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四百六十章 大邦殷,殷地安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隨著開疆拓土,帝辛和商朝的統治階級,也將重心放在了東南方。
  但是帝辛連年的征戰,極大消耗了商朝的國力,並且進壹步激化了國內矛盾。
  這時,帝辛向東南方的征戰,也使國內兵力空虛。
  而這給了地處西北的周人部族,有了可趁之機。
  這壹點倒是跟隋朝十分相似,隋朝之時,用現在或者隋朝之後的人的話來說,就是窮兵黷武,最後激起國內矛盾,統治地位被推翻。
  而商朝更加危險,因為帝辛即位時,商朝已統治了近600年的時間。
  雖然商朝的國力依然強盛,但商朝的貴族統治集團,已日益腐朽、墮落。
  當然,帝辛晚年亦是如此。
  這個時期,階級矛盾已經導致與下層平民、奴隸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甚至是壹些部落、方國也開始反叛,投向了周國。
  最終周國趁商朝主力滯留東南之際,便以精銳部隊直入商王朝的王畿之地。
  而帝辛被打了閣措手不及,只能倉促應戰。
  最終在牧野之戰中,商朝戰敗後滅亡。
  商朝戰敗滅亡的原因,在於商朝將中心放在了東南方,國內沒有太多的兵力。
  加上牧野之戰中,商朝這邊大量奴隸組成的兵團,陣前倒戈。
  如果不是趁此時機,周國是很難滅亡商朝的。
  而且商朝滅亡,殷商勢力並沒有滅亡。
  這是不是很奇怪?就算帝辛滅亡了,其實其他地方還有很多的商人,商朝南征的軍隊也還存在。
  並且武王滅亡商朝後,也自知以自己“小邦”之君,是難以統治商王朝原先巨大的區域。
  周國只是強於壹些松散的部落聯盟和方國,殷商才是“大邦”。
  即便商朝被滅亡後,還是稱之為“大邦殷”。
  而武王滅商,猶如蛇吞象,這也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為何要實行分封制,因為其實在統治不了那麽大的區域。
  甚至在殷商滅亡很長時期,商人還四處都是,比如壹直流傳甚廣的印第安人。
  最近,印第安人的話題屢屢被媒體提起。
  其實,大家壹看到印第安人的照片,就感覺十分親切。
  因為他們的五官和膚色,與華夏人長得太像了!
  那麽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否真的是華夏人呢?
  實際上,這是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壹直感興趣的壹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有人認為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印第安人,自然是美洲土生土長的。
  然而,迄今為止沒有在美洲大陸上,發現類人猿和直立猿人的化石,這種說法明顯站不住腳。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於印第安人就是華夏人的後裔。
  在唐代的《梁書·諸夷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文身國在倭國東北七千余裏……大漢國在文身國東五千余裏……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余裏……”
  《梁書·諸夷傳》還專門介紹了慧深和尚,出訪扶桑國的情形。
  按照上面的記載,在倭國的東北七千多裏有壹個文身國,大致在阿留申群島附近。
  這裏的土著居民確實有文身的習俗,而且美洲的印第安人壹直崇尚文身這種文化。
  在文身國東邊五千多裏的大漢國,根據測算,大致應該在阿拉斯加,扶桑國應該就在北美大陸的南部。
  可見,在公元5世紀,就有華夏人來到美洲大陸,這比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要早得多。
  更讓人驚訝的是,有學者認為華夏人早在殷商時期,就來到了美洲大陸。
  約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11年),周朝的軍隊奇襲殷商國都朝歌,殷商倉促應戰,結果全軍覆沒、國破家亡。
  殷商當時在山的東,有25萬軍隊。
  但卻並未建立新的國家,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世的史書上也沒有任何記載,這是怎麽回事呢?
  因此,有人推測殷人漂洋過海來到了美洲大陸。
  這絕非憑空猜測,而是有大量事實依據的。
  就在殷人從華夏大地消失後不久,遠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就出現了奧爾梅克文明。
  這也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它存在和繁盛於大約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中美洲。
  在出土的奧爾梅克時期的文物中,人們發現它們具有十分典型的殷商文化特征。
  1955年,在墨西哥出土的拉爾塔第4號文物的玉圭,上面刻有4個符號,被認為是3000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
  考古專家陳漢平解讀出了這4個符號的大意:統治者和首領們建立了王國的基礎。
  此外,人們在美洲發現了三腳支撐的陶器、用玉作為陵墓裝飾物和造紙工藝。
  在墨西哥的文藝作品中,也有不少以龍為主題的作品。
  印第安人的排水渠道,也體現了大禹治水的思想。
  國內外壹些專家的研究認為,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敗退的殷商部隊遠渡重洋,來到了美洲。
  他們為當地帶來了農業灌溉技術和各種專業知識,創造了奧爾梅克文明。
  在今天的墨西哥,也有人承認自己的祖先是殷人。
  不光是在北美洲,南美洲的秘國、玻利維亞等國。也有很多與華夏文化相關的考古發現。
  據說南美洲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名字來自於壹個傳說。
  有兩個華夏男子發現了這個美麗的高原湖泊,後來人們就將其命名為“弟弟哥哥湖”,逐漸演變成後來的“的的喀喀湖”。
  現代遺傳科學也證明,印第安人的DNA與亞洲人的DNA,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因此,簡單腦補壹下,大致可以勾勒出當時的場景:
  殷商敗亡後,在東夷的25萬軍民,乘船壹路東進,歷盡艱難險阻,最後來到了美洲大陸,並在他鄉獲得了新生。
  殷人按照殷商的文化傳統,建立了壹個國家,發展出了高度的文明,他們的後裔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出於對故鄉的思念,身在美洲的殷人,在互相見面時,彼此致以問候“殷地安”。
  15世紀,當哥倫布來到美洲時,聽到“殷地安”。
  這時他才誤以為是到了傳說中的印三,後來就將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