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青玉獅子

都市生活

這倒黴催的天氣。 京郊的八裏橋博物館中,關卓凡坐在窗邊,看著天邊翻卷的烏雲,嘆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壹章咱們回家

亂清 by 青玉獅子

2019-5-15 17:44

  軒軍的戰鬥力,是在美國的大環境中、以美國北方強大的工業能力為前提的,失去這兩點,壹切都會不同。
  回到國內,如果中國的大環境長時間不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軒軍不可避免地會沈淪、墮落,最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就像現在的湘軍,日後的淮軍,還有,原時空的北洋艦隊。
  另外壹方面,如果中國不盡快實現工業化,建立自己的重工業體系,並在此基礎上擁有自己的強大的軍火工業,軒軍的戰力很快便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近現代戰爭的消耗極其驚人,庫存再多,也有用完的壹天。另外,戰爭中指揮通訊、交通運輸、後勤保障等,有賴於壹個龐大的近現代工業體系的支撐,此間種種,絕不是倉庫裏面的壹堆枯燥的數字可以概括的。
  這壹點,美國之行給了關卓凡特別深刻的感受。
  原時空的中法戰爭,陸地上中國取得了局部的勝利,法國內閣因此而倒臺。李鴻章等卻力主和議。當關卓凡還是壹個中學生的時候,也不明白為何李鴻章如此“軟弱”,葬送大好局面,甚至迫害主戰的將領,簡直“賣國”!
  後來他明白了,不管李鴻章其他方面有多少值得非議的地方,但在這件事情上的主張是完全正確的。當時的勝利者中國已經耗盡了戰爭潛力,而失敗者法國才剛剛開始動員。不趁著局部的勝利達成壹個可以接受的和議,再打下去,壹定由勝轉敗。最終全局糜爛。不可收拾。
  這就是有沒有戰爭潛力的區別。
  近現代的戰爭潛力。來源於成體系的工業。
  說到底,這是工業國和農業國的區別。
  不認清這壹點,不承認這壹點,就會永遠被人扁。甚至,亡國,滅種。
  那麽,中國怎樣才能實現工業化呢?
  原時空的洋務運動?
  不是說壹點成績沒有,但整體而言。已經被歷史證明是失敗的。病骨支離的肌體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幾個制造局不過是病體表面塗抹的幾塊腮紅。而且,就是這壹點點綴,也是低質量、低水平、低效率。
  當時洋務運動的主持者,如李鴻章之流,建立各種工礦企業的過程,也是從中分肥往自個兜裏揣銀子的過程。而且,對自肥的興趣,恐怕超過為國家“建立自主工業”的興趣。以致國家財政投入十塊錢,往往只有兩三塊錢的產出。
  至於各自為政。把自己創建的企業和軍隊視作自己的禁臠,其他派系的人固然不能碰。連國家也輕易動不得,就更不消說了。
  在這些企業和軍隊內部,不管殼子如何光鮮,運行和管理本質上還是舊官場、舊軍隊那壹套,哪來的競爭力、戰鬥力?
  這些情況,非獨李鴻章為然,其余如左宗棠等亦沒有什麽本質區別,差異只在程度而已。
  這是大環境使然。關卓凡想,如果自己處在和他們同樣的位置上,大概也會是同樣的做法。
  但現在自己和他們不是處在相同的位置上。因為“追求”不壹樣,自己所謀,遠遠大於他們孜孜以求的功名利祿。
  對於自己來說,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之於長遠利益、全局利益,猶如左手之於右手,為獲得更大的利益,絕不會提前把必須的投資吃掉;而既然左、右都是自己的,也沒有必要這麽做。
  自己不但不會這麽做,也不能允許別人這麽做。因為,妳這麽做,等於在割我的肉。
  關卓凡看來,辦企業,可商辦,可官辦,但萬萬不可“官督商辦”,這等於官商勾結,壹起挖國家的墻角。
  商辦不消說了;這官辦,需要找到極有操守、極有能力的人來主持。
  不論商辦、官辦,或者說,不論“私有”還是“公有”,關卓凡以為,像中國這種後發國家的工業化,必須“計劃經濟”。
  工業化早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資源進行原始積累,需要引導甚至強迫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重工業裏面,此非“計劃經濟”不能辦。“公有”固如此,“私有”亦然。原時空的日本、韓國,在其工業化形成和所謂“經濟起飛”階段,莫不如是。
