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青玉獅子

都市生活

這倒黴催的天氣。 京郊的八裏橋博物館中,關卓凡坐在窗邊,看著天邊翻卷的烏雲,嘆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零八章換了人間

亂清 by 青玉獅子

2019-5-15 17:46

  軍團參謀長施羅德等人,挖空心思設置了壹個“模擬實戰場景”:
  在縱向五十五米、橫向六十五米的壹塊區域內,挖了二百五十個散兵掩體,每個掩體內藏壹個士兵,人手壹具人形標靶。散兵坑的分布沒有明顯規律,不過,大致是由遠而近,由密變疏。
  這二百五十個散兵掩體,是用來模擬以下的壹個實戰場景的:在六十五米寬的地帶內,壹支五十人的敵方部隊,向我軍陣地發動沖鋒,看壹看,在五十五米的“沖鋒距離”內,壹架加特林機槍,能否有效遏制五十名敵軍的進攻?
  具體方式如下:散兵坑內的士兵,由遠而近,依次舉起人形標靶,以模擬敵軍的進攻就是說,平均下來,縱方向上的五個人形標靶,模擬壹個敵軍士兵的沖鋒路線。
  散兵坑內的士兵,務必記住不可冒頭,不然,可就成了“人肉標靶”了。
  最遠處的壹排標靶豎了起來這意味著向我陣地進攻的敵軍已開始沖鋒了。
  “加特林2型”吼叫起來。
  望遠鏡中,壹個個人形標靶上,碎屑紛飛。
  有趣的是,這些人形標靶,會不斷地上下左右移動這是對敵軍的閃避、機動動作,做有限模擬,以增加“戰場真實性”。
  整個過程,更換了兩次“供彈料鬥”,射擊結束後,第三個“供彈料鬥”,還剩下兩支彈夾沒有使用。“供彈料鬥2號”由十二支長彈夾組成,每支彈夾三十發彈容。總彈容三百六十發。就是說。壹共打出了壹千發左右的子彈。
  “供彈料鬥2號”非常沈重。必須兩個人合作,才能正常拆卸,如果想加快更換速度,就得兩個人拆,兩個人裝。就是說,“加特林2型”和“供彈料鬥2號”的組合,至少得五個人共同操作,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威力。
  壹壹點算。共有壹百二十壹個人形標靶中彈。
  大致可以認為,“敵軍”的“傷亡率”,超過了百分之四十。
  進攻不同防守,理論上,世界上不存在傷亡率超過百分之四十還不中止進攻的軍隊。
  “對敵阻遏能力演示”證明,壹架“加特林2型”機槍,打退壹支五十人的進攻部隊,綽綽有余。敵人再多個二、三十人,大約也難以沖破加特林機槍的火網。
  且真上了戰場,陣地上不可能只有壹架加特林。防守阻擊的火力中,還會有壹定數量的單發或連發步槍。
  真實的戰場。較之演示設置的“實戰場景”,當然不會完全壹樣。標靶不能大範圍機動,真人卻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真人的話,也有可能比標靶更加笨拙和遲滯。標靶的設置,引入了軒軍的散兵戰術的概念,真人這個時代,西洋列強的步兵戰術,排隊槍斃依舊是主流。
  所以,可以認為,演示的結果,基本如實反映了“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的威力。
  經過壹系列的演示,關卓凡對“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的質量和效能,都表示滿意,並認為,可以考慮定型投產了。
  加特林的臉上,猶如升起了壹輪紅日,簡直是光芒四射。
  他激動地渾身微微發抖。
  “我希望,”關卓凡說,“明年的這個時候,這種武器已經大規模列裝我的部隊了。”
  “是!親王殿下,我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的!”
  “不過,‘連用速射武器’這個名字……”
  加特林楞了壹楞,但他迅速反應過來:“親王殿下,您壹定能夠賦予它更加恰當和美好的名字。”
  嗯,很懂事嘛。
  “‘連用速射武器’是壹個很好的名字,不過,對於普通士兵來說,稍稍顯得復雜了壹點兒……嗯,這樣吧,既然它以機械驅動,我們就稱它為‘ahinegun’如何?當然,前面要‘加特林’這個前綴。”
