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3章 發動機設計會議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動力部門,操作間。
  好多工作人員圍在大辦公桌前,仔細聽著中間趙奕提出的建議,最開始的時候,好多人都覺得趙奕是外行指揮內行,大概是知道了設計想要說幾句,說的對不對就沒多大關系了。
  有些職位高的領導、工程院的院士,了解電磁彈射器的設計後,也會找壹些地方說上幾句。
  壹般情況下都是沒有意義的,後來就會有人給解釋,這樣進行設計的原因。
  趙奕也壹樣。
  雖然他是頂級的數學家、計算機專家,也是生物醫學專家,但和電磁彈射器沒什麽關聯,到這裏就純粹是個外行了,在了解了電磁彈射器設計後,也許礙於顏面也會說上幾句。
  這時候就是看看熱鬧。
  等趙奕連續說了好幾個問題後,相關的研究人員、工作人員,表情就從戲娛變成了驚訝,因為他們發現趙奕所說的,還真是很專業、很有道理,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反駁,反倒會順著思考下去,發現比原來的設計還要好。
  這……怎麽可能呢?
  馬明偉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他在驚訝中也第壹個反應過來,“趕緊記下來、趕緊記下來!都光聽著幹什麽!快點!都記!別落下東西!”
  “好、好!”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趕緊拿起紙筆記錄,還有個幹脆到旁邊的電腦,打字進行著記錄。
  當自己說上幾句話,旁邊就有幾個人記錄的時候,真是非常有成就感。
  趙奕有點知道領導為什麽喜歡講話了,因為所有人都會認真聽,有的還會認真做記錄,感覺自己就好像成了領袖,指引大家前進的道路壹樣,他也變得更加熱情了,把心裏知道的幾個點全部說了出來。
  最後他意猶未盡的擺手道,“馬哥,我是真外行,就是覺得哪裏可以修正壹下,就隨便說幾句,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啊!”
  “不是,不是……”
  馬明偉都不知該怎麽回答了,他在面對趙奕的時候甚至可以慌張,連忙擺手說道,“妳可不是外行,妳是真正的內行啊!可別這麽說了,讓老哥我羞愧到無地自容啊!”
  “客氣啦,這麽說就太過了啊!”
  趙奕笑道。
  馬明偉和趙奕客套了幾句,馬上交代起了工作,他讓所有人把剛才的話進行總結,記錄在同壹個本子上,然後逐條進行討論分析。
  最開始還只是壹群人討論,後來發現環境不太好,幹脆就換到了旁邊的會議室。
  結果趙奕沒人理會了。
  趙奕知道壹群人在忙研究,顧不上自己也沒關系,他幹脆就走出了動力部門,到外面四處轉轉看看,這個科研基地的環境還是不錯的,占地面積非常大、綠化做的非常好,他找到了個路邊的小亭,悠閑的坐在椅子上曬太陽,隨後就遠遠看到壹行人走過來。
  他壹眼就認出走在前面,壹身牛仔打扮,肩膀上背著大行李包的人,“張哥?”
  “張哥!”
  趙奕走到路邊揮手喊了壹聲。
  幾個人頓時都看過來,馬上就認出了趙奕,張洪濤熱情的道,“趙奕,妳來的可夠早的,我以為我先到呢!”
  “有人接我的啊,我也不知道。”趙奕搖頭,他根本就不知道時間,因為有專人來接自己,才來到了科研基地。
  張洪濤趕緊給趙奕介紹幾個人,都是材料學方面的專家,還有壹個是工程院的老院士。
  趙奕壹壹握手。
  張洪濤說是要去宿舍,隨後就去到處看壹看,趙奕也沒有專門要去的地方,就幹脆決定和幾個人壹起‘混壹混’。
  反正都是過來的‘專家’,差不多也算是壹路人。
  壹路上。
  張洪濤給趙奕詳細的講了這次的科研基地,邀請專家團來參觀的事情,“其實說白了,咱們就是來這裏轉壹圈、逛壹逛,針對感興趣的項目,也可以看壹看、了解壹下,等等最後有個會,開完了就可以走人了。”
  “這樣啊,那有什麽意義嗎?”趙奕有些不解的問道。
  如果只是讓專家團的人來參觀壹下,似乎就沒有什麽特別的意義,而航母的科研技術研究,保密性肯定非常的強,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
  “當然有意義。”
  張洪濤解釋道,“航母啊?牽扯到的技術、研發、項目太多了,壹個科研基地肯定是做不過來的。妳想想,現在不是見到壹艘航母的問題。如果只是正在組裝那艘航母,研發不研發都沒有關系,但是我們的技術要積累、要進步呀,以後肯定還有第二艘、第三艘,這些研發都是為了以後做準備的。”
  “如果我們擁有和歐美發達國家同等的技術儲備,第二艘不就可以建造出核動力、帶電磁彈射、擁有最高技術雷達、通訊於壹體的超級航母嗎?”
