艘航母制造無限期延後……”
  這個答復絕對是沒想到的。
  高層領導不可能給不想關的海軍透露消息,海軍方面就只能繼續疑惑著,而大批量的資金,都撥付到反重力團隊以及相關研究。
  趙奕的理論組分到了不少資金,他了解了壹下先期有五個億,撥付的資金都是‘備用’,以防有突發性的實驗需求之類。
  高層最高級別的會議,已經確定現階段的研究方向。
  壹個是理論研究。
  趙奕的理論組是最受重視的,理論組的每個參與人,有什麽要求都會被盡量滿足。
  第二個就是反重力團隊針對反重力、空間罩的實驗。
  這部分會花費相當高昂的資金,下壹階段就準備建造三座以上的反重力裝置,並且更換了管道材料,使用最高性能的高能光束。
  同時,也開始實驗讓裝置整體懸浮起來。
  這是為建造空中堡壘打基礎了。
  最後就是核能所負責的動力裝置,上級大力度支持核反應堆的研究,同時也會讓核反應堆結合發重力,來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
  核能所的另壹項研究是核聚變反應裝置。
  所有人都相信核聚變是未來,反重力的環境下,核聚變的控制變得容易了不少,還有人提出以空間罩,來對核聚變進行控制,但後者還需要理論支持,核能所對此沒有辦法。
  但不管怎麽說,核聚變還是要繼續研究,只不過支持力度沒有那麽大,因為理論的缺失,讓核聚變暫時只能當做‘未來’,短期內想制造出可控核聚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正常的裂變反應堆,理論方面已經足夠了。
  之前無法制造穩定高功率、高豐度的反應堆,主要還是在於控制問題,陳澤書會議時就肯定的說,反重力環境下,核反應變得更容易控制,高功率、高豐度的反應堆,已經不存在技術難題,都可以直接設計建造了。
  高層領導、反重力團隊以及其他參與的人,都非常期待陳澤書的團隊,能在核動力研究上有成果。
  而最重要的理論研究,就要依靠趙奕的理論組了。
  這天,阮文燁也來到了趙奕的別墅,和他們壹起進行理論研究。
  阮文燁來的時候,臉上只寫著郁悶,他決定加入反重力團隊,是因為感覺參與技術工作,能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而相關理論研究太過於負責,根本就不適合他。
  現在他還是來了。
  阮文燁是被派過來的,他負責兩個工作,壹個是和趙奕的理論組,壹起進行理論相關研究。
  另壹個就是和反重力團隊溝通,有什麽理論成果、實驗要求,都是由他來負責。
  阮文燁說起來都很郁悶,他知道自己跟不上理論的進度,可其他人並不知道,他們都覺得阮文燁很有水平,只是在反重力組‘等著’,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
  高層領導都是這麽認為的,他就被直接派過來了。
  “我是真的……”
  “不想來啊!逃不開、躲不掉……”阮文燁說出來都很郁悶,對其他人他肯定不會這麽說,但黃鐘、張祁燦、趙奕就沒有多大關系了,壹起做研究的過程中,各自有什麽水平,都是能直接看出來的。
  趙奕笑道,“別氣餒啊,阮哥,妳來了幫助會很大。”
  他給每個人分配工作。
  現在的研究大方向,就是根據實驗數據,形成壹系列的條件,來對光子自旋和空間的關系進行反推到,但是條件還並不充足,其他人就必須要壹起,幫忙把條件完善。
  他們的工作也都是根據實驗結果,對數學內容進行反推導。
  他們想要直接推導出關系,肯定是不可能的,只需要有壹些進展,或者壹些正確的思路、想法,都可以形成必要的條件。
  趙奕也同樣參與其中,他需要認真地去研究,慢慢的完善理論邏輯,最後進行總結歸納,才能確定的知道光子自旋和空間的關系。
  “這次的研究過程,需要的時間會很長,不是幾天能結束的。大家也不要太著急……”
  趙奕對其他人說道。
  阮文燁吐槽的說了壹句,“如果讓我看,這輩子都結束不了,不過趙奕,我信妳。”
  他說完低頭看著手裏,復雜到像是天數壹樣的列式,都感覺頭皮都快要炸了。
  理論研究是個長久的工作,尤其牽扯到復雜的數學構造,想要取得壹點小進步,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如果讓黃鐘、張祁燦、阮文燁來看,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想法,是對理論進行完善,還是說走向了岔路,有什麽進展都只能問趙奕。
  這就是理論研究的問題。
  就像是壹個非常復雜的迷宮壹樣,幾個人壹起去探索,面對每壹個復雜的分岔口,他們都會有各自的想法,但並不知道判斷是否正確。
  那麽,找到的路是通路,還是死路呢?
