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65章 原來還有這種好事!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張洪濤怎麽也想不明白,趙奕為什麽能夠精準的進口板材含有的元素成分。
  ‘鎿’,為93號元素。
  這種周期表上排名靠後的元素,國內對其研究的還是很少的,壹些有添加的材質,幾乎都靠國外進口。
  換成壹個合金材料的專家,想要直接說出板材中含有鎿,都幾乎只能靠猜,因為元素周期表靠後的,能夠添加的金屬元素有好幾個,怎麽就知道是鎿呢?
  張洪濤想不明白。
  同時,他不覺得趙宇剛才是蒙的,那種神色似乎是確定裏面就是含有鎿。
  那不是在開玩笑。
  張洪濤帶著疑惑跟著趙奕走了壹路,他不斷的找話題和趙奕閑聊,話題基本都和材料、合金有關系,他是進行試探性的交談。
  趙奕不斷跟著點頭,幾乎不怎麽說話。
  張洪濤似乎是想讓他發表點兒意見,可趙奕根本不懂他說的東西,金屬元素倒是知道,元素周期表也會背壹些,但是什麽合金的制造、某金屬加溫到多少度會有什麽效果、某稀有金屬是什麽顏色有什麽特性等等。
  這怎麽可能知道啊!
  張洪濤說的非常的專業,都是金屬材料、合金等的知識,趙奕只能聽著跟著點頭,似乎是擺出壹副聽懂了的樣子,實際上心裏正在吐槽,“這家夥說的都是中文,每個字,每個詞,有的連壹句話的意思我都理解,但為什麽整體放在壹起就不明白了呢……”
  趙奕剛才做解釋的時候都說了,是‘偶爾看看’材料學,話已經說出去了,肯定不能什麽都不懂。
  所以當能開口的時候還是會開口。
  比如,壹些有限答案的提問。
  “鎿和鋁以某種方式融在壹起,是否會讓它會更耐高溫?”
  “起到調和作用的碳元素,比例是否能超過0.5%?”
  “有沒有可能添加兩種稀有金屬元素,制造壹種更加耐高溫、堅固的材料?”
  趙奕的回答就是‘是’和‘不是’。
  原因?
  他可不會仔細解釋。
  反正兩人就是以聊天的形式對話,似乎是在探討學術問題,本質上還是隨便聊壹聊,張洪濤也沒有辦法深究。
  這壹路走過來以後,趙奕實在不想和張洪濤待在壹起了。
  等出了金屬材料實驗基地以後,他趕緊湊到了劉光佐旁邊,發現劉光佐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最少……
  這家夥不會纏著談什麽金屬材料。
  剛才為了和張洪濤說話,並表現出對材料學有壹定了解,他還花了差點20點精力,利用《因果律》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20點精力就相當於兩個學習幣,聽起來並不多,但消耗的沒有任何意義啊!
  另壹邊。
  張洪濤站在了材料實驗室的門口,看著遠去的壹行人,心裏對趙奕更加的好奇。
  他剛才和趙奕說話的時候,有刻意去詢問壹些知道的問題,好幾個都被趙奕答對了。
  可以說……
  只要是他知道答案的提問,對方開口就都說對了。
  以此推測,那些不知道答案的提問,也許對方說的也是對的。
  雖然只是試探性的對話,張洪濤感覺還是非常驚訝,因為趙奕是壹個數學家、計算機專家,在物理學上也有成果,據說還是生物醫學實驗室的研究員。
  這些都和化學沒有關系啊!
  如果趙奕在金屬材料領域,也有壹定的研究,就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他就是壹個全能的人啊!
  “有機會應該問問,我在研究中碰到的問題?”
  “也許……他就能給出很有用的意見?”
