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74章 國外的,永遠是國外的!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當實驗室的研究員感慨趙奕是頂級富豪時,趙奕也確實正在做富豪的工作,他個人持股比例高達九成八以上的星億投資公司,殺回了國內的股市裏不斷的撒錢。
  在短短兩個星期內,星億投資公司就灑出了近三十億人民幣,連續進行了七筆過億的重大交易,其中最大的壹筆是對金芯制造的投資,交易金額高達九億人民幣。
  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沒有太多人註意到,因為星億投資公司撒錢的對象,都是比較冷門的制造、材料公司。
  現在全世界範圍內,互聯網科技才是真正的大熱門,再其次也是食品、醫療等行業,國內股市的制造板塊,都快被人遺忘了。
  金芯制造是國內技術最高端、規模最大的芯片、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但由於受到技術研發、專利等限制,放在國際上卻沒什麽競爭力,放在國內也只能的競爭低端市場。
  但是‘星億’兩個字,實在太引人註目了。
  當金芯制造完成大交易的消息被爆出來了後,仔細壹看收購方是‘星億’打頭的公司,立刻吸引了大量的註意,隨後輿論又挖出,星億投資公司短時間內,連續進行了好幾筆過億的交易。
  “星億投資公司,不就是趙大神海外的公司嗎?”
  “星億投資、星億科技,星億投資壹直在海外,怎麽突然轉戰到國內了?而且看情況,壹下子撒了不少錢啊!”
  “估計有幾十個億!”
  “好有錢啊……”
  其實幾十個億人民幣放在國內也不算什麽,但類似大筆交易往往出現在大型集團公司上,而不是個人的投資公司,尤其還是趙奕的投資公司,隨便查壹下就知道,星億投資公司是屬於趙奕個人的公司,公司做的投資就等於是趙奕個人的投資。
  趙奕壹口氣就是就拿出幾十個億人民幣,直接扔進了國內的股市,也讓人感覺非常的震撼。
  輿論關心的有兩點,壹個是星億投資公司的錢從哪裏來?
  另外就是,投資目的是什麽?
  很快。
  兩個問題都有了答案。
  前幾個月時間,星億投資公司大肆拋售持有的海外科技股,到現在拋售了近三分之二,還通過結匯等方式,把資金轉移到了國內。
  雖然中途支付了很大壹筆稅費,但星億投資公司還是源源不斷的把資產轉移到國內。
  這壹點就更讓人震撼了。
  好多人的印象裏,有錢人都是把資產轉移到海外,極少有人會反過來把錢轉移到國內。
  趙奕的做法反其道而行,而且海外拋售的都是被看好的科技股,還通過正規渠道繳納大量稅費,就有些讓人不理解了。
  “難道海外的資金,可能會出現安全風險?”
  星億投資公司持有的資產,差不多在十億美元左右,還是因為近壹年來,海外科技股暴漲的結果,放在國際市場上很難有多大影響。
  但是,趙奕的影響力很大。
  當消息被曝出來以後,國際市場都受到了震動,國際頂尖的科技股頓時受到了影響,道·瓊斯指數都受到了震動,並且連續的下跌,好多科技股也跟著連續下跌了三天。
  由此可見,趙奕的世界影響力有多大。
  在好多人眼裏,趙奕不僅是頂級的科學家,還是個眼光極好的投資專家,他大肆拋售頂尖的科技股,肯定是有壹定原因的。
  國內就是壹片贊揚了。
  在不斷贊揚的同時,好多人也關心星億科技公司的動向,他們發現星億科技公司對股市的投資,幾乎都集中在電子材料、高端制造板塊。
  其中最主要投資的金芯制造,就是最大的集成電路、芯片制造企業,其他也是材料、制造相關的上下遊企業。
  頓時。
  高端制造、高端材料相關板塊的股票,迎來了罕見的快速飆升。
  好多人都是閉著眼睛跟風做投資,知道趙奕投資了什麽,就馬上跟著壹起做投資。
  這個方法已經被證實有效。
  結果報道後續幾天,高端制造、高端材料相關板塊的股票,壹個接壹個的漲停板。
  那些所謂的股市專家們,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現在的情況顛覆了股市規律,只是壹個人做投資就能讓這麽多人跟風,讓雪球跟著越滾越大,就實在是有些看不懂了。
  他們也只能感嘆,“趙大神的影響力太大了!”