  “反之,技術不足,第二艘還是只能建造常規動力的(航母),什麽高科技的東西也用不上,差不多還是等於是積累經驗……”
  “那確實。”
  趙奕當然知道技術積累的重要性。
  張洪濤繼續道,“所以我們來這裏,就是為了大致了解壹下,並且有能力的話,就幫忙分擔壹下科研壓力,但不是現在分擔,而是以後。”
  “原來如此。”
  張洪濤的意思表達的很直白了,專家團都是由國內頂級的相關技術專家組成,來這邊兒就是了解壹下航母研發的大致情況,並針對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以後考慮分擔壹些研發壓力。
  當然,也不是強迫性質的,但接到了國家項目,經費肯定是有保證的,也會得到國家層面的扶持,為航母技術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
  近壹段時間,張洪濤混的風生水起,因為他仿制出了進口的衛星外皮材料,被認為是擁有最尖端的合金材料研究水平。
  雖然他提交的完成報告中,詳細說明了趙奕的貢獻,但因為趙奕是‘理論派’,又不是專門研究材料的科研人員,大部分功勞還是屬於張洪濤,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進入專家團。
  張洪濤三十三歲不到,是專家團中除趙奕外最年輕的,他自然也是非常的被看好。
  在來到環安市的科研基地前,張洪濤和趙奕壹樣,被內部科研領導‘預訂’,特別邀請張洪濤來參觀,並針對其研發內容給點意見。
  ‘預訂’趙奕的是動力部門領導馬明偉。
  ‘預訂’張洪濤的則是材料研發部門,他來的時候就知道必須要看的項目——
  航母鋼材的研究。
  每壹種海上作戰的艦艇、平臺,對於鋼材的要求是不壹樣的,就比如潛艇對鋼材的特殊要求是,因為其主要在水下活動,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壓力。
  航母則由於甲板要承受固定翼艦載機著艦時的巨大沖擊力,如果甲板鋼材質量不過關,艦載機著艦時可能會由於巨大沖擊導致甲板變形,所以航母用的鋼材不僅要有很高的硬度,還要有很高的韌性。
  同時,航母用鋼還要具有低磁性、耐高溫高濕、抗爆以及良好的焊接性等多種特性。
  整個航母的技術研發問題中,甲板鋼材的研發絕對是重中之重,合金材料的研究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最復雜的。
  “他們買到了壹塊,蘇聯航母甲板用的鋼材,打算先進行破解、仿制,因為上壹次,我們壹起破解的那個衛星外皮,所以特別找到我。”
  張洪濤簡單解釋了壹句。
  趙奕也明白過來,他們壹起破解了衛星外皮材料,還研究出具體該怎麽制造。
  航母甲板鋼材的研究也壹眼,有壹塊樣本材料擺在那,就是分析其成分並研究怎麽制造,張洪濤有成果的例子,自然就會非常被重視。
  趙奕和張洪濤壹起來到合金材料研發部門。
  這個研發部門並不是單獨的機構、實驗室,而是和其他研發公用實驗室和操作間,有的研究人員則是兼顧兩項研究。
  因為,都是合金材料項目。
  另壹個就是航母發動機相關材料的研發,發動機設計團隊也在這裏工作。
  當趙奕和張洪濤進門的時候,就直接被武警攔住了,說裏面正準備召開內部保密會議,他們就打算先去別的地方看看。
  壹個穿著軍服的中年人走出來,站在門口喊道,“是張洪濤張教授嗎?”他走近熱情地說道,“還真是妳,我在裏面就認出來的。”
  他說完對旁邊的武警說道,“這可是我們特別邀請的專家。進來吧,會議聽聽也沒什麽。”
  這時候中年人才註意到趙奕,大概也因為趙奕太年輕,看壹眼就被下意識忽略,但他仔細壹看馬上驚訝道,“是……趙奕,趙院士?”