  張洪濤想著以後應該多和趙奕探討壹下。
  對方是真正的天才。
  雖然可能在化學、材料領域,基礎知識不夠穩固,但對方的壹些想法,也許會很有創造性。
  科學研究需要的就是創造性。
  壹大群人離開了材料實驗室以後,又壹起參觀了兩棟教學樓,還包括研究生的實驗樓,隨後時間差不多就回到了計算機實驗室樓。
  他們擠在了小會議室裏。
  趙奕被安排在了前排,他左右看了壹眼,發現會議室大概有三、四十個人。
  這個人數絕對不少了。
  雖然趕不上那些大型的研究,但要知道會議室裏,最低標準都是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其中還有兩個院士,包括國家導航系統的設計師劉佟恩,還有個是首都航空航天大學的計算機院士。
  趙奕被安排在第壹排,大概是因為研究成果,他在數學、物理以及計算機領域,都有著世界最頂尖的成果,學術圈子就是這樣,有成果就會有相應的身份。
  哪怕他只是以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實習研究員)的身份參加會議,也依然被安排在了最好的位置,其他人都沒有意見。
  但是趙奕確實‘沒什麽用’。
  這個會議的內容已經確定好了,就是分配定位系統中糾錯編碼的工作。
  首都航空航天大學負責的就是設計糾錯編碼,燕華大學的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規模較小,只被分配了壹部分工作,大概相當於整體糾錯編碼的四分之壹。
  這個工作量壓力也是很大的。
  糾錯編碼指的是傳輸過程中發生錯誤後能在收端自行發現或糾正的碼。
  這種編碼具有檢錯和糾錯的能力,需要對原碼字增加多余的碼元,以擴大碼字之間的差別,即把原碼字按某種規則變成有壹定剩余度的碼字,並使每個碼字的碼之間有壹定的關系。
  以上的解釋似乎有點復雜,簡單來理解,就是源代碼每壹部分程序後,都會添加壹部分糾錯編碼,來檢測信息傳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缺失等問題。
  糾錯編碼發現了錯誤,就會自動去糾正過來。
  糾錯編碼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信息傳輸過程中,很可能會發生字符包丟失的情況。
  比如,壹條信息:1234567890。
  當傳輸到終端的時候也許就會變成1234560,789三個字符直接丟失了。
  這時候糾錯編碼的作用就體現出來,編碼會以運行程序的方式,自動檢測信息傳輸的完整性,發現了問題就會及時的更正、添加。
  糾錯編碼的存在就保證了傳輸的安全、完整性,也會讓信息能夠以多元的方式傳送,而不怕過程中出現太多丟包現象。
  以上的解釋就差不多能知道,糾錯編碼的工作量有多大了。
  首航的計算機院士是負責這壹塊工作的,他已經設計好了糾錯編碼的框架,會議要做的就是分配工作,把壹部分功能代碼分給這個人,把壹部分功能代碼分給那個人……
  等等。
  在分配工作結束以後,就是討論研發過程中信息的共享,因為整體是做的壹個東西,他們需要團隊進行合作,代碼之間必須要有對接,有信息共享。
  會議召開的十分順利,唯壹特殊的就是趙奕,他聽著都快睡過去了,因為整個內容和他沒有任何關系。
  劉佟恩邀請他過來,是說想讓他提意見,可整體框架都做好了,等於工作都已經安排好,分配上也沒辦法提意見。
  好在會議還是有收獲的。
  【額外的休息,學習幣+2。】
  【額外的休息,學習幣+2。】
  【額外的休息,學習幣+2。】
  系統提示實在太意外了。
  “原來開會的時候睡覺也能得到休息幣?”
  “這倒是不錯呀。”
  當然了。
  後遺癥也是很大的。
  上課的時候睡覺,老師不會太管,開會的時候睡覺也沒人管,可看看兩邊兒憋著笑的老教授,趙奕不知道該露出什麽表情。
  “咳咳……昨天晚上沒睡好。”他尷尬地解釋了壹句。
  “是在想哥猜?”壹個不認識的老家夥,臉上帶笑地說道。
  “咳咳……是,是。”
  “我就聽說過妳在研究哥猜,有進展嗎?”老家夥似乎獲對自己猜測正確很得意。
  “有壹點吧。”
  趙奕的回答有些讓人驚訝。
  老家夥張大了嘴問道,“還真是有進展了?能說說嗎?”
