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系學霸

不吃小南瓜

都市生活

鄭陽第十三中學,高三三班教室。
“砰!”
試卷砸在講臺桌上。
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57章 火星-1升空!火星探索啟航!

規則系學霸 by 不吃小南瓜

2022-7-22 21:22

  火星任務臨近。
  參與工作的宇航員已經選定,其中包括年紀最大的盧小偉,年輕壹些的周晉,還有女宇航員張麗萍,還有專門負責通訊的工程師林生,另壹個則是航天局派出的鄒永城。
  林生是空間信息科技的工程師,他的年齡相對小壹些,只有二十九歲,可以說是通訊領域的天才,很熟悉空間通訊裝置的構造,還對飛船內部裝置熟悉,發生故障可以讓他進行修理。
  鄒永城是個經驗豐富的航天員,他執行過空間站的任務,並在空間站生活了三個月時間,還參與過聚能衛星的發射項目,就是火星人物的隊長了。
  火星探索任務,最關鍵的是保證人員安全,完成小型太空飛船的往返,是否能夠帶回火星表面的土壤樣品,或是其他的任務工作都是次要的。
  這是上級做出的指令。
  鄒永城是航天局最優秀的宇航員,有經驗豐富的鄒永城帶隊,肯定是會令人安心壹些。
  趙奕去見了參加任務的宇航員,鼓勵性地說道,“大家都不用太擔心,這次任務是沒有問題的。”
  “不管是飛船也好,或是其他裝置,我們已經最大可能的保證了,不出現任何問題。”
  “如果說壹個概率的話,我認為99%以上,都不會出現人員的危險。”
  “只要妳們在任務過程中操作得當,就沒有任何問題。”
  趙奕所說的話還是很有用的,因為他在研發中創造了無數的奇跡,而且相關的太空探索任務,也沒有出現過任何的意外。
  大家都更願意相信他。
  在激勵了參與任務的宇航員後,趙奕也關心了壹下宇航員執行任務的流程,也就是他們需要怎麽樣去操作,怎麽樣去完成任務。
  這個過程是有些繁雜的,有鄒永城幫忙做介紹,他也了解了個詳細。
  等到了航天研發中心,趙奕就見到了高層領導。
  雖說是奕星科技主導的項目,實際上,也是國家級別的探索項目,甚至是世界矚目的項目,高層對項目也是非常關心的。
  在火星任務即將開始的時候,高層領導早早就來了,他將會壹直在這裏到任務結束。
  這個時間跨越還是比較長的,最少需要兩個星期以上,高層領導能拿出半個月以上時間,足以見得對於探索火星項目有多重視。
  趙奕見到高層領導,就像是見到朋友壹樣,他說起了去宇航員訓練基地的事情,感慨著宇航員為了執行任務,不顧上太空的危險,是有多麽的偉大、感人。
  高層領導也跟著說了幾句,隨後道,“其實我挺羨慕他們的,能有機會上太空,甚至去火星表面,我小時候就有壹個夢想,就是當壹名宇航員,真正去太空看看。”
  “當時廣播裏說著阿波羅登月的事情,我聽著都非常的期待,希望以後國內能夠發展出自己的衛星、自己的空間站,不過後來,我覺得希望不大,最少在有生之年很難看到,沒想到啊,還真是看到了。”
  “如果有壹天我也能上太空就好了——”
  高層領導說的都直搖頭,他知道根本是不可能的,他的地位決定不能涉及有生命危險的事情。
  趙奕笑道,“也許有希望,我並沒有覺得不可能。”
  “哦?”高層領導有些不解。
  他繼續道,“奕星已經涉及出了新型的飛船,功能就是載人、觀光,最主要的技術,就是高壓縮的鋼化玻璃,可以在飛船裏,透過超大的玻璃看到宇宙。”
  “等這次任務結束以後,如果沒有什麽意外,我們就可以開始制造觀光用的飛船,並會申請自主知道反重力推進器,兩者是結合在壹起的。”
  高層領導點頭,“奕星制造反重力推進器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只是用途方面,需要提交報告。”
  “如果是載人觀光——”
  他苦笑搖頭,“聽起來好像有點兒奢侈吧?”
  趙奕沒有接‘奢侈’的話題,而是繼續道,“根據現有的設計,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壹艘載人的觀光飛船,可以壹次性搭載五十人以上,飛船只是繞地球十幾圈,並不會涉及到其他領域,因為現在壓縮材料的性能非常好,只要待在飛船裏,就不會受到太空放射性等影響。”
