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青玉獅子

都市生活

這倒黴催的天氣。 京郊的八裏橋博物館中,關卓凡坐在窗邊,看著天邊翻卷的烏雲,嘆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十二章午門驚奇

亂清 by 青玉獅子

2019-5-15 17:46

  聖母皇太後正式起駕“東巡狩”的這壹天,整個皇城,從子正時分就開始戒嚴。,,所謂“皇城七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西安門、地安門——即北安門、東安門,再加上**正南的大清門,全部關閉。紫禁城和七門之間,清道警蹕,行人禁行。
  寅初,即淩晨三點,鑾儀衛陳法駕鹵簿於午門外;卯初壹刻,即淩晨五點壹刻,王公親貴、文武百官,在恭王的率領下,來到午門之外,準備“跪送”聖母皇太後的鑾駕。
  曙色微熹,午門前壹大片朝珠袍褂,翎頂輝煌。但真正引人矚目的,既不是這班親貴文武,亦非陳設在他們身後的花樣繁多的法駕鹵簿。
  午門的規制,是正面城樓的東、西兩端,各有城臺南向伸出,上面亦是黃瓦廡殿,俗稱“雁翅樓”的;這東、西兩邊的城樓,和北面的主城樓壹起,“三巒環抱”,構成了壹個“凹”字的正方形廣場,法駕鹵簿、親貴文武,都在這個廣場裏面。
  這個廣場算是午門的“內廣場”。出了這個“內廣場”,依舊是壹水的青條石鋪地,而且規制更加軒敞闊大,算是午門的“外廣場”了。
  此刻,這個“外廣場”上,也就是東、西城臺“雁翅樓”之南,壹千名軒軍近衛團騎兵,全副戎裝,整齊列隊。
  這壹千騎兵,共分十隊,每隊百騎,二十騎壹排,壹隊五排。東、西兩邊。各有五隊。自北而南,壹字擺開,相向而列,中間留出了寬闊的通道。
  午門城樓上下,廣場內外,人們探頭探腦,目光都落在這壹千名軒軍騎兵的身上。
  小平頂圓帽,藍面絳底的短鬥篷。深藍色上裝,天藍色褲子,褲子側面有壹條暗黃色的邊,錚亮的長筒軟皮馬靴。
  這是軒軍第壹次成建制地以“本色”——即著洋裝軍裝在北京城內“亮相”。
  之前,軒軍唯壹壹次成建制地出現在北京城內,是關卓凡剿撚競功、凱旋回京那壹次。在朝王公文武,奉諭旨在午門迎迓。彼時的關卓凡,壹門心思扮低調、裝謙抑,原本想單人獨騎,進宮陛見;但朝命煌煌。“選五百精銳,隨侍入城。以壯聲色。事涉朝廷體面,國家戎威,該大臣當毋輕忽”。於是關卓凡只好帶了五百近衛團騎兵,“隨侍入城”。
  但為免駭人耳目,那五百騎兵,全部換上了八旗勁裝。北京城內,上上下下,只見到怒馬如龍,甲胄鏗鏘;絕大多數人根本想不到:軒軍在外邊行軍打仗,由頭到腳,都是美利堅洋鬼子那壹套打扮。
  事易時移,現在舉凡涉“洋”,關卓凡要的就不是“謙虛謹慎”,不是繼續掛羊頭賣狗肉了,而是要趁著大好形勢,火借風勢,轟轟烈烈,底定局面。何況軒軍奉旨“西法練兵”,早見於明發上諭,關卓凡本人對政局的控制也迥非當年可比,人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亦有所增強——各種主客觀條件的變化,決定了軒軍是時候“本色演出”了。
  再往這壹千騎兵身上看:左邊,腰懸壹柄長長的馬刀;右邊,是壹支自左肩斜挎而右的“七連珠”馬槍,閃著寒光的槍筒,由壹個黃銅活扣,牢牢扣在鞍具上面。
  時已初冬,黎明時分,更是風緊霜寒,在場親貴文武,縮頭縮腦,搓手跺腳,有的人呵著手,有的人還吸溜著鼻涕。但這壹千軒軍,壹個個在馬上挺直了腰桿,目不斜視,由始至終,竟是咳嗽都沒有壹聲。只有戰馬粗重的鼻息和偶爾的嘶鳴,打破寂靜,更添金戈肅殺之意。
  始終獵獵作響的,是他們身上的短鬥篷。
  衣甲鮮明,兵器犀利,氣象森嚴,遠遠看去,許多人都覺得心底隱隱生寒。
  卯初三刻,午門城樓之上,突然鐘鼓齊鳴,這是壹個預告:小皇帝即將奉兩宮皇太後鑾駕出午門了,同時——
  鐘鼓甫歇,**方向,車轔轔,馬蕭蕭,壹隊車馬向午門緩緩馳來。
  午門前面,王公親貴、文武百官裏邊,耳朵尖的,聽出壹點異樣來:這車輪滾地的聲音有古怪!
  很快,這壹隊車馬進入了“外廣場”。
  這也是壹隊軒軍近衛團的騎兵,兩百人左右,人更彪悍,馬更雄壯,顯然是精中選精。還有,這隊兵身上的軍裝,和場上的壹千兵,也頗有不同:領口、袖口、對襟、帽檐、鬥篷,都鑲了金色的花邊,胸前還掛著壹條金燦燦的穗帶。
  不過,最搶眼的,不是這些金燦燦的玩意兒,因為,真正金光耀眼的,是他們前呼後擁的那輛馬車。
  這輛車子稀奇!
  這輛車子有四個輪子!而且,前輪、後**小不同,前輪較小,後輪較大;車輪亦不是安裝在車廂下邊,前輪在車廂前邊,後輪在車廂後邊,和車廂並不接觸。定睛細看,看明白了:前後車輪,由向下彎曲的弧形車架連接,車廂就安置在這具弧形車架之上,車廂等於是懸空的。
  還有,這個輪子本身,看上去和咱們的車輪也大不相同!不論輪軸、幅條還是外圈,都比咱們的車輪細了許多,尤其是那個外圈,黑漆漆的,看上去竟不是木頭做的?
  車廂也稀奇!不曉得用的是什麽珍奇的木料,也不曉得上了什麽漆,絳紅的顏色,打磨得鋥光瓦亮——這也罷了,最奇的是,這個車廂的上半邊兒,前後左右,壹溜兒大塊的玻璃,晶瑩剔透——哎呦,車廂還能做成這個樣子?
  整架車子,手工極其精細,雕花鏤紋,鎏金鏨銀,溢彩生輝,眩人眼目,連車架都是精雕細琢,描金錯銀——這哪是架車子?如果具體而微,擺到枱面或者多寶架上邊,便是壹件極奢華精致的賞玩之物了!
  此時未到卯正,且秋冬之交,晝短夜長,天色尚未完全破曉,這輛車子能夠在大夥兒面前纖毫畢現,有賴車廂四角,都裝了壹盞玻璃罩子的“氣死風燈”——裏面的燈火,不曉得使了什麽機關,明亮如斯?車子四周,照耀如同白晝!
  (昨天的事情沒有完全了結,今天還得繼續辦,因此更得晚了,抱歉。明天應該可以恢復正常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