  “過份了啊!”旁邊另壹個人玩笑的提醒壹句,老家夥也知道自己有些過分,別人的數學研究,在沒有確定成果之前,肯定不會透露消息的。
  他剛才只是太驚訝了。
  趙奕搖頭說道,“我只是確定了該用哪種方法,真正的成果還到現在還沒有。”
  “原來是這樣。”
  周圍的幾個人都點了點頭。
  這才對呀!
  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都快半個世紀了,也沒有任何進展,就算趙奕是數論的天才,如此短的時間,想要出成果也不可能。
  幾人只打趣地說了幾句。
  會議結束了。
  大部分人都討論著研究工作的內容,和趙奕就沒有什麽關系了,他左右看看,想了是不是自己先回去,讓劉光佐繼續在這裏做交流,沒想到劉佟恩找到了他。
  劉佟恩坐在了他旁邊,壹看神色就知道有事。
  趙奕都想趕緊離開,可惜已經走不了了,他郁悶的看向了劉佟恩,想聽聽具體有什麽事。
  劉佟恩笑道,“這次邀請妳來,主要並不是糾錯編碼,而是想和妳談數學問題。”
  “數學問題?”
  “是信息壓縮、傳輸,還有多數據的定位計算。”
  劉佟恩大體解釋了壹句,隨後就問道,“妳了解過信息壓縮嗎?”
  趙奕輕輕點頭。
  劉佟恩道,“我們的衛星性能還是高端的,絕對是國際頂尖水平,但信號壓縮傳輸上,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是缺少數學理論的支持。”
  “現在國際上有壹種新的數字壓縮技術,妳聽過嗎?”
  趙奕繼續點頭,他當然有聽說過,那就是他和陶哲軒壹起設計的,還特別申請了專利,專利上還有他的名字。
  劉佟恩想的是趙奕大概不了解,點頭也只是象征性的,就仔細解釋道,“我們希望以算法的方式來提高衛星攝像的性能,也就是讓未來升空的衛星,拍攝的分辨率更高,能存儲、傳輸更多的圖像數據,也希望定位上能更加精準。”
  “後面倒是好說,只需要多數據去做計算,前者則需要壹套系統的數學理論支持。”
  “之前我們的程序設計有些混亂,都是多板塊拼接在壹起的,我們想要壹個系統的壓縮技術……”
  劉佟恩仔細解釋起來,大體意思就是,因為算法問題導致傳輸數據的效能太低,希望能有壹套數學理論,來支持做壹套新的壓縮技術,就能放在衛星上,提升衛星數據捕捉、傳輸等方面的性能。
  趙奕聽著不斷跟著點頭。
  等劉佟恩詳細的解釋完,他才開口說道,“使用傳統的算法肯定是不行的,數據壓縮提升性能的根本,就是簡化捕捉數據的信息量,增加分析數據的信息量。”
  “最好讓解壓縮的計算量高於壓縮。”
  “數學上來說,就是利用簡單的信息來塑造復雜函數,我們只需要記錄簡單的欣喜,到解壓縮時,再去分析復雜函數……”
  “對!”
  “是這樣的!”
  “有道理!”
  當趙奕做數學方面的解釋時,好幾個教授都圍了過來,他們最開始只是聽聽兩人在聊什麽,趙奕開口以後,仿佛就變成了個人的課堂。
  其他人就只能跟著喊“說的對”、“沒錯”、“有道理”、“太有道理了”,等等。
  同時他們也很驚訝。
  數據壓縮是計算機和數學結合很嚴密的領域,但數學上來劃分應該是劃在應用數學上。
  趙奕確實是最頂級的數學家之壹,但他擅長的領域是數論研究,而不是應用數學。
  數學的領域實在太多了。
  國內好多數學家做的都是復雜數學,比如,偏微分方程、拓撲學、微分幾何等等,這方面兒的院士都有好幾個。
  數論研究和復雜數學是有壹定掛鉤的,可以說是相互關聯的很緊密。
  應用數學就不壹樣了。
  應用數學和復雜數學的關系更緊密,和純數論的關系就差上很多了。
  他們實在沒有想到趙奕能在應用數學上也有研究,而且聽到了劉佟恩的解釋後,就能跟著說出這麽多的東西。
  周圍人,包括劉佟恩在內,都只能跟著點頭了,心裏也感嘆道,“不愧是趙奕啊!”