  “妳好!”
  趙奕面帶微笑伸出了手。
  中年人熱情的握住了趙奕的手,感嘆道,“趙院士,年輕有為、鼎鼎大名啊!我估計,全國都知道,沒有人不知道啊,哥德巴赫猜想、費馬猜想、震顫波形圖、粒子理論,真的是……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麽詞來形容,天才,超級天才!”
  “您太客氣了!”
  “趙院士,妳能來,這是榮幸啊。”中年人把兩人讓了進去,才想起還沒有介紹自己,他的名字是應邵文,國家科技大學教授、工程院院士,是發動機領域的專家,接手國家項目帶領團隊研制新型的發動機。
  應邵文也跟著說起,正要召開的會議,是新的航母發動機設計計劃。
  計劃,也就是還剛處在設計過程中。
  “我們現在只是對新型的發動機,整體進行壹個架構、論證,後續肯定還要根據情況調整、修改,其實也就沒什麽保密可言。”應邵文解釋道。
  趙奕這才了然。
  他剛才還猶豫著是不是要跟進去,萬壹聽到壹些機密性的東西,安全什麽都倒是不用擔心,別被逼著加入團隊就好。
  現在就沒什麽問題了。
  如果壹個大型發動機項目,只還在架構設計階段,估計距離完成最少也要五年?五年還都是說少了,八年、十年,甚至中途放棄轉到其他研究都有可能。
  趙奕就幹脆進去了會場。
  應邵文就是團隊的領導,主持會議的核心人物,他帶著趙奕和張洪濤進來,立刻吸引了所有人註意,討論聲也馬上響了起來,“趙奕?”
  “是趙奕,沒錯,我昨天晚上看見他了。”
  “他怎麽來我們這裏了?”
  “另外壹個,好像是首航的合金材料專家?據說是被應院士邀請過來的,壹起來的?”
  “應該是。”
  “不過……趙奕懂什麽動力、機械的?估計就是來湊湊熱鬧。”
  “……”
  應邵文輕咳了壹聲,會場馬上安靜下來。
  趙奕和張洪濤找了個後排的位置,完全準備當個盤觀者,會議也就正常進行。
  這個內部研發會議是對新型發動機內部設計的討論,首先就是播放了整體的設計圖,每個相關的研究人員,都針對自己負責的部分,給出壹些意見和建議,針對問題點分別進行討論。
  趙奕倒是感興趣的聽了壹下,發動機的設計領域,他還真是第壹次接觸,因為只是技術的應用,設計原理還是聽得懂的。
  跟著會議的進行,他覺得學到了不少東西,但旁邊張洪濤則聽得昏昏欲睡,若不是直接睡過去不太好,估計他就趴在桌子上了。
  會議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就為壹個問題爭執不下,是發動機扇葉構造問題。
  有人建議用空心的扇葉,有人則覺得弧線的實心扁葉更好。
  空心扇葉有空心扇葉的好。
  弧線的實心扁葉,也肯定是有其優勢。
  如果只是從提供動力的角度分析,會牽扯到非常復雜的計算,而按照經驗來說,提供動力相差的數值也不會很大,但不管怎麽說,類似的方案敲定必須有科學的數據支持,壹時間肯定無法決定。
  所以會議裏的爭執不可能有結果。
  應邵文邊聽著手下人員的爭論,發現趙奕坐在後排聽的很認真,幹脆趁著個空當,有些期待的問向趙奕,“趙院士,您是數學、物理專家,能不能幫我們計算壹下,兩種方案提供的動力,究竟有多大差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