  他談了談‘觀光飛船’的內容,繼續說道,“我們現在也在考慮定價,觀光太空飛船的制造和專利成本,大概在十億人民幣左右,使用次數,預計最高五十次,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修理、更新。”
  “再加上人員和風險成本,那麽想要有收益,每壹次最少要賺夠五千萬,宇宙觀光的定價,確實有點高。”
  趙奕說著搖了搖頭,仔細想壹下,又覺得定價很低了。
  如果每壹次總計的‘船費’收壹個億,平均到每壹個人不過兩百多萬,單位還只是人民幣,想必有很多富人願意掏這筆錢。
  對於真正的富人來說,乘坐太空船去觀光機會更珍貴,兩百多萬人民幣根本不算什麽,連資產的零頭都遠遠算不上。
  高層領導感興趣的問道,“等我退休以後,如果想乘坐妳們的觀光船,到時候,能不能給打個折?”
  “免費!”
  趙奕笑道,“要花錢,我都幫您出了。”
  “哈哈——”
  高層領導聽後笑了起來,他心裏還真是有些期待。
  實際上,他要乘坐太空觀光船,阻礙絕對不是船票錢,而是身份地位問題,除非是觀光船保證絕對安全,有壹點點的危險都不行,因為哪怕是退休以後,依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想要冒風險其他人都會阻攔。
  ……
  航天局的火星任務中心,最後的準備工作穩步進行。
  當到了工作的最後時期,大部分都是進行裝置的測試以及數據校對,需要校對的數據很多,還有最關鍵的軟件系統也需要詳細的檢測。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壹套自動控制系統。
  火星-1飛船的自動控制系統,輸入了飛船需要完成的操作,能夠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執行任務,但因為飛船太過大型,到達火星降落地點是什麽情況,也沒有準確的數據,就需要宇航員進行輔助操作。
  奕星的主要工作就在軟件系統上,智能控制系統只是其中之壹,另外還包括復雜的計算體系。
  這部分工作是趙奕接手進行檢測的,因為計算體系是最關鍵的。
  哪怕沒有自動控制系統,宇航員手動操作能夠完成任務,但宇航員不可能手動操作,控制飛船準確地滑入軌道,他們操作飛船的過程中,需要準確的輔助計算系統。
  在控制飛船運轉上,需要計算精度非常高。
  比如,劃入穿梭軌道。
  這個過程中,需要讓飛船的速度和方向都非常準確,也就是說,要在既定的時間抵達既定的位置,並擁有既定的方向和速度,才能保證飛船準時的劃入穿梭軌道。
  同時,飛船的控制艙還需要及時和地面溝通,才能知道Z波發生裝置釋放Z波,建立太空穿梭航道的準確時間。
  其中出現壹點點偏差,也許都會變成大問題。
  實際上,偏差還是可以存在的,只是可偏差範圍非常的小,主要原因還是能源動力不足。
  Z波裝置只能釋放壹次,只要釋放第二次,就要有個積蓄能量的過程。
  另外,火星-1飛船也需要積蓄能量,才能夠加速完成穿梭。
  總結在壹起都是能源動力問題。
  如果火星-1飛船沒有在既定時間劃入軌道,就需要依靠太陽能動力,慢慢的飛回地球,因為火星距離地球很遠,返回需要五個月以上。
  這就是應急方案了。
  火星-1飛船裝載了壹年以上的食物,足夠宇航員們生活所需,但最主要的限制是水。
  水,不只是飲用水,還需要依靠電解水來制造氧氣。
  呼吸才是消耗最大的。
  電解水制造氧氣的效率很高,理論上壹升水就足夠壹名宇航員壹天呼吸所用。
  但是,時間太長消耗也是很大的,在火星-1飛船上,連尿液都必須利用起來,理論上,最長持續時間是九個月,超過了九個月沒有補給,宇航員們就會因為沒有足夠呼吸所用的氧氣窒息而死。
  當然了。
  相對於任務來說,九個月時間也足夠了。
  只要小型太空飛船不發生意外,地面上還是可以進行支援的,比如再派出太空飛船,和執行任務的火星-1進行對接。
