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壹百八十九章 屈指可數的定窯黑釉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過去我們講到定窯,都知道定窯的白瓷如何如何好,白瓷的象牙白代表著定窯的鑒別標準,甚至視為唯壹標準。
然而那都是在過去,我們對定窯的了解,僅局限於明清時期的壹些記載,以及民國時期古玩行的認識。
經過了最近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我們的基礎建設、高鐵、城市改建,以及南水北調等大型的開工,就像把中國的現有土地翻了個遍。
這是幾千年來,土地開鑿總合的N多倍,出土了不計其數的歷代歷史器物。
由於我們還停留在五十年代的認識上,很多出土的從未見過的、博物館裏沒有的、與以往書本上不壹致的,統統被否定。
在這種情況下,更由於國內的政策、職能機關的特殊情況,大量的高端藝術品流向海外,豐富了世界上各大博物館的收藏。
這不得不說,吃飽吃好之前,藝術、文化想要得到發展,還是比較困難的。
話不多說,定窯的歷史從目前來看,最少始於隋代,當然,應該是更早。
而過去我們認為的定窯始於晚唐、精於北宋的觀點,是非常淺浮的認識。
隋代定窯,實際上已經生產出了非常精美的“瓷器”,而且也有非常成熟的醬釉。
這壹點,我們可以參照《定窯瓷器探索與鑒賞》。
其實定窯的品種,至少有二十種,其豐富的程度,是以往從未敢想象的。
就拿史書裏曾不止壹本裏提到的黑定來講,這種黑釉定窯在定窯總的產品中的比例極少。
之前的那件定窯白瓷鼎是珍寶,但是,不是所有定窯白瓷都是珍寶。
只不過是因為那件瓷鼎是鼎,是重器,所以他才是定窯白瓷之中的珍品。
但是,如果是定窯黑釉,幾乎每壹件,都應該是定窯瓷器當中的珍品。
這就是定窯黑釉,在定窯之中的地位。
定窯的黑釉,大概出現於十世紀早期,但是產量極少,到了十二世紀時,才出現較多的黑定。
盡管這樣,黑定的產量也占不到總產量的不到千分之壹,今天流傳下來的更是屈指可數。
現在已知的各世界大博物館藏的黑定,整理壹下就知道數量有多麽稀少,也能看出是什麽年代出品的數量多。
比如漂亮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定窯系黑釉鬥笠盞,生產於11-12世紀。
英倫博物館藏黑定鬥笠盞,也是出現在11-12世紀。
霓虹靜岡縣美術館的黑定金彩鬥笠盞,也是產自這個時間點。
其他還有霓虹藏北宋黑釉金彩(脫落)盞、彎彎故宮博物院藏兩件宋、金鷓鴣斑鬥笠盞,都是出自差不多的時期。
霓虹那邊的定窯器不少,像是壹件霓虹舊藏,曾經在佳士得拍賣。
那就是所謂“天外飛天”盞的壹件真品,除了這件還有歐洲私人藏的兩件十世紀的窯變鬥笠盞和北宋褐釉盞、以及神都私人手裏的壹只。
可能民間還有幾只,從這些瓷器可以看出,定窯黑釉盞的存世量僅僅如此而已。
定窯黑釉琢器,就更是少之又少。
琢器,是指不能在輪車上,壹次拉坯成型的器物。
這樣就更加難以制作,所以數量更少也是應該。
歐洲私人藏的五代定窯黑釉梅瓶、北宋定窯黑釉人物造像、香江蘇富比拍賣的那件金代黑釉金彩(彩脫落)等,都是極為有限的定窯黑釉。
這些定窯黑釉之所以珍貴,肯定是因為其工藝更好。
相比樸素的白瓷作品,定窯黑釉之中有窯變、有描金、也有點彩、撒點等,不同的特色。
這些工藝在現在看來,也許並不太難,但是,如果是放在壹千多年前,這些工藝就不普通了,甚至說是絕技也不為過。
就是因為不容易制作,所以數量很少。
少,自然就珍惜,當然,少數的東西,不壹定全都珍惜。
如果出現壹件,就是罕見的珍惜作品,那肯定就是因為其工藝水平更高。
黑定的描金、點彩、窯變、撒點,都是陳文哲需要學習到技術。
可以說,黑定是壹種比白定更好的瓷器品種。
這樣的技術,遇到了,還能夠學會,肯定是三生有幸。
通過壹件定窯白瓷鼎,陳文哲學到了定窯白瓷的制作技術。
這樣他就有了燒制定窯瓷器的基本功,之後,就可以在這些基礎之上,再接再厲。
“錢塘江中的藏寶?回到國內,壹定要過去看看!”
陳文哲不在關心定窯白瓷的燒制技術,因為他已經算是研究透徹,只要再試燒幾次,能夠成功,他就會全面掌握這部分技能。
接下來,他學習的重點,肯定要集中在定窯黑釉,或者是定窯醬釉瓷器之上,因為這兩種瓷器出現的窯變最多。
不得不說,只要出現窯變,就足以讓有些黑定,變得十分漂亮。
原來陳文哲肯定是見不到的,最起碼真品黑定,特別是其中的壹些精品,就算是去博物館,也沒法見到。
壹般在博物館之中見到的日常展覽品,絕大部分都是後世仿作的贗品。
像是壹些真品瓷器,都是珍而重之的保存在庫房之中小心保養。
先來看看那只八十年代前,由漂亮國白納德夫婦舊藏,先後在59、60、70年,多次出版的著名黑定盞。
這壹件黑定盞,是普通人能夠最容易見到的黑定瓷器。
它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真的很漂亮。
這壹件黑釉盞,就像夜空裏的流星雨壹樣閃亮啊!
八十年代在香江佳士得拍,厚賣轉到臨羽山人之手。
94年又由東京國立博物館出版,前幾年再次易手。
雖然有傷殘,但是它仍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再來看壹件從未露面的黑定鐵斑盞,這壹件有很多獨特的不為人知的地方。
首先這件盞是內外兩種不同的釉,這在定窯黑釉作品上還是首例。
該盞不僅正面黑釉黝黑鋥亮,它上面的幾塊鐵紅色的斑點,還猶如隕石壹般穿空而落。
這副畫面之中,那火團般的墜石,劃破了寧靜的夜空,給人以沖擊力和無限的遐想。
另外,它還披著壹件與眾不同的外衣。
那赤紅色的外衣,與那從內綻放著帶斑點的黝黑如漆的內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出它獨具特色的奇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