  理論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擔心研究出的內容是錯誤的,不止是會做無用功,還會把自己和其他人,引到錯誤的方向上。
  趙奕對此就沒有擔心了。
  無論找到‘什麽樣的路’,因為有系統能力的輔助,他都會知道是否‘距離迷宮的出口更近’,他需要的就是其他人,不斷提供前進的路。
  在做研究的過程中,趙奕對生活和工作質量還是很在意的,他不止是自己在意,也對其他人有同樣的要求,因為理論研究很費腦筋,他的要求是每天工作六個小時,壹般是上午、下午以及晚上,分別進行兩個小時的工作,其他時間都可以自由的休息。
  這樣有充足的休息,工作效率才是最高的,否則盯著疲憊去做研究,差不多等於是浪費時間。
  哪怕每天只工作六個小時,幾個人的工作成果還是很高的,只短短壹個月時間,他們所做相關數學研究的草稿,都差點堆的到處都是,好在有專人特別幫忙整理記錄,才不會出現草稿雜亂無章甚至丟失的情況。
  兩個月。
  趙奕的理論組沒有特別的進展,還在繼續做數學構架和推導。
  其他團隊倒是有進展。
  反重力團隊建造了兩個新的裝置,都是采用全新的材料以及最高端的高能光束設備,其他相關設備也有了升級,他們還完成了‘可懸浮裝置’的設計工作,正準備投入到建造中。
  ‘可懸浮裝置’的動力系統,采用的依舊是傳統的重油能源,因為只是做實驗所用,會根據懸浮測算的結果,進行壹系列相關的評估。
  ‘可懸浮裝置’的設計方面,最主要的不是動力,而是‘平衡系統’,也就是讓裝置懸浮的過程中,遇到單側巨大的推力,或者引力分布不均的情況下,依舊能保持整體的平衡。
  最開始的設計和飛行器類似,采用加裝巨大機翼的模式,來保證整體的平衡性,但很快設計就被否定了,因為機翼的設計沒有任何意義,空中堡壘會建造的非常巨大,任何利用風力的方式,都已經不適用了。
  後來有專家認為,空中堡壘的運作方式,有點類似於‘空氣中的船體’,因為引力大大減小,空氣還能形成向上的推力,就可以采用船體的設計方式,把整體設計再最下方,並在下側邊緣裝載應急的推進裝置,就能最大可能的保證平衡。
  這個設計被采納了。
  高層領導帶著董利華等幾個核心人物,來趙奕這邊看看理論研究情況,就把平衡問題說了出來。
  趙奕想了想說道,“但是,還需要壹套平衡控制系統。”
  “幾個推進裝置的運作,肯定不能人工操作。”
  “空中堡壘和飛行器不同,最好是參照大型航母的運作,能長期穩定保持水平線的懸浮,需要電子系統對平衡性進行判斷,來不斷進行調整。”
  “推進裝置的設計是最簡單、有效的,暫時采用這個方案也不錯,同時,也要開始研發平衡系統。”
  “這個工作……”
  趙奕說完問向董利華,“對了,妳們團隊為了解決平衡問題,具體的預算有多少?”
  “什麽?預算?”董利華滿是不解,隨後想想道,“平衡還是很關鍵的。如果是研究電子系統,最少也要……五百萬?估計不夠,這種大型的電子控制系統,難度非常高,還只能交給航空集團旗下的研究所來做,估計需要不短的時間……”
  “五百萬啊!”
  趙奕猶豫著說道,“要不,我來試試?這段時間研究理論,腦子都快炸了,正好換換腦子、休息壹下,不過先說好,五百萬……這個……”
  董利華頓時張大了嘴,好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麽。
  這是打算在高層領導面前,公然坑反重力團隊五百萬經費的節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