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五十六章 無上法器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簡單地說,這首“歌”雖然押韻,但中心思想只有壹個,就是提醒呂暉,壹定要在有水的地方鍛造銅鏡;
  呂暉知道是“神人相助”,拜謝後就將鑄爐搬到壹條船上,在揚子江中鍛造“寶鏡”。
  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正午時分,鏡子正在澆鑄。
  突然江水掀起“三十尺”大浪,且有龍吟之聲,方圓數百裏可聞;
  更為神奇的是,滔天巨浪打在火紅的銅鏡上,瞬間“鏡成”。
  至此後人稱之為“揚子江心鏡”,也有叫“龍鏡”的。
  說到這或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壹段故事,史料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不足以信。”
  其實當時的唐玄宗也是這麽認為的,因此雖然收下了這面作為貢品的“江心鏡”,可心裏卻沒當回事。
  直到天寶八年,秦中地區大旱,玄宗皇帝親自祈雨,可數日後沒壹點效果;
  玄宗面子上掛不住,就問身邊的僧道原因。
  壹道士說,玄宗雖是“真龍天子”,但祈雨的法器中卻沒有“真龍”,因此求雨不得。
  玄宗問什麽東西才有“真龍”,道士說:多年前的貢品“龍鏡”,也就是江心鏡;
  玄宗半信半疑,便拿出江心鏡祭祀求雨。
  在拿出龍境的瞬間,求雨大殿上兩道白氣直沖龍鏡。
  鏡中也升起兩道白氣和大殿上的白氣漫成壹片,後溢出殿外。
  至此天降大雨,連下七天,這年大唐萬民喜獲豐收。
  從此以後,每年五月初五這天,揚市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而鑄造“江心鏡”也必須在五月初五這天正午開始點火,並形成了壹套嚴格的祭祀程序。
  史料中“江心鏡”含義更復雜,諸如五月五日為火月火日,是陽盛之時,此時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間;
  水屬陰,揚子江心就是陰之地,因此陽時在陰地鑄鏡,是天地陰陽平衡的最佳地點。
  再加銅鏡為金,江為水,船為木,日月為火,範為土(鑄造的模子),正好符合陰陽五行和天時地利之道,這樣鑄成的銅鏡才能具有“真龍神力”;
  當然,這裏只是簡單介紹,史料中更為詳細和復雜,這裏不敢妄加猜譯。
  總而言之,“江心鏡”成了唐時眾所周知的壹件“神物”。
  也是求雨儀式中不可獲取,且需要單獨祭祀的“無上法器”。
  直到今天的揚子江畔,仍流傳有祭祀“江心鏡”的風俗。
  正如壹些現代人所想,專家肯定是不相信這段歷史記載的。
  在現代考古發掘中,也從未出土過所謂“江心鏡”的實物。
  因此在發現“黑石號”沈船之前,諸多專家是不相信其真實存在的;
  雖說如今發現了江心鏡,但專家依然不相信。
  其理由也很簡單,這面銅鏡上有段銘文“揚子江心百煉造成唐乾元元年戊戍十壹月廿九日於揚子江”。
  也就是說,其鑄造時間為“十壹月廿九日”,並非史料中的“五月初五”。
  因此仍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龍鏡”,僅能說是壹件用以“出口外銷”的揚子江產青銅鏡。
  且不管專家是否相信,這件青銅鏡至少證明了“江心鏡”並非傳說。
  至於“真龍神力”,那就另當別論了;
  稍顯遺憾的是,這件珍貴文物目前在李家坡,好在仍由華裔珍藏。
  現在好了,沒想到除了國外的那三件不太標準的江心鏡,現在陳文哲居然意外發現了壹件正品。
  有了這件發現,陳文哲更加重視這批意外發現的銅鏡。
  可惜,不管怎麽找,都沒有再次找到任何壹件明代以前的古董。
  這面唐代的江心龍鏡,應該也是意外上船的吧?
  其實這樣才算是正常,如果江心鏡很多,那這種鏡子也不會太過珍貴。
  如果江心鏡的產量太高,國內也不可能壹件也沒有發現。
  這壹點,從壹些文獻之中,也能找到壹些蛛絲馬跡。
  因為從有記載的揚市官吏進貢百煉鏡開始,到唐德宗下令停止鑄鏡,揚市鑄造五月五日鏡的時間,估計最多也就是五十余年。
  由於五月五日午時鑄鏡是為進貢皇室,且鑄造的成功率又很低。
  因此五月五日鏡的存世量極為稀少,這東西是較為珍罕的銅鏡品種。
  “皎皎青銅鏡,斑斑白絲鬢。”
  在我國古代,銅鏡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主要的用途是整理妝容。
  不過“江心鏡”自帶神秘光環,可我們以前卻不知道江心鏡的真正模樣。
  當年黑石號將江心鏡打撈上來,立即震驚整個文物界。
  因為它為研究“江心鏡”,提供重要實物依據。
  不可否認,江心鏡的做工非常精美,銅鏡背面雕刻的四只瑞獸,給人壹種莊重之感。
  青龍似乎要騰空起飛,白虎做出即將奔跑姿勢,朱雀昂首正在飛翔,玄武伏地爬行。
  除了用四只瑞獸當紋飾外,空白之處還補綴祥雲,讓整體看上去更加美觀。
  但有壹個問題卻值得深思,它可以“呼風喚雨”,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在傳說中,有江心鏡這種銅鏡,是可以呼風喚雨的。
  但它真的,有“呼風喚雨”的功能嗎?
  就算現在有壹面江心鏡,陳文哲也不能確認。
  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吹,因為這不科學。
  不過,我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民間傳說故事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容。
  而華夏的歷史允許傳說的存在,因為它也是構成歷史的壹部分。
  但對於傳說中的虛假成分,我們卻不能以訛傳訛。
  因為真正的“江心鏡”已經被發現,它就靜靜地被放在那裏。
  用實物說話,遠比傳說要更靠譜,畢竟科學技術都不能實現的“呼風喚雨”。
  想靠壹面鏡子來實現,堪稱天方夜譚,這絕對是壹種不靠譜的行為。
  既然不靠譜,就需要用壹些真正的東西來證明,所以才會有現代考古。
  陳文哲雖然不是考古專家,但是絕對算是壹位標準、合格的收藏家。
  既然有這麽大的收獲,那就壹定要珍惜,壹定要好好清理壹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