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八百三十四章 盡掃兩漢六朝遺風,才顯大氣磅礴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這不,在看到另外壹件殘損真品古代青銅鏡的時候,他又有了發現,而且這壹次還是大發現。
  而且他很感到意外,因為這次發現是在甘省,這裏的壹次發現,卻讓他看到了不少頂級古代青銅鏡。
  而且這些青銅鏡還不是同壹個時期的東西,好像是傳承有序,被人特意收藏起來的。
  這些銅鏡從古到今,依次排列,最早的是漢代的青銅鏡。
  壹面那是漢代“長宜候王”規矩紋銅鏡,現代出土的眾多漢代銅鏡中,博局紋(規矩紋)鏡可謂是精品中的精品。
  博局紋鏡,亦稱規矩紋鏡。
  規與矩平均分布在圖案之中,銅鏡用於照容正心,寓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敬天道、守規矩。
  此類銅鏡紋飾的方圓之間,模擬了宇宙天地格局、時間與空間的統壹。
  我們可從博局(規矩)圖案中,壹窺漢代美學觀與哲學觀。
  它以鈕座外的方形內區與博局紋的結合,營造天圓地方的宇宙模式。
  在外區圈帶紋內區中間方框四邊,有規則地分布著“T、L、V”這三個符號。
  方框正中外出“T”形符號,與“L”形符號相對。
  方框四角與“V”形符號相對。
  這樣將鏡子的內區,分為四方八位、九宮十二位等方位布局。
  這些符號形似木工用具中的規和矩,故稱之為“規矩鏡”。
  銅鏡背面四神紋飾的位置,是嚴格按方位及五行的屬性來配置的。
  這很明確地體現出了天幹、地支、四神、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
  還有壹面隋唐時期的青銅鏡,也十分特別。
  隋代銅鏡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明顯帶有漢及魏晉風格。
  最典型的是圖案上,保留了漢博局紋、神獸紋及靠鏡緣處有壹圈銘文。
  因此隋鏡在繼承的前代的同時,又明顯有創新。
  且瑞獸圖案少了兩漢魏晉銅鏡中神獸的神秘甚至猙獰,更加註重寫實、靈動,富有生活氣息。
  從字銘上看,也由漢和六朝的篆隸,轉變為成熟的楷書。
  特別是其文辭華美艷麗,令人耳目壹新。
  接下來就是唐鏡,這個早就說過,唐代是青銅鏡制作的壹個巔峰。
  這壹次陳文哲看到的,是壹面唐鸞鳥菱花形銅鏡。
  大唐盛世的銅鏡創作與鑄造,已經進入了鼎盛期。
  唐鏡的鏡體厚重,銀白光澤強。
  有些鏡表呈黑亮色,其種類繁多,創新叠出。
  紋飾上自創天地,盡掃兩漢六朝遺風。
  精神及內容上,更加自由寫實,顯得大氣磅礴。
  唐鏡在圓形的基礎上,創制出方形、菱花形、葵花形、窩角形、亞字形等鏡型並流行。
  瑞獸鸞鳥、雀繞花枝紋,無不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高浮雕技法和特種工藝的運用,超越了歷代銅鏡,真正達到我國銅鏡發展史上無法企及的高度。
  唐鏡中最負盛名的海獸葡萄鏡,是中西文化藝術合璧的典範。
  它充分展示了大唐空前開放的胸襟和海納百川,彰顯壹切有用有益之物皆為我所用的大唐氣概。
  銅鏡紋飾中有類似海豹、海狗、海獺等海獸,還有獅子、孔雀等吉禽瑞獸。
  此外,顆粒飽滿碩大的葡萄,首次亮相在銅鏡上,壹時間,海陸空的靈禽瑞獸飛啄躍奔交相輝映,融合壹鏡,體現出古人的奇思妙想。
  隋唐之後,就是宋金元時期。
  宋山水人物圖帶柄銅鏡,也是宋代青銅鏡中的經典。
  宋金元時期的銅鏡,整體工藝水平雖由盛向衰,但無論制作工藝還是藝術成就,卻有全新的發展,並直接影響後世銅鏡藝術。
  這壹時期,我國銅鏡大規模走向民間,開始被百姓普遍使用。
  所以,這壹時期的銅鏡因而具有濃郁的生活和世俗氣息,大量出現了花卉和人物。
  牡丹、菊花、桃花等纏枝花卉、人物故事壹度成為宋金銅鏡的流行元素。
  宋鏡質地輕薄,造型除沿襲前朝外還出現了六邊形、長方形、鐘形、盾形、桃形及具柄鏡等獨具特色的鏡形;
  其裝飾藝術,在我國古代銅鏡工藝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尤其是花枝鏡和花鳥鏡,圖紋纖細清新,描繪逼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韻律節奏感。
  宋代湖州鏡和人物鏡也蔚為大觀,特別是湖州鏡背多鑄有作坊銘文,已萌芽古人在銅鏡上的商標意識。
  金代銅鏡在銅鏡史上獨樹壹幟,它壹改以往含蓄、朦朧、紋飾抽象的神秘基調,直觀、生動、活潑的紋飾,表達呼之欲出的意蘊。
  其紋飾在吸收漢、唐、宋三代銅鏡圖案紋樣的基礎上,又創造出新式圖樣。
  如雙魚鏡、人物走獸、歷史人物故事鏡等。
  金代銅鏡上的花押,也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之壹。
  元代銅鏡式樣較少,形制較為厚重,制作粗糙。
  有特色的為元代的戲曲人物鏡和八思巴文鏡。
  宋代的精品銅鏡,有宋亞字形銅鏡。
  鏡背凹角處各有壹纏枝牡丹花,四周聯珠紋平行圍起,寬素緣稍厚無紋飾。
  明清時期又有不同,像是明福壽雙全銘文銅鏡,也是極具特色的。
  當然,其中最好的,讓人眼前壹亮的肯定是明代的琺瑯彩鏡。
  明清銅鏡無論在制作工藝,還是在題材上,都呈江河日下之勢。
  無論圖案紋飾,還是工藝制作,都無法與之前相比。
  值得稱道的是,專為宮廷鑄造使用的琺瑯彩鏡別具壹格。
  其鏡漂亮、大氣、富麗堂皇。
  明鏡大而厚重,多紀年鏡、吉語鏡、仿古鏡等,鑄有吉祥寓意銘文或吉祥圖案等,並多見銅鏡鑄商號名稱;
  較典型的是“五子登科”“狀元及第”“喜生貴子”等字銘鏡,充分反映出明朝人們追求現實的美好願望。
  到了清代,青銅鏡的種類就更多了。
  這壹時期制作青銅鏡的技術,也有所提高。
  在清代佚名畫家的《磨鏡圖》中,其右下角的工匠在磨鏡。
  清代銅鏡主題紋飾有龍鳳、魚、獅子滾繡球、雙喜五蝠等。
  彩漆描金鏡為清代銅鏡,增添了最後壹道亮麗的光彩。
  但是,隨著西方玻璃鏡的大量湧入,銅鏡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其中的精品有清二龍戲珠紋銅鏡,它平頂圓鈕,鈕上壹珠。
  鈕外左右兩側各壹條龍,首尾相對,曲頸仰首作戲珠狀,鈕下壹蓮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