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七十四章 戰國琉璃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現代社會不是故步自封的古代,而是百花齊放的新社會。
  現在,在市場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如今的博山琉璃行業也早已進行了大洗牌。
  壹批個體琉璃企業應運而生,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他們不僅接過了“博山琉璃”這面鮮艷的旗幟,還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責任心,將博山琉璃推向世界。
  目前,博山有琉璃大師工作室30余個。
  有愛美琉璃、精美琉璃、金祥琉璃、西冶工坊、人立文創等規模以上重點琉璃生產企業13家。
  琉璃產業直接從業人員,有5000余人。
  最近幾年,暖春扶貧大劇《綠水青山帶笑顏》火遍全國。
  人們在為劇中主人公返鄉創業、攜手共建美麗家鄉的故事所感染的同時,也被博山琉璃的絢麗多姿所吸引。
  與劇中同名的企業西冶工坊,更是憑借精美的工藝品,吸引了更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和客戶,成為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現在的博山琉璃制作,已經真正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多壹個陳文哲,多壹個壹念堂,根本就不是事。
  再說,如果陳文哲墨守成規,只是復制古代的工藝品,那麽他跟現代百花齊放的企業,根本沒法競爭。
  人家繼承古人的工藝,在其基礎上不停的創新,開發新產品。
  而如果陳文哲只會復古,那麽他憑什麽跟人家那些現代大型企業競爭?
  當然,陳文哲也不是沒有優勢,他的優勢就是可以很容易的獲得古今所有頂級琉璃工藝。
  特別是很多古代的特殊工藝,他全都能夠或者完整的傳承。
  這壹點不管古今的匠人,都是沒法跟他相比的。
  現在的琉璃工藝已經發展到壹種很高的水平,陳文哲的壹念堂如果想要突出重圍,自然就要在復古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陳文哲的壹念堂是新企業,肯定不如其他琉璃工廠底蘊深厚,但是這種底蘊,他是可以快速積累出來的。
  既然有了興趣,陳文哲就會有選擇的進行學習。
  這樣以來他也不用每天都躲在壹念堂工廠,而是不時的去大海市周圍的壹些古玩市場逛遊。
  現在他逛古玩市場,已經不再追求好的古董,而是選擇壹些有歷史,能夠讓他看到有用場景的老物件。
  比如壹件戰國時期,已經破損的十分厲害的琉璃碎片。
  經過研究,居然是壹件琉璃環!
  也是通過這件戰國時期的琉璃制品,陳文哲才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琉璃器種類,遠比我們現代人想象中的豐富!
  琉璃,亦作“瑠璃”,是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
  顏色由各種金屬元素產生,含24%的二氧化鉛。
  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
  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我國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制成琉璃。
  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古時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現在市場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為代表的脫蠟琉璃,和以博山為代表的手工琉璃為主。
  國內琉璃制作比較有名的團隊,分別是琉璃工房、人立琉璃、琉園等。
  琉璃之美世人皆知,因而自古至今它都備受關註和推崇,甚至帝王對琉璃的喜愛也溢於言表。
  春秋戰國時期是百放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此時琉璃的誕生更加豐富了古人的生活。
  春秋戰國時期的琉璃種類十分豐富,遠比人們想象中的豐富。
  如常見的有琉璃璧、琉璃環、琉璃璜、琉璃劍飾等。
  這些琉璃器物制作均十分精美,而且各有藝術特色。
  琉璃,古時被稱之為“璆琳”、“陸離”等,後來才統稱為“玻璃”。
  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中記載,璆琳本意為美玉,而古人用璆琳代指“琉璃”。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琉璃器發展的源頭。
  春秋戰國時期出土的琉璃制品工藝,已經遠遠超越了西周時期最原始的琉璃制品。
  春秋時期的琉璃珠、琉璃管多與水晶、瑪瑙、玉石等組成串飾使用。
  此時的琉璃制品樣式並不算太豐富,直到戰國中晚期之後,琉璃器的樣式才開始逐漸增多。
  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中,多有發現精美的琉璃制品。
  壹般在楚墓中發現居多,除了常見的琉璃珠、琉璃管之外,還有讓人振奮的琉璃璧、琉璃環、琉璃璜、琉璃劍飾等。
  此外,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的劍上,也均發現了精美的藍色琉璃,可見即使君王對琉璃也是愛不釋手。
  戰國時期的琉璃璧多在楚墓中發現,這說明當時的楚國是琉璃重要的生產地,而且還有代替玉器的傾向。
  琉璃璧是玉璧的仿制品,在戰國晚期十分流行。
  此時的琉璃璧制作十分規整,色澤溫潤如玉,彰顯了戰國琉璃制造業的高超水準。
  戰國時期的琉璃環,可以說是玉環的替代品。
  此時的琉璃環,大多作為古人的佩飾使用。
  如果不仔細觀察,琉璃環和玉環幾乎無法分辨,可見工藝之精。
  戰國時期的琉璃作品很多,像是琉璃環、壁等等,當然還有琉璃璜,而且十分有特色。
  其實琉璃跟瓷器差不多,都是人類追逐美玉的壹種工藝。
  瓷器想要燒制出如玉的質地,而琉璃制品,也有這方面的需求。
  所以,像是玉石壹樣的玉環、玉璧、玉璜等都壹壹出現。
  比如玉璜,就是古代重要的玉禮器,而戰國時期也出現了琉璃璜。
  此時的琉璃璜並不具有禮器的功能,大多作為裝飾品使用。
  琉璃璜的兩端及上部多有穿孔,可以系繩佩戴。
  它應該是組玉佩中的壹個重要飾件,類似於玉珩。
  除了這些禮器之外,戰國時期還生產琉璃劍飾。
  所謂的琉璃劍飾,幾乎是按照玉劍飾的形制所仿制的。
  琉璃玉劍飾大約出現在戰國中期,戰漢時期非常流行。
  琉璃劍飾和玉劍飾的形制幾乎無變化,但是紋飾方面可以加以區分。
  即戰國琉璃劍飾的紋飾多為谷紋和雲紋,而戰國晚期的紋飾多為獸面紋、蟠螭紋、柿蒂紋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