  “確實厲害!”
  “這才國際上能拿獎的水平啊!”
  “……”
  等趙奕說了壹些數據壓縮的數學理論問題後,劉佟恩看著他都眼睛放光,“跟我來。”
  他帶著趙奕到旁邊小辦公室,隨後說出了目的,“我以副設計師的名義,正式邀請妳加入到國家導航組的工作。”
  “啊?”
  趙奕突然有些不適應,他感覺有些太正式了,“我之前不就做過項目嗎?”他指的是幫著智能與自動化實驗室,做程序方面的設計工作,有些就是國家導航系統的項目。
  劉佟恩搖頭道,“我的意思是說,讓妳獨自立項。剛才我都說過了吧,我們需要壹套數據壓縮的數學理論,我想以妳的能力,足夠接手這個項目。”
  “這……”
  趙奕稍微有點猶豫,他還是第壹次經歷這樣的事情。
  劉佟恩笑道,“妳也不要有太大壓力,這不算什麽太機密的東西,數據壓縮是技術,不是解密,就算被人知道了也沒關系,我們只是增加傳輸數據的性能,相關的技術都可以普及到民用。”
  確實如此。
  趙奕和陶哲軒設計的數字壓縮技術,申請了專利以後,就有幾家國際大型的商業公司,在談專利使用問題。
  這其實就像是通信技術,不管是哪方面都能用到,只不過因為之前,國內沒有數據壓縮成系統的數學理論,才讓他做壹個相關的研究。
  趙奕思考壹下還是同意了。
  這對他來說很簡單。
  他只需要把數字壓縮技術的數學理論,拿過來照搬硬套放過來就可以了。
  當然了。
  因為用途是不壹樣,數學理論也需要壹定的修正,可整體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反正成果也不會公開發表,就沒有什麽太大關系了。
  劉佟恩看到趙奕點頭,松了口氣笑道,“這個項目呢,就是我來負責了,我給妳報個大項目,等完成以後,不要發表成果,到時候肯定會給妳相應的補償。”
  “好。”
  趙奕不是特別在意補償,他在意的是工作不要太復雜,影響到他的大學生活。
  如果忽然變得整天去工作、去研究,就有些不能接受了,他的計劃裏,最少要到三十歲,才正式進入當繁忙的工作中。
  二十歲左右……
  青春啊!
  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可不能整天放在工作上。
  ……
  趙奕回去了,還是和劉光佐壹輛車回去。
  路上。
  劉光佐就問道,“妳接了劉院士的項目?”
  “妳知道?”
  趙奕有些驚訝。
  劉光佐笑道,“妳還以為有多隱秘啊!別聽那老家夥壹驚壹乍的,國內的壓縮技術,缺少高端數學理論支持,在學界可不是秘密,剛才妳們壹談我就知道了。”
  “哦。”
  趙奕感覺自己是被忽悠有了,他還以為加入了什麽隱秘的項目,結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劉光佐點評了壹句,“挺好的。”
  “為什麽?”趙奕有些不理解,“項目經費能有多少?”
  劉光佐猶豫了壹下,“現在這種數學理論的項目,經費都不會多,這個理論很重要,也許會有兩、三百萬?好處是經費不會追究,錢到了妳手裏,就都是妳的了。”
  趙奕有些驚訝,“這麽好?”
  劉光佐壹臉的淡然,“這可是國內缺少的高端數學理論,成系統的數學應用理論是很稀有的,尤其還能直接應用到上。”
  “妳想啊!衛星的壹個小部件,也許都價值上千萬,能提升性能的應用數學理論,幾百萬不多吧?”
  “有道理。”趙奕跟著點頭。
  “像是這種成套的理論,想要做出來是很不容易的。”劉光佐猜測地說道,“劉院士應該不止找了妳,也找了別人,所以妳也別壓力太大,這個項目的好處就是,不管做不做的出來,錢都是妳的。”
  “……”
  趙奕還真是壹點壓力都沒有了。
  劉院士找他就是來送錢,順便買個‘未來可能成功’的希望?他才剛知道,原來學術界做研究,還有這種好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