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亂清

青玉獅子

都市生活

這倒黴催的天氣。 京郊的八裏橋博物館中,關卓凡坐在窗邊,看著天邊翻卷的烏雲,嘆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章天鐵火炮緊相圍

亂清 by 青玉獅子

2019-5-15 17:46

  消息傳到西藏,全藏上下,包括新官上任的攝政德柱活佛,統統地慌了神:這是什麽意思呀?
  朝廷宣布,壹等子爵、安徽提督、敕命軒軍松江軍團第三師師長伊克桑,為“督辦川藏軍務欽差大臣”,率松江軍團第三師入川,並公布了軒軍的進軍路線:走海路,由津至滬,然後溯江西上,直至四川敘州府宜賓;再北入岷江,至嘉定府樂山,棄舟登陸。
  而後,西進理塘。
  全程海、江水路,由輪船招商局負責運送。
  輪船招商局的船,全部都是蒸汽船,算算日子,順利的話,不過個把月,軒軍就可以兵臨理塘了。
  朝廷詔令,四川總督吳棠、湖廣總督李鴻章,從速籌備軍需,隨時解運前線。
  真不是開玩笑——要來真的啦!
  軒軍在藏人心目中的模樣,原本就和伏魔金剛差不了多少。張六起事,兩千鹽民,被軒軍屠戮凈盡;沒過多久,壹方梟雄李世忠,宴席之上,被伊克桑親手砍下了腦袋。不久之前發生的這兩件事,進壹步為軒軍怒目猙獰的形象抹上了濃重的油彩。
  對了,這壹次的“督辦川藏軍務欽差大臣”,就是這個伊克桑啊!
  “督辦川藏軍務欽差大臣”,是壹個非常嚇人的名頭。壹般來說,平定瞻對、理塘這種壹隅之亂,領兵主將,並不壹定要加“欽差”的名頭。即便要加,“督辦川邊軍務”,就足夠了。“督辦川藏軍務”,可是督辦兩省軍務,正常情況下,只有平撚、回那種大亂子,才有督辦數省軍務的必要,用在這裏,太誇張了!
  最關鍵的是,雖然目下平亂用的是藏軍。可瞻對、理塘地處四川,西藏本身並沒有什麽軍務要“督辦”的,為什麽把川、藏扯在壹起?
  這支軒軍入藏之後,都會發生些什麽?
  “梳理政務”。怎麽個“梳理”法?
  想起壹句話來:“賊來如梳,兵來如簏,官來如剃”——不寒而栗啊!
  德柱活佛以下,前藏、後藏,僧俗貴族。迅速達成統壹:必須趕在軒軍達到之前,解決藏人內部紛爭,並平定瞻對、理塘之亂,這樣,朝廷大軍就沒有足夠的入藏的理由和必要了。
  “解決藏人內部紛爭”,就是解決貝丹頓珠。
  壹收到朝廷將派出軒軍平瞻對之亂的消息,貝丹頓珠就覺得不妙了。他徘徊數日,終於狠下心來:破釜沈舟,大幹壹場!
  他的計劃是:發動武裝政變,奪取年幼的**喇嘛。以為和朝廷談判的資本。如果最後還是談不下來,就挾持**出逃,另立“中央”。
  然而,當他謀之於盟友的時候,情形不對勁了:那些曾經指天誓日,和他同進同退、生死與共的家夥,壹個個虛與委蛇,不肯落壹句實在話;又或者顧左右而言他,連他的話頭都不肯接。
  同時,**喇嘛的護衛突然大大加強。而且,由原來的藏人單獨護衛,變成了漢、藏兵丁共同護衛。
  緊接著,“甘哲仲基”出現了辭職潮。幾天下來,聲威赫赫、壹度淩駕於攝政和噶廈的“甘哲仲基”,就變成了壹個空架子。
  貝丹頓珠驚覺,不過數日,自己就已眾叛親離了!
  目下,唯壹尚未棄己而去的。只剩下老巢甘丹寺了。
  他感覺到,危險如壹張大網,正向自己合攏過來。
  他壹頭鉆進了甘丹寺,寸步不離。
  “奪取**喇嘛”神馬的,是根本談不上的了,眼下要考慮的是:我要不要逃?
  還沒等他想定,對方便動手了。
  德柱活佛密謀於署理幫辦大臣唐懷武,兩人經過周密策劃,突然大舉發難,緹騎四處,貝丹頓珠留在甘丹寺外的黨羽,壹鼓成擒。
  然後,命令貝丹頓珠出寺自首。
  貝丹頓珠不肯奉命,下令大築工事,擺出了壹副決壹死戰的架勢。
  德柱和唐懷武調集駐拉薩的漢藏軍兵,將甘丹寺團團地圍了起來。
  甘丹寺建於旺波日山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這也罷了,關鍵是甘丹寺的地位特殊,如果毀於戰火,大夥兒的臉上須不好看。
  因此,德柱和唐懷武並沒有馬上下令進攻,先派了使者,入寺嚴詞斥告貝丹頓珠以下僧人:甘丹寺乃我黃教祖寺,宗喀巴大師手創,“六大寺”之首,非貝某壹人之產業!爾等若繼續冥頑不靈,負隅抗拒,炮火之下,玉石俱焚,數百年古寺毀於壹旦,爾等的罪過可就大了!哼哼,死後身入火獄,也贖不了爾等之罪愆!
  朝廷有諭,**喇嘛也說了:只罪貝丹頓珠壹人,其余人等,只要放下兵器,束手輸誠,概不加罪!
  同時,德柱叫人編了壹首歌子,命圍困甘丹寺的兵丁們日夜高聲傳唱:“旺波山上甘丹寺,天鐵火炮緊相圍。達爾罕貝丹頓珠,妳上天還是入地?”
  甘丹寺的心理防線迅速崩潰了。貝丹頓珠眼見周圍人心浮動,知道甘丹寺已不可恃,萬般無奈,在夜幕掩護之下,帶著幾個心腹死黨,逃出了甘丹寺。
  然而,沒走多遠,便被發現了。眼見圍寺的漢、藏兵丁,黑壓壓地逼了上來,貝丹頓珠長嘆壹聲,命令手下投降,自己舉起藏刀,抹了脖子。
  貝丹頓珠伏法之後,唐懷武立即派馬騰蛟,率壹部援軍,開赴理塘,並統壹指揮前線的藏軍。
  馬騰蛟壹到理塘,第壹件事,便是將宗堆抓了起來,接收其部,然後和普隆巴壹起,整頓軍隊,準備重新發起進攻。
  貢布朗傑自收到軒軍即將入川平亂的消息後,日日心驚膽戰,目下拉薩又生大變,後臺老板貝丹頓珠掛掉了,情知事已不可為,連忙對馬騰蛟表示:以前種種,都是誤會,現下誤會說開了,俺們明兒就要回瞻對啦。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妳想的還真是美啊。
  馬騰蛟回復:奉軒郡王均諭,貢布朗傑父子,若自縛赴營請降,可保首領。不過,妳們就不要想著再做什麽瞻對的頭人了,乖乖地到成都去吃牢飯吧。如果誠心悔過,過個三五年,大約還可以放出來,“交地方官管束”,吃壹口安閑茶飯,了此余生。
  不答應?那朝廷大軍就進兵瞻對,“老少無遺,玉石俱焚”!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