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青玉獅子

都市生活

這倒黴催的天氣。 京郊的八裏橋博物館中,關卓凡坐在窗邊,看著天邊翻卷的烏雲,嘆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八二章漫天飛雪,宮深如海

亂清 by 青玉獅子

2019-5-15 17:46

  恭王直起身來,正色說道:“妳當得起!我這壹揖,不僅是為寶佩蘅,也是為朝廷、為社稷、為國家!”
  這帽子戴的,嘿嘿。
  “寶佩蘅不能再居樞府——這不必說。不過,逸軒,別的差使,能不能替他留壹樁半樁?他的年紀還不太大,還能夠為國家出力!”
  “六哥眷眷之情,真是令人動容!唉,六哥既然吩咐下來了,我還能有什麽可說的?照我看,除為搪塞悠悠之口,寶佩蘅不能不暫時退出軍機,他身上別的差使,竟可以壹樁也不動的!”
  恭王大出意外。
  寶鋆身上的差使很多,按重要程度排列,前三位是: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總理大臣。
  內務府大臣不止壹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總理大臣”人數更多。寶鋆的總理大臣的排名,在文祥之後;內務府大臣的排名,卻在文祥之前,僅次於恭王。
  恭王原先想著,能替寶鋆保住壹個總理大臣的位子就很好了,沒有想到,關卓凡居然說,除了退出軍機,寶鋆“身上別的差使,竟可以壹樁也不動”——就是說,更重要的內務府大臣的位子,也可以保住了!
  恭王和文祥壹樣——也包括寶鋆,幾個人有壹個共同的認識,認為“西邊兒”,壹心壹意,想把內務府這塊大肥肉,搶了過去。關卓凡既然和“西邊兒”睡同壹張床。自然也會這麽想,也要這麽做的。
  可是,他們沒有看錯“西邊兒”。卻看錯了關卓凡。
  上壹次恭王跌倒,文祥就對關卓凡表示,要請辭內務府大臣的差使。表面上,是因為自個兒兼差太多,顧不過來,其實是拿內務府大臣的位子來做恭王復出的交換條件——至少之壹。
  當時,關卓凡堅決反對文祥去內務府大臣之職。還說什麽“非但妳不能辭,寶佩蘅也不能辭。六爺復出之後,還得繼續‘管理內務府銀庫’”,雲雲。
  文祥回去說給恭王和寶鋆聽,恭、寶兩個。以為關卓凡不過故作姿態,真正原因,是他羽翼未豐,勢力不及於內務府,壹時半會兒,還吞不下這塊大肥肉。於是順水推舟,喬張作勢,顯壹顯自己的高風亮節。
  寶鋆還冷笑說道:“算他關三有自知之明!”
  壹年過去了,現在的關卓凡。再不能說他“羽翼未豐”,再不能說他“吞不下內務府這塊肥肉”了。然而,他依舊不肯下嘴。所為何來?
  如此看來,內務府壹事上,關逸軒的態度,竟是沒有花頭!竟是真的為了國家,不計私怨,不謀私利。且由始至終,壹以貫之!
  恭王又是感動。又是慚愧,說道:“逸軒,妳心胸如此開闊,我真正是想不到!唉,真正是……叫我這個做哥哥的慚愧!”
  “六哥的話,太重了!我實在當不起!我……是在追摹六哥的風采!呃,卓凡雖有心步武前賢,六哥的範形,我不過學到幾分而已!”
  恭王微微壹笑,擺了擺手,說道:“妳別給我戴高帽子了,我可沒那麽多給妳學的。”
  頓了壹頓,莊容說道:“寶佩蘅對妳,也必是感佩到十分的!我打包票——從今以後,寶佩蘅唯妳馬首是瞻!上下同心,內外共德!不然,真正是天地不容了!我也不能再拿他當做朋友!”
  您打的這個“包票”,嘿嘿,我還真不能信全了。…
  還有,我並不是壹點兒“花頭”都沒有的。
  放“恭系”大將在內務府替他“頂雷”,是關卓凡壹早的計劃。只是,除此之外,他還給寶鋆留多了個總理大臣的位子——這也是壹等壹的要差啊。嗯,介個,會不會太大方了壹點?
  恭王和寶鋆,很快就會發現,關逸軒其實並沒有看上去那麽大方。因為,不久之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會“分拆”,到時候,這個總理大臣的重要性會大大降低,甚至,形同虛設。
  第二天醒來,人們發現,前幾天的陽光不見了,天空鉛雲低垂。