  “閉著眼跟風啊!”
  “股市投資還是要謹慎啊!要有個人的判斷,不能忙碌……”
  在說了壹大堆廢話的同時,他們也忙著跟風投資了好幾家高端制造、材料相關的企業。
  投資,確實需要理解。
  但是趙大神都已經做了投資,而且壹口氣投入了那麽多資金,也許制造、材料板塊,確實要迎來大利好了呢?確實變得值得投資了呢?
  這說不好啊!
  ……
  星億投資公司的動向,當然和趙奕有直接關系。
  其實最開始做海外股市投資的時候,他是想著壹直投資個十年,到記憶中最高時,差不多就可以拋售了。
  現在還遠遠不是最高點。
  那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最高點的股價甚至超過壹千美元,而現在也只有二十幾美元而已,還有五十倍的利潤可以追求,其他科技股沒有幾十倍那麽多,翻個幾倍也是有希望的。
  但是,情況不同了。
  因為有自己的參與,世界已經被大大的改變,海外的科技股是否依然會漲的那麽好很難說,未來變得充滿了不確定。
  這種情況下,趙奕決定拋售大部分科技股,只留下那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股票,把資金轉移到國內即將迎來爆發的材料、制造領域。
  至於,為什麽?
  當然是為了支持國內的發展,為此造成虧損又有什麽大不了!
  ……
  壹個月後,趙奕正沈浸在破解空間奧秘的時候,他收到了科技發展會議的邀請。
  這次會議很有意思的是,他是以星億集團負責人的名義被邀請的。
  “集團負責人?”
  “公司代表?”
  “有意思。反正研究陷入了瓶頸,去參加壹下也挺好。”
  趙奕決定去參加壹下。
  類似的會議邀請的都是國內知名企業的負責人,每壹個參加的人都可以說是頂級的富豪,就感覺有點像是富豪聚會,只不過是高層組織建立個平臺,研究探討科技發展方向,並制定搭建發展的框架。
  但是,會議召開肯定是有原因的,最主要就是反重力技術,交換到了國外很多高技術產品售賣許可。
  國內可以買到原來買不到的高技術產品,相關的材料、制造技術,也就迎來快速的發展。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壹個模仿、研究、突破的過程,但模仿確實很重要,有技術去模仿,才能更快的進行發展,而不需要慢慢去探索,探索以後還會遭遇專利權危機。
  所有參加會議的人,都知道會議的主題是什麽,但會議前好多人還是關註無關的互聯網科技企業。
  因為,賺錢。
  高端制造、材料行業想要發展,即便是有模仿對象,也是要靠壹步步積累的,而互聯網科技是個快速爆發、吸金的行業,國際上都是這樣,國內就更是如此了。
  因為,人多。
  這可以算是另壹種形式的‘人口紅利’,就比如壹個明星。
  如果O洲小國的明星,表演天賦再好、長得再漂亮,因為所在國家的人口數量少,粉絲數量受到嚴重限制,商業價值就被大大限制。
  國內有十幾億的人口,某位明星只被百分之壹的人喜歡,粉絲數量也輕松破千萬,商業價值自然就不壹樣了。
  互聯網科技行業也是如此,某個軟件只有百分之壹的人使用,用戶量也能突破千萬,就能帶來巨大的流量,制造出海量的收益。
  趙奕也是個名人,而且是超級大名人,他也感受到這種‘紅利’。
  比如,隨手發個微博。
  微博開通了打賞功能,就會有好多人進行打賞。
  趙奕偶爾註意壹下就發現,壹條微博的打賞人數,甚至能達到幾千人,總計收入高達幾十萬,甚至還有人去爭奪所謂的‘榜壹’。
  這……
  趙奕敢肯定給自己打賞的人,肯定都沒有自己有錢,可他們就是給自己打賞了。
  “這就是所謂的窮人接濟富人?”
  “我本來就挺有錢了,還給我打賞,現在都是什麽社會啊!”