  “計劃經濟”的實施,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權以做保障。像現在的朝廷,名義上君主乾綱獨斷,其實是幾架馬車勉強拼在壹起拉貨,隨便壹個所謂清流的折子都可能打消壹項重大國策,是根本沒有能力保障“計劃經濟”的實施的。
  而中國守舊力量無比強大,連“地球是圓的”都無法想象,不可指望通過辯論、講道理神馬的來說服他們支持改革,只能硬幹,反對者須以鐵血手段清除,這個也非高度集權不能行的。
  比如修鐵路、架電報線,難道非得辯清楚這些個東西不會“妨地氣、害神元”才辦得?
  那還能辦成什麽事?
  譚嗣同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關卓凡認為,“流血”沒錯,但可憐的譚嗣同把話說反了,要流的,應該是反對變法者的血。
  為此,關卓凡甚至不排除發動壹場規模適度的內戰。
  至於“啟發民智”什麽的,根本緩不濟急。宣傳很重要,但以中國之現狀,所謂宣傳只能自上而下強行灌輸,指望自下而上形成足以影響大局的輿論,完全與虎謀皮;民間自發的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宣傳,死水微瀾,壹點用處都沒有的。
  這些,都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壹條,工業化壹定會動中國最強大的壹個階級——地主和士紳階級的奶酪的。
  兩漢以來。這個階級才是中國兩千年來的真正的統治階級。皇帝不過是他們的壹個代言人。
  清朝後期。支持愛新覺羅家族為核心的滿洲貴族集團的統治的主要力量,已經不是旗人,而是漢族的士紳和地主階層。這壹點,慈禧和恭王,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當滿清貴族集團可以代表漢族地主士紳利益,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就可以維持;壹旦漢族士紳地主認為妳不能代表我的利益,比如妳弄個什麽“皇族內閣”出來,愛新覺羅家就得下臺滾蛋了。
  這個階層。控制著資金、土地、勞動力,還有基層政權。
  工業化需要的,恰好是資金、土地、勞動力。另外,工業化是壹種高度分工、有序組合的生產活動,必須通過基層政權,對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動員和組織。
  妳有的,我都想要。
  關卓凡自問沒有能力將這個階層連根拔起,如何控制、削弱、演化這個階層,並在相當長時間內與之共存,是關卓凡今後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這個“控制、削弱、演化”的過程再小心翼翼。也會引發激烈的反應和沖突,甚至戰爭。
  這壹切。通通需要“高度集權”。
  欲行“高度集權”,關卓凡就必須先取得國家的最高權力。
  這條路上,其他的都好說,唯有壹個障礙,或者說是“心理障礙”:慈禧。
  畢竟,她也算是“他的女人”。
  這個時候的慈禧,對國家來說,所作所為還是很正面的。
  簡賢任能,支持漢員和洋務,能夠控制住自己對於奢華享受的**。
  慈禧聰明天生,但囿於學識見聞,她並不能真正理解這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她當然不可能成為商鞅和彼得大帝,但關卓凡認為,比之學識更豐、見聞更廣的恭王和李鴻章,慈禧差不到哪去。至少,恭王和李鴻章等人需要的支持,她都給了。
  原時空慈禧的變化,發生在慈安暴崩、她成為唯壹的太後、掌握了絕對權力之後。
  慈安暴崩,慈禧的嫌疑是很大的。但原因絕不會是傳說中的什麽慈安以鹹豐生前“密詔”相迫,慈禧乃毒殺慈安。
  政治不是唱戲,皇帝臨死前的責任是指定好接班人,做好接班的安排,沒有更多的了。妄圖介入自己死後多年才可能產生的最高權力爭奪,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是嚴重的“越權”,是對後代皇權的嚴重侵犯。
  皇權發展到清朝,分際已經非常明確,皇帝會小心不越過應有的界限。鹹豐又不是強勢的皇帝,不可能做這種家言的荒唐事。