  火星-1飛船上方制造了連接裝置,可以用來做太空對接,完成物資的運送工作。
  ……
  在長達壹個星期的準備工作後,就到了執行任務的時間。
  火星探索任務依舊是對外直播的,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註,六十壹個國家都會轉播探索過程。
  就像是媒體所說的那樣,“火星探索任務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大突破,標誌人類正式走出地球。”
  之前人類邁進的最遠距離是月球,但月球只距離地球三十萬公裏,相對來說還是太近了壹些。
  火星則不同。
  現在的火星距離地球超過八千萬公裏,是地球和月球距離兩百六十多倍,探索月球和探索火星根本不在壹個檔次上。
  另外,就是牽扯的技術。
  探索月球依靠的是化石燃料和太陽能提供的動力。
  火星探索任務依靠的是太空穿梭技術,速度還比探索月球任務快很多,太陽能動力方面,依靠的也是空間光能傳輸技術,和普通的太陽能動力不在壹個檔次上。
  雖然是人類探索宇宙的重大突破,但實際上可以簡單說是國內的突破,因為並沒有其他國家參與進來。
  好多頂尖的國家都很不甘心、很遺憾,但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因為相關的技術落後太多了。
  現在有關宇宙探索的方向上,已經幾年前相比變了個樣子,國內引領航天事業的發展,而國外就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
  實際上,國內也有新在相關技術引用上開放,前提是必須擁有技術、探索相關的絕對主導權。
  這是其他國家、機構不能接受的。
  那些國際上最頂尖的國家、機構,他們不想在任何領域上被主導,或許是因為心態還沒有轉變過來,或許是還抱有研發技術的希望,他們不甘心進行相關的談判,因為他們知道進行談判肯定會非常被動,最多能獲得個參與資格,比如,派出宇航員和科學家參與任務,技術上不可能有任何收獲。
  當然了。
  他們也許能獲得核心裝置的購買權。
  比如,可以釋放空間罩的反重力裝置,以此就能制造出能夠進行太空穿梭的飛船。
  但問題是,想要進行太空穿梭,還需要借助國內的Z波發生裝置。
  另外,購買的核心裝置,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必須要依靠國內的幫助才能修理好。
  這些都是問題。
  如果不掌握相關的核心技術,就會在合作的過程中,處在絕對的被動地位,哪怕是參與了制造過程,也只是負責壹些邊邊角角的制造而已。
  宇宙飛船項目就是如此。
  核心的裝置都是國內自主制造的,其他國家和機構,根本就插不上手,也不可能掌握什麽技術。
  這次任務是奕星主導的,奕星是正常運作的公司,有些國家和機構,就希望在奕星公司找突破口,但他們能唯壹能做的,就是卡住奕星無限動力汽車的進口審核。
  但是,似乎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奕星制造出的無限動力汽車,就連國內市場都遠遠沒有滿足,根本就不急著對外出口。
  如果把汽車賣給國外,對奕星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所處地理位置的經度不同,造成了太陽起落的時間差,人們的時間習慣的不同,開車的時間可以錯開,就可以壹定程度上,加大無限動力汽車的產量,但失去了其他國家的市場,也只是導致利潤受到壹些影響。
  奕星確實是正常運作的公司,但真正的主導人是趙奕,而不是‘壹心追求利益’的財團,趙奕可以自己說了算,少壹些利益也沒有影響,他本來就是世界頂級的富人了。
  時間,到了。
  電視直播畫面轉到了緩緩升起的反重力推進器上。
  反重力推進器搭載火星-1飛船,快速的升到了空中,隨後變成了個小黑點,消失在了地面視野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