  “‘ahinegun’……啊,非常恰當,親王殿下,我們就稱它為‘ahinegun’罷!”
  “機槍”壹詞,就這樣隆重誕生了。
  兩天後,“美利堅訪華代表團”到達天津。
  不過,並沒有立即抵大沽口上船南下。
  關卓凡帶著壹大班美國友人,去了大沽以北二十幾裏地的另壹個港口北塘。
  北塘的名氣遠不如大沽,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港口,能有什麽要緊的物事,吸引了軒郡王和整個“美利堅訪華代表團”?
  有的。
  什麽呀?
  本時空中國的第壹條鐵路。
  這條鐵路,北起永平府灤州開平鎮喬頭屯,南抵北塘,全長壹百八十六裏就在上個禮拜,北塘站才剛剛完工。
  “喬頭屯”這個名字,因為不夠“雅訓”,已奉旨易命名為“唐山”。“喬頭屯”有壹座小山,本名“大城山”,唐朝太宗皇帝賜山唐姓,於是也稱“唐山”。關卓凡因之提議,改“喬頭屯”為“唐山”。
  壹個小小的村莊改個名字,要勞動掌國王爺費心,是因為這個地方,乃開平礦務局之核心所在。
  這條鐵路,便被命名為“唐津鐵路”。
  關卓凡壹作出設立開平礦務局的決定,便開始著手規劃、勘測“唐津鐵路”了當然,是“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彼時,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召開的那場“鐵路會議”,還沒有舉行呢。
  “鐵路會議”壹結束,鐵路成為既定國策,“唐津鐵路”立即大興土木。
  “唐津鐵路”的建設,不惜“偷步”,緊趕慢趕,是因為這條鐵路要充當開平礦務局煤炭外運的專線,開平礦務局今年七、八月左右就要正式投產出煤,“唐津鐵路”必須趕在開平礦務局正式投產之前完工。
  “喬頭屯”為中心的開平地區,富集優質煤礦,但卻處於內陸平原,附近也沒有像樣的河流,因此,必須建設壹條通往海港的煤運通道。
  原時空,李鴻章上奏,請準造壹條開平至蘆臺的鐵路,全長九十裏。開平礦務局出產的煤炭,擬用鐵路運至蘆臺後,再換船沿薊運河至北塘出海。
  朝廷不準。
  李鴻章只好從蘆臺向開平挖壹條人工河,試圖將開平和蘆臺用水路連接起來。
  這條“煤河”挖到胥各莊,因為地形隆起,再也無法前進,李鴻章再次上奏,請準造開平至胥各莊的鐵路只有二十四裏。
  不給造這條鐵路,開平礦務局的煤就運不出來;另,李鴻章聲稱,這其實是壹條“快車馬路”不用機車,而是用騾馬拉動車廂。
  朝廷只好捏著鼻子同意了。
  原時空,中國的第壹條正式的鐵路唐胥鐵路,就這樣誕生了。
  那是光緒七年,即1881年的事情。
  現在,是同治五年,即1866年,中國第壹條鐵路的誕生,提前了整整十五年。
  還有,唐津鐵路全長壹百八十六裏,幾乎八倍於唐胥鐵路。
  對了,開平礦務局中國的第壹座大型近現代化煤礦,投產的時間點,也比原時空整整提前了十五年。
  真正是換了人間。
  北塘不是“唐津鐵路”的終點,它將繼續南展,延至大沽。然後,折而西北,以“京津鐵路”之名,壹路直奔北京。
  規劃唐津鐵路之時,唐廷樞為節省成本,曾有鋪設窄軌的打算,但被關卓凡堅決否定掉了。他通過容閎訓示唐廷樞:唐津鐵路並非只為開平礦務局服務,這條鐵路,必須成為日後中國龐大鐵路網的壹部分,具體點來說,就是成為“京奉線”的壹部分。所以,必須采用標準鐵軌。
  關卓凡和約翰遜副總統共同主持唐津鐵路的“通車剪彩”儀式之後,將和“美利堅訪華代表團”壹起,登上中國的第壹列火車,奔赴壹百八十六裏之外的唐山,參觀“壹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的開平礦務局。軒郡王和約副總統將再次主持壹次“剪彩”儀式開平礦務局的“投產剪彩”儀式。
  回到大沽後,軒郡王、約副總統將第三次“合作”,共同打下“京津鐵路”的第壹口道釘。
  之後,京津鐵路就要正式動工了。
  汽笛長鳴,彩旗招展,關卓凡心潮澎湃:中國的工業化、近代化,紮紮實實地邁開了腳步!
  而且,步伐將愈來愈快!
  (未完待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