  起駕的時候,半空裏洋洋灑灑,飄起了雪花。
  雪不大,雪花兒柳絮楊花壹般,輕飄飄的——可這是今年入冬以來的第壹場雪!今年的初雪來得甚晚,大夥兒盼這場雪已經盼了許久,恭王、關卓凡等掌國大臣更是心焦,因為再不下雪,明年開春的農事必然大受影響,現在看著滿天扯絮撒鹽的,不由都大舒了壹口長氣。
  自然有人在聖母皇太後跟前湊趣,什麽“瑞雪兆豐年”,又什麽“太後洪福精誠,感格上天,這場瑞雪,竟是太後帶回北京來的”,雲雲。聖母皇太後聽得慈顏大悅,隱隱然覺得自己真有呼風喚雨之能了。
  “瑞雪兆豐年”不假,不過那是明年的事兒,關卓凡、恭王暫時顧不上,眼皮子底下的,是雪後必有饑寒,甚至還會有屋塌路倒的,要巡查、撫恤、設粥,這些都得趕快預為之備。他們倆忙著給軍機處、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分派差使,壹輪折騰下來,就比預定的晚了小半個時辰起駕。
  半路上,雪開始變大。
  從永定門進城的時候,雪花兒已經大如鵝毛,滿天飛雪,整個北京城銀裝素裹,放眼望去,白茫茫的壹片。
  入冬的第壹場雪,就下得如此之大,可是極少見的!
  嘿,幸好雪大風不大,更幸好“敕罷鑾儀故事”,咱們走的是全騎兵流,不然,這麽大的雪,扛著那些累贅的鹵簿儀仗,步履紛沓,壹腳深,壹腳淺,可怎麽走路?
  還有,真正顯出“黃金馬車”的優勢了!
  原先禦用的輦駕,在這種天氣,車輪轉動維艱,必然要等到雪住放晴,清掃了路面,才能起駕。如果是土路,有時天晴雪融,路面泥濘,雪雖然住了,可還是走不了。這種情形下,要麽幹等,等路面慢慢變回幹硬;要麽花偌大氣力,灑土鋪路——這個費用,可就老鼻子了!
  這“黃金馬車”,漫天飛雪之中,雖然走的也稍稍慢了壹點,但車輪轉動,輕靈順暢如常,並無滯礙。
  許多朝臣,特別是讀書人,本能地反對君主出巡,在農業社會的大環境下,他們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的。君主出巡,花費極鉅,再小心簡省,也難逃“勞民傷財”四個字。
  所以,咱們要工業化啊。嗯,以後得空了,拿這個事兒給禦姐兩相比較,“道具教學”,倒是不壞。
  聖母皇太後的鑾駕進入大清門的時候,午門洞開,鐘鼓齊鳴,小皇帝奉母後皇太後鑾駕,迤邐而出。
  聖母皇太後鑾駕入*,小皇帝侍候母後皇太後落輦,於漫天飄雪之中,黃羅傘蓋之下,立候。
  禮部原先擬的儀註,是小皇帝先落轎,立於母後皇太後禦輦之側,扶輦;聖母皇太後鑾駕入午門內廣場後,兩宮皇太後同時落輦,彼此見禮。當然,聖母皇太後之“落輦”,就是從“黃金馬車”上下來了。…
  但是,母後皇太後表示,遠人勞苦,我在家裏,應該提前落輦相候,方是迎迓承奉之道,壹定要禮部將儀註改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聖母皇太後鑾駕進入午門內廣場,“黃金馬車”車廂裏邊的慈禧,遠遠看見午門前面的情形,不由又是詫異,又是感動,不免還夾雜了幾分得意。
  軒軍近衛團在午門外廣場留駐,只關貝勒壹人壹騎,縱馬隨扈,壹起進入了午門內廣場。
  車子停定,腳踏放好,關卓凡跳下馬來,上前拉開了車門。
  車門旁邊,先撐起黃羅傘蓋。不過,上前接應聖母皇太後“落輦”的,可就不能是關某人了。
  聖母皇太後扶著李蓮英的胳膊,小心翼翼地下了車。
  然後,壹步壹搖地向姐姐和兒子走去。
  關貝勒關上車門,立定不動。
  小皇帝先給皇額娘請安,兩宮皇太後再相對壹福,見過禮了,執手歡敘,在大雪紛飛之中,說了好些熱情的話。
  本來還有不少程序的,但雪下得實在太大了,禮部決定啟用備用計劃:今兒就到此為止,明兒養心殿明殿百官覲見,再宣示聖母皇太後天津閱兵之偉大意義。
  聖母皇太後進入明黃大轎的時候,似乎向著“黃金馬車”的方向,微微地偏轉了頭。但是,雪太大了,關卓凡看得不是很清爽。
  能夠確認的是,從此,宮深如海。
  (未完待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