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八十四章 瓷器三絕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1950年,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墓被盜,多件文物流落民間。
  這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即為被盜文物之壹。
  當時,有人在金陵市新街口附近,兜售這件梅瓶。
  幸運的是被金陵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後,壹眼認出其為稀世珍寶。
  他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出5根金條買下。
  兩年之後,他將此瓶無償捐獻給國家,現在藏在金陵博物館。
  這麽壹件寶貝,只是看圖片,就能看到它的美麗。
  通過圖片,陳文哲能夠看到,這整只梅瓶做工精美、圖案清晰、毫無瑕疵。
  因為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三件同款元青花梅瓶,所以它還被譽為“中國瓷器三絕之壹”。
  提到這件梅瓶,就不能不提壹下明代的沐英。
  沐英自幼父母雙亡,沿街乞討為生。
  在他8歲的時候,朱元璋無意間遇見了這個小乞丐。
  他看沐英性格剛毅、骨骼驚奇、雙目炯炯有神,就收了他為義子。
  此後,沐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並逐漸成長為朱元璋手下的壹員戰將。
  沐英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在平定雲南之後,朱元璋命令他鎮守邊疆。
  為了表獎沐英,朱元璋特意賜給他壹件元青花梅瓶。
  梅瓶上繪制的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圖”,寓意沐英是韓信那樣不可多得的良將。
  沐英死後,朱元璋特意命人將他的遺體運回金陵,並將他葬於郊外的觀音山上,此後觀音山改名為將軍山。
  這麽有名的壹座大墓,既然被人盜了,那就絕對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
  這就又牽扯到壹位名人,“盜墓狀元”康永海。
  當年得知沐英墓被盜挖之後,官方震怒不已,立即組織精幹警力偵破此案,想要將盜墓盜繩之以法,將盜挖的文物完璧歸趙。
  警方在進行了縝密的偵查之後,終於鎖定了盜墓者,他就是有“盜墓狀元”之稱的康永海。
  康永海是金陵本地人,他的爺爺就是金陵著名的摸金校尉。
  他和他父親在解放之前,壹直以盜墓為生。
  但是解放後人民政府嚴厲打擊盜墓行為,康永海迫於壓力也曾“金盆洗手”壹段時間。
  但是康永海除了盜墓,沒有別的謀生手段,他的日子逐漸拮據起來。
  由於此前康永海壹直以盜墓為生,已經習慣了過著不勞而獲、揮金如土的生活。
  所以,壹旦失去了經濟來源,他就變得焦躁起來。
  1950年春天,康永海趁金陵人民都忙於搞經濟建設,對本地古墓疏於管理之機,悄悄地盜挖了沐英墓。
  盜墓得手之後,康永海將那件元青花梅瓶拿到早市上去售賣。
  也是湊巧,正好遇見了前文所說的文物收藏家陳新民先生。
  陳先生壹眼就看出,那個人手中拿的梅瓶不壹般。
  最後他以5根金條的代價,收購了這件青花梅瓶。
  梅瓶收到手之後,陳新民越研究越覺得這件青花梅瓶不壹般。
  以他對這類瓷器的研究,他認為這件元青花梅瓶出土時間不長。
  且很可能出自於的金陵附近明代皇陵,而金陵唯壹的壹座明皇陵就是朱元璋的明孝陵。
  想到這裏,陳新民立即抱著梅瓶找到了官方,才最終抓獲了盜墓賊。
  康永海盜挖沐英墓壹案被破獲之後,所有盜挖出來的文物都收繳歸公。
  陳新民先生也將自己用5根金條換購的那件元青花梅瓶,上交給了金陵市文物局。
  那麽,這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到底有何珍貴之處呢?
  首先,這件梅瓶出自於元代的JDZ官窯;
  梅瓶造型十分經典,高44.1厘米,口徑5.5厘米,腹徑28.4厘米,底徑13厘米。
  這麽大的梅瓶,本身就不多見。
  更何況在梅瓶的瓶身上,還繪有多種繁雜的紋飾。
  特別是瓶腹繪有壹幅“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名圖。
  圖中蕭何騎著壹匹駿馬向前狂奔,馬上的蕭何神情焦慮。
  瓶腹的另壹側由是韓信,他站在河邊躊躇不定。
  遠處的老艄公持槳而立,靜靜地等待著韓信上船。
  梅瓶上的畫面疏密有致,將蕭何的焦急與韓信的躊躇表現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都知道元青花瓷存世非常稀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為何如此珍貴。
  實際上,元代的青花瓷壹直都是皇家的禦用瓷器,這種瓷器的制作工藝非常嚴苛。
  整個制作過程對瓷土、釉料、繪制等選料和工序,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
  工匠在燒制青花瓷的時候,要非常精心。
  所有瓷器燒制完畢後,皇室內務府的官員要進行篩選。
  只有那些壹點瑕疵都沒有的青花瓷上品,才會被挑出來送進宮中。
  所以,用“千裏挑壹”來形容,壹點都不為過。
  挑剩下的青花瓷要全部打爛,以防流入民間。
  正是由於元青花的這種工藝、生產流程以及選取方式,所以元青花瓷器在歷史上存世量稀少,也就造成了今天這種元青花“壹瓷難求”的局面。
  這些精品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肯定是燒造於景德。
  在材料上,選用的是從西城進口的蘇麻離青。
  這些蘇麻離青的確切產地,現在雖然並沒有探明。
  但是,陳文哲可以確定,這是壹種低錳高鐵的鈷藍料。
  含量為10%~19.05%,故其青花成色十分濃艷。
  這種青料燒成的最大特征,就是釉聚處會出現黑褐色結晶斑。
  在繪畫技法上,此瓶采用了點榮技法,所有圖案、花紋都是壹筆點畫完成,流暢有力,這點和傳統青花的分染技法有很大區別。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為小口豐肩,斜腹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
  白釉潔凈瑩潤,青料濃艷幽雅,二者相互映襯。
  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面有丹青之妙。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從上到下描繪了6層疏密有致的青花紋飾。
  所飾的西番蓮、雜寶覆蓮紋、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
  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壹體,主題鮮明突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