  趙奕看著都有點生氣,他感慨著社會的畸形,甚至感覺有些憤怒,他壹邊把錢轉到自己賬戶,壹邊哀嘆著世界變化快、人心不古。
  “唉!”
  最後全部轉化成了哀嘆。
  當天趙奕有些姍姍遲來的意思,多數人都是早來很長時間,目的是為了和其他人交流。
  這是個不錯的交際場所。
  趙奕到達會場的時候,會議都已經快開始了,但他還是受到了大量的矚目,幾個國內頂尖企業的負責人,都主動過來人士握手。
  “趙院士來了!”
  “趙院士,可把妳等到了,我知道這次妳來,提前壹個多小時就來了。”
  “趙院士……”
  “趙院士……”
  壹個個握手、壹聲聲寒暄。
  趙奕很有禮貌的對每個人微笑,和每個過來的人都說上幾句,他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因為他們經常出現了輿論報道中。
  在壹通寒暄過後,會議已經要開始了。
  每個人都回到位置。
  現場的媒體記者也打開了攝像機,準備對會議進行拍攝,鏡頭總是掃過備受關註的人物,而趙奕就是鏡頭捕捉的重點,他的位置就在壹家頂級互聯網公司負責人的旁邊。
  這名負責人叫周軍,國內可以說是鼎鼎大名。
  會議最開始都是陳述部分,沒多少真正的內容,周軍就在和趙奕小聲交流,還問了壹句,“趙院士,星億的動向,是怎麽回事?能說壹下嗎?”
  趙奕笑道,“我只是想把海外的資產轉移到國內。國外嗎?總感覺不安全。”
  “怎麽想到投資制造業?”周軍繼續追問道。
  趙奕道,“只是覺得制造業未來有發展,而且咱們國家,最需要發展的也是高端制造、高端材料。”
  “趙院士還真是壹心為國啊!”
  周軍感慨著說了句,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裏話,他發現趙奕似乎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談,就換了個話題,問道,“趙院士,妳對互聯網行業的未來怎麽看?比如,我們公司的業務。”
  趙奕道,“我是壹個科學工作者,對互聯網科技企業不太懂。但要說科技研發,我可以給妳說個方向。”
  “什麽方向?”周軍眼前壹亮,頓時來了興趣,他的企業是國內頂級的,他也是國內首屈壹指的富豪,但要談國內科技發展大動向,和趙奕就沒辦法相比了。
  趙奕是能接觸到發展政策,甚至是決定發展政策的頂級人物。
  這個問題上,兩人不是壹個級別。
  趙奕小聲道,“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的研發,要往底層走,越底層越好。知道宇圖吧?機器人操作系統。”
  “國內缺乏底層技術,不止是系統,也包括框架、協議的搭建,等等。投資在這些領域,能有所創新或掌握獨特的技術,未來最少能把研發費翻倍賺回來。”
  周軍聽罷有些不理解的問道,“可是相關的技術,都已經有了國際標準,想要重新……”
  趙奕搖頭道,“國外的,永遠是國外的!”他說完就閉口不談了。
  周軍思索著還是很不明白。
  很快。
  會議進入到了主題。
  負責的官員說了壹些發展、政策上的問題,隨後就邀請代表發言。
  連續好幾個代表,做了相關的發言,說的基本都是未來發展方向,要加大科研創新、投入之類,以及壹些發展的安全問題。
  等等。
  下壹個上臺的就輪到了趙奕。
  趙奕來參加會議可不是當個聽眾,他是以集團負責人的身份被邀請,實際上,任誰都知道他最重要的身份,是國內科學界的頂梁柱,他的發言毫無疑問會和科研有關。
  之前代表們發言的時候,多數人只是‘佯裝’認真聽,因為內容實在很匱乏,有的甚至都昏昏欲睡。
  現在所有人都精神起來。
  當趙奕站起來進行發言的時候,會場所有人也都跟著看了過去,好多人旋即就感慨起來——
  “真是太年輕了!”
  “誰能想到,這個年輕人,已經成為國際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成為了國內科學的支柱,引領人類科技發展的重要人物……”
  “同時,他還白手起家,成為了有數的頂級富豪?”
  會場內。
  那些自認為是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商業精英的人士們,心裏都只能苦笑不止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