  關卓凡認為,原時空,安德海的死,才是逼迫慈禧萌動殺機的最重要原因。
  安德海出京,壹定是得到慈禧的允許的。但安德海壹離開慈禧的直接庇護,皇帝、恭王、地方督撫便行動起來,緊密配合,像宰壹只鴨子那樣,殺掉了安德海。
  其中,也能見到慈安若有若無的影子。
  事前,沒有任何人跟慈禧打任何招呼。
  誰都知道,安德海是聖母皇太後最親信的人。他再罪大惡極,招呼總要和聖母皇太後打壹聲吧?
  這個“聖母皇太後”,到底有多少份量呢?
  可以想見慈禧的震撼。
  她壹定會把這件事看成某些人對自己的嚴重警告。如果自己不如某些人之意,如果某些人真的動了異樣的心思,自己這個所謂的聖母皇太後,完全會被輕松地送入冷宮,甚至,可能有更加不堪言之事。
  原來,上有慈安,下有恭王,現在,多了壹個皇帝,自己的親生兒子,卻和自己怎麽都不對付。
  這幾個,眼看著都成了自己的敵人。
  怎麽能夠不寒而栗?
  徹底消滅落入那種可怕下場的可能性的唯壹辦法,就是自己掌握最高的、絕對的權力。
  這個權力在哪裏?在慈安那裏。
  那麽,怎麽拿過來呢?
  太簡單了。
  關卓凡想,換了我,也受不了這個刺激,也禁不住這個誘惑啊。
  慈安的死因,應該在那個時候就種下了。
  “絕對權力”這個東西,猶如毒品,沾上了就戒不掉。甲午戰爭的失敗證明洋務運動的無效,主政者當然要負責任,要求更徹底、更激進改革的人士當然會要求更換主政者。於是,為維持手中的“絕對權力”,慈禧不可避免地向保守派尋求支持。
  這個時候的慈禧,才真正走向了時代和國家的反動。
  關卓凡想,這壹切,最好都不要發生。
  如果慈禧能夠在接觸到絕對權力之前就退出政治的核心舞臺,對她好,對慈安好,對國家好。
  政治這種事情,還是留給男人來做吧。
  畢竟,妳也算是我的女人。
  想的很美,有實現的可能嗎?
  關卓凡嘆了口氣,他沒有把握。
  回到國內,入軍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此外,有幾塊地盤、幾個位子,要想辦法抓在手裏。
  在自己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推行全面的改革之前,要想辦法維持軒軍的戰鬥力。
  軒軍不能歇下來,要找仗打。戰爭是維持戰鬥力的最好方式。
  這些戰爭,都是應該打甚至必須打的,至少,產出都比投入高。
  還有,軒軍的軍裝和儀註,必須完全按照西式軍隊的來,不打壹點折扣,不搞初到美國時的“對外美軍,對內大清”那壹套了。
  這壹點很重要。軍裝、儀註和戰鬥力密切相關。近現代軍裝的意義之前討論過,不再贅言;近現代軍隊的儀註,其實反應了近現代軍隊的紀律和層級的內核:尊嚴、平等。這是士兵們的勇氣和戰鬥力的重要來源。
  兩支軍隊:壹支軍隊,下級挺胸昂首給上級敬禮,上級還禮;壹支軍隊,下級見到上級就磕頭打千兒,上級心請好的時候擡手虛扶壹下,說壹聲:“起來吧。”
  請問,哪壹支軍隊有戰鬥力?
  而且,這可以在心理上將軒軍和國內其他軍隊區隔開來,培養軒軍壹覽眾山小的自我意識,增強軒軍的榮譽感,這些,能夠有效抵抗周圍環境對軒軍的下拉作用。
  總之,和剛到美國的時候剛好倒過來,對外什麽儀註再說,軒軍內部,只要穿了軍裝,百分百美軍範。
  說不定會有人啰嗦,但壓力壹定要頂住,“西法練兵”,這就是“西法”。
  下壹個階段,軒軍發展建設的重點,要放在海軍上了。
  想到即將擁有壹支完全屬於自己的鐵甲艦隊,關卓凡就渾身發熱。
  原時空,海軍既是這個時代的中國最大的驕傲,也是最大的恥辱。這個場子,由我來找回。
  還剩下什麽呢?嗯,那只高盧雞,那頭約翰牛。
  對法國,關卓凡已經有了壹套預案,並已開始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對英國,關卓凡希望,在自己對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啟釁之前,日不落帝國已經由於某種原因,被相當程度地削弱了。
  聽起來天方夜譚,但事在人為。
  畢竟,我是大預言家。
  寫了滿滿的三頁紙。放下筆,關卓凡從頭到尾又看了壹遍,吐了壹口長氣,閉上了眼睛。
  然後,睜開眼睛,擦著壹根火柴,湊了上去。
  燒焦的紙張蜷曲起來,火光躍動。
  好